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人才英语实用能力培养研究

2018-05-02 07:49潘婕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英语

潘婕

摘要:由于国贸专业的专业特性,對应用型外经贸人才的英语实用能力要求较高。本文通过对专业培养要求和当前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将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1+X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于市场和社会需求。

关键词:国贸;英语;实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214-0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国家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与改革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与科研型大学相比,抓住经济新业态下的市场机遇,培养和输送企业所需之才是办学的核心要素。国贸专业作为涉外型专业教育,对英语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和国贸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据了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至少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贸通则,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国贸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经贸知识,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王欣(2017)在《基于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一文中提到企业在招聘国际商务人员时对专业的要求方面,60%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同时在选人时企业对国际商务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其中38%的企业要求英语六级证书,19%的企业要求英语四级证书,另外企业不仅是看重英语考级中的笔试能力,更看重应聘者的英语口语能力。71%的企业认为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英语口语,随着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地发展,国际贸易的诸多流程转移到了网络平台,通过通讯软件实现交易磋商,因此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国贸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公共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一、大二年级,每学期4学分,每周4课时,同其他专业教学及要求无任何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教材多使用听说教程和读写教程,在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等教学设计上依据大学英语通用课程定位,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不具备专业针对性。

2.教学实施情况。目前采取的是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少高校实现了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满足了个人化的需求,实现了一课堂+二课堂的融合。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民办高校生源基础及能力而言,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在对2016级232名国贸、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状态调查表中得出:59%的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模式不满意,42%的学生不喜欢大学英语的原因在于基础薄弱、内容太难、跟不上,73%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不突出;85%的学生认为应该注重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和训练及专业英语教育。

3.学生基础薄弱。民办高校属于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相比,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国贸专业学生录取时并没有英语成绩的限制,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是希望短期内实现的功利性目标;学习时有情绪化倾向,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和影响;自觉性不强,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学习时间投入不够。

三、国贸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1.课程设置的构想。以“应用”为主题和特征,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推行“1+X”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国贸专业为例:

第一学年开设以普适性英语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学时为128学时,8学分;旨在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注重学生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学年开设个性化需求的X模块通识选修课程,64学时,4学分,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学业规划发展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外语课程。开设大学英语听说提高课、日语、韩语、泰语、英语口语提高、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多元化课程。如以就业为目标的同学可以选择商务英语模块,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在国际商务中运用英语从事商务工作,掌握商务英语交流的基本技能,能够基本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运用,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及通过国际商务英语证书考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年开设的X模块课程与专业课结合,形成“语种+专业”课程、专业外语课程,或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开设考研英语、雅思英语或托福英语,扩展X模块课程,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或必修课,64学时,4学分。国贸专业主要开设经贸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中级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把国际商务活动和英语语言知识以及技能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学习商务英语能够了解并适应与外贸、合资及外资相关的工作,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实际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贸英文的格式、专业词语、行文方法及文体特点,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正确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对外进行各项业务联系和通讯活动的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在提升教学方法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将静态抽象的教学变为动态、具体的内容,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是课堂更加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听力作为语言学习中输入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思想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循序渐进,多鼓励学生,使其树立“我能学好”的信念;其次在教学选材上,倾向于与专业相关的材料,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实效性和趣味性。

阅读也是輸入的重要部分,首先通过语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积累和扩大词汇量,养成查阅词典、熟悉例句的良好习惯,应用词汇学中的理论方式如词缀法教授记忆词汇的不同方法。学习者通过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和大量地阅读语篇来扩大对词汇的有效运用。

说的能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道坎,虽然学了多年英语但很多学生依然不能顺畅自然地用英语表达交流,甚至不敢用英语来表达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能力是首要任务。坚持每节课都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口语练习,兼顾到每个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情景对话、新闻播报、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开口训练。

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通讯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可以依照语篇结构和模式进行;其次付诸实践是关键,即时跟进教学,通过词—句—段—文的方式多写多练,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主动监督和反馈。

3.优化考核评价方式。考核评价重心应当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情感、策略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加大形成性评估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将精力和重点放到平时知识的积累上,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鼓励学生参加证照考试,提高学生实用技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积极引导,如一、二学年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三、四年级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的资格证考试,比如剑桥商务英语,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等,提高英语实用能力,同时这也是就业的“通行证”。

四、结语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民办高校基于灵活的办学体制,具有较大的优势,以国贸专业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提高英语实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评价比重,重视证书考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水平,优化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以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为指导,不断探索“应用型”经贸人才英语培养中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欣,李晓欢,周蕾.基于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07):21-23.

[2]唐玉娟.大学英语教学与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对外经贸,2017,(03):146-148.

[3]耿静先,邱培磊.独立学院“应用型”国贸人才英语实用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09,(12):6-7.

猜你喜欢
应用型培养英语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