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互联网+”时代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5-02 07:49马坤郑晓齐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电子信息人才培养

马坤 郑晓齐

摘要:电子信息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特点,在“互联网+”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互联网+”产生的背景入手,基于当前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有更高的要求: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大格局的商业生态观、可迁移的学习能力和勇于担当的领导力。对于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人才,从倡导学科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个性化就业指导体系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做出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190-05

“互联网+”理念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提出,易观国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1]。此后马化腾曾多次表达了对“互联网+”的看法。他建议,政府应加快移动互联网与民生领域应用的普及,通过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新的领域或新的生态[2]。

一、“互联网+”产生背景和有关理论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我国经济指出新的发展道路。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影响中国经济的相关领域和行业。

李克强同志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八个方面的“互联网+”行动计划,这充分彰显了我国在经济模式转变和提高民生工程质量方面的气魄和决心。从连续两年政府报告多次提及“互聯网+”一词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形势正面临重大转型升级,行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是未来的挑战与契机。尽管“互联网+”这一概念自提出到现在一直被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互联网+”,其实是在互联网创新开发新形式、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驱动的互联网创新的一种形式。“互联网+”中互联网指的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代表着互联网催化其他各行各业,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发展[4]。综合专家学者的评价,目前关于“互联网+”的评述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两化融合的升级。北京大学黄磺提出“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是基于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的一种理念。清华大学付志勇认为“互联网+”是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提法的升级版。第二,阶段论。易观国际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互联网+企业”(企业互联网化)—“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化)—“互联网+智慧”(智慧互联网化)。第一阶段是要求企业在实践运营中实现互联网战略;第二阶段针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产品生产(工业4.0)、产品供应到产品销售实现互联网化;第三个阶段是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第三,未来趋势论。如腾讯马化腾指出,“互联网+”是一个未来趋势,是互联网和信息化加各传统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四,经济推动论。如北京大学宋刚认为“互联网+”具有推动管理与服务创新与创业的能力。北京大学黄赛指出“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或德国工业4.0的理念[5]。

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电子信息是集计算机技术、集成电路、通信工程、信息处理与加工等于一体的前沿技术行业,曾被誉为是跨入21世纪的“朝阳产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理科与工科融合的特点,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系统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水平和相应的工程技术能力,融合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和智能控制方面的知识,利用电子、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致力于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由于学科和专业特点,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未来将在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经济转型、技术升级、时代变迁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情况

据统计,全国开设电子信息专业的高校有620余所(不含高职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近92%。201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达45000人以上,该专业多年来一直高居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十名。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具有理工融合特点的专业,主要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技术。本专业重视未来高水平人才所应具有的人文素养,强化数理知识及学科基础理论,通过实验教学基地与科学研究平台,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倡导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同时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强创新精神的要求。为了给学生打下深厚的数理和专业基础,很多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均采用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即入学时采用大类招生的方式,不细分具体专业,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再根据学习情况选择小专业。在此需指出,重点大学与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在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上也会有所差异。事实上,专业划分的粗细,并不是培养目标差异的根本性体现,具体差别在于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的设计,这是体现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差异的关键点。

(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各校施行的培养方案通常有一定的范式,尽管有的院校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目标引领下,培养方案有所调整,但总体呈现的状态仍是过于强调本专业传统或经典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方案在知识更新和观念更新方面仍待完善,培养目标的设定应基于更广泛的宏观系统出发。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知识过于陈旧,与实际应用脱节。电子信息工程是知识、研发、产品更新换代很快的行业,通信、视听显示设备等产品每隔两三年就会有新一代型号诞生,高校教授的课程内容既要传承经典又要与时俱进。许多高校目前的教材体系还依赖于十多年前的陈旧教材,对行业和产品的更迭关注不够,经典的专业知识不足以满足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渴望和对新技术的期待。授课的知识体系是培养方案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脉络,授课内容需逐步调整,引入新技术和新发现,结合当前行业动态的经典案例,使学生既能掌握核心专业课程又能了解电子信息相关的行业实例。

2.实验的设计范式思维过多。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基本每一门专业课都配有相应的实验。这些多为验证性实验,即按照要求和既有教材知识即可获得相关数据或结果的输出。这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印刻,强化理论学习效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带有浓重实验规程和实验结果预期,注重考查学生接受能力,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能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或变化,让学生带着探索精神和思考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效果会更佳。

3.实验仿真居多,与工业和企业实际案例结合不够。除与课程内容同步的实验外,一般还会开设电子电路、数字电路、综合电路等经典实验课程。相比之下,此类实验较复杂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此类实验主要依赖于早期电子行业的经典电路的设计,而并非来自当前实际的工业生产和企业设计,学生对于实际生产环节认识缺失,缺乏将理论应用于现代生产实践的环节。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复杂的实验多通过仿真形式实现,而不是实际电路或设备的操作。在仿真实验中,依然存在仿真使用的软件类型或软件版本过旧的情况。总而言之,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到实验过程的实现,都需要及时更新,与工业和企业生产实践保持同步。

4.培养方案未体现个性化差异。个体具有差异性,在人才培养中常提到因材施教。在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中,由于培养目标与定位不同,各校间培养方案有所差别,但这种差别不足以体现同校同专业的培养方案个性化差异。事实上,即使通过高考趋同的分数段并选择相同专业的学生,在性格、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就业志向等方面也有巨大差异。以某重点高校2013年入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91名同学为例,以就业志向区分,60%的同学打算出国深造或考研(其中有意向读博士的占41%,仅读硕士的占59%);打算考入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的占6%;有意到大型互联网或IT企业工作的同学占18%;13%有意到普通民企或军工企业工作;有创业意向的同学比例为3%。以就业为导向、自我兴趣为驱动的个性化培养势在必行。

5.商业生态系统观念不足。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仿生学的隐喻(Metaphor),它源自于生态系统。Power和Jerjian(2001)强调,网络的重要性,认为商业生态系统由整合的电子商业集成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构成。目前创造商业奇迹的高科技公司都很重视商业生态的健全发展,以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5]。苹果公司基于互联网构建的APP Store-ipod-iphone-imac-ipad多位一体商业生态,击败了庞大的诺基亚帝国。由雷军带领的自主品牌“小米”在一片质疑声中凭借MIUI系统及“米粉”线上线下的互动,与亚洲巨头“三星”在国内的销量不相上下[6]。这些案例充分说明,未来的行业竞争,不单纯是一款产品、一项技术的优势便能领先,更为重要的是要构建成熟完善的商业生态。商业生态系统是未来行业之间融合和产业之间互相催化的趋势。作为面向未来创新型社会的接班人,急需树立商业生态理念,从商业的整体系统视角出发,全面了解商业生态的生产商、供应商、物流商等各不同角色的不同工作内容及核心业务,形成“产品-商业”立体商业运作概念,以适应未来职场的风云变幻。

三、 互联网+时代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的变革,我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应运而生。如何把教育与互联网+关联起来,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继续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访谈(行业精英、有关教学领导、教师和毕業生)、问卷分析、追踪调查等方法,整理了“互联网+”时代社会需求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创新意识是决定未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意识是创新的意愿,是一种创新内驱力;创新能力是指研发新产品或产生新思想的能力,是创新的外在体现。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以深厚的数理功底、宽厚的通识知识、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个人鲜明的人格特质为基础的。所谓“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是指无论在学习、生活或娱乐时,都需要保持一颗好奇之心,对感兴趣的事情多加以关注,这是未来创新的思想源泉。相比较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更为可贵的,这是创新的意愿与动力。没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了。在信息量极速膨胀、知识更新速率不断刷新的情况下,未来大学生的社会职业将更具未知和不确定性。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手头掌握的资源,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的目的。

(二)大格局的商业生态观

“商业生态系统”,来自英文“Businiess Ecosystems”,中文也被翻译成价值生态系统等,其中商业生态系统最为常见。许多学者发现生态研究网络,有助于比拟当前商业网络[7]。他们相似的特点是由大量松散联结的参与者组成,每个成员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物种的健康。从个体到整体努力实现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互利共生,赢得效益。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既要将所学专业知识构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又要将相关专业或领域的知识串联起来,将视野从本专业上升到整个行业和社会层面,才能领悟系统思考的重要性。未来的竞争不只是一个芯片、一个通讯协议的优劣,更关键的是芯片或通讯协议所处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全、灵活和高度协同。同学在求学期间就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系统观,以商业生态视角体察问题,有助于提升对行业的整体感悟。

(三)可迁移的学习能力

在海量知识和信息爆发的情境下,对知识的选择、整合、变换和实操变得比掌握知识本身更加重要,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变得更加有选择性和技巧性。事实上,学生最需要知道的是覆盖面广、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核心知识”,这类知识不是单纯的言传身教即可习得的,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性“构建”与“再创造”从而获得的。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过程,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给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去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现有的知识储备中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新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掌握了知识迁移能力,效果将事半功倍。

(四)勇于担当的领导力

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大学生领导力是在校大学生利用其资深影响力和资源,带动自我与群体目标最终实现的过程。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个体已具备引领和管理一定的团队,实现团队共同目标和团队成员的愿望的能力与特质[8]。这里谈到领导力不应该是从事领导岗位者的专利,而应该是每个人的基本日常生活技能,这种技能有利于更好地处理复杂的日常事务,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哈佛大学将学术能力、创业精神、领导素质和公民意识作为选拔时考察学生的重要素养。将领导力(领袖气质)作为能够入学的一项重要考察能力,可见国际著名高校对学生领导力的关注程度,这是未来社会精英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可以看出,我国把大学生领导素养的培养列为大学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9]。目前的人才培养中,领导力培养往往被认为是难以量化体现的,因此容易被忽略。加强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是全面提升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四、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某世界经济学家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无选择。”如今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名校网络公开课、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的迅速普及,不断刷新人们对于新技术时代的教育理念认知。“互联网+”大环境下的教育,已经在改变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在不久的将来,教育模式将会进行颠覆性的变化。在不断升级换代的教学形式面前,教育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高校育人的主体责任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如何根据新需求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从宏观层面的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等,到微观层面的某个学科专业教什么、怎么教,都是一项既迫切又紧要的课题。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互联网+”学科交叉融合

美国前教育部长赖利曾发表过国情咨文《教育优先:创造美国未来》:“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进入那些目前尚不存在的职业,运用目前尚未发明的技术手段去解决那些我们至今尚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这是对未来形势的合理估计,也是对未来大学生就业的精准描述。在“互联网+”时代,滋生了大量跨界企业,事实上,跨界就是我们教育中所说的学科交叉或学科融合。结合学科特点,电子信息工程可以与许多专业或领域进行交叉融合,以电子商务为例,电子信息技术与商业贸易的融合,产生了电子商务,如今阿里巴巴公司就是在互联网模式下经营电子商务综合平台的突出代表。结合实践经验,学科融合给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挑战,高校应积极打破院系本身的壁垒,加强学院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跨院系开设有关课程,并积极修订培养方案,在学生选课方面确保完成培养计划前提下加大自由度。只有高校内部学科之间的融合从教学、科研方面真正扎根,才可能培养出擅长“跨界”的学生。

(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

从“互联网+”提出,到国家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互联网+”成为创新创业最热门的抓手。近年来,各高校也涌现了一批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普遍具有的特点,就是能够很好地把握互联网,把所学专业作为优势,再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顺应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经验就是要具有精准的创新创业切入点,具有很强的对新技术、新领域的接受能力,能够为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找到突破口。创业教育不是高校某一个部门或某一门课能够完成的使命,需要多部門全方位地培养和培训才能达到实效。高校应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基地建设,将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设置相关课程和组织有关创新创业的竞赛,通过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三)“互联网+”校企深度合作

互联网平台具有“即时、开放、共享”的特征,而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和企业两者共同完成的,可以借助互联网作为桥梁,实现学校和企业即时的共享信息和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校企合作各个分散的资源,便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一方面,通过双方平台的开发与设计,可以实现企业和学生“点对点”的线上互动,融教学、科研、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企业运作于一体,突出各校与企业间个性化联结,使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共享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线与企业导师沟通,获得相关科研或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指导[10]。校企深度合作,既可以弥补有些高校教师对行业或企业了解不足的劣势,又可以让学生更多接触企业,提前为今后的就业做好知识储备和亲身体验。

(四)“互联网+”大就业体系

高校有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向社会输送符合岗位预期的毕业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大学生是我国当代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同时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和高校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蓬勃发展。因此,构建准确、高效、全面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就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就业体系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的专属个人就业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个体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与其求职匹配的职位推荐。“互联网+”大就业体系不是单纯的网上求职系统,而是基于学生能力、性格和求职意愿综合分析后,通过智能搜索与需求匹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求职帮助。高校可依据本校毕业生情况及历年来学生就业去向,建立大数据库,为未来面临求职和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化的指导。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要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有商业生态系统观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互联网+”具有跨学科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培养学生深厚的数理基础、宽厚的通识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可迁移的学习能力。各高校需要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校企深度融合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为培养适应未来行业需求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冯阳松.一张图读懂什么是“互联网”[EB/OL].http://www.ygshangjie.com.

[2]刘芳,孙福万,王迎,魏顺平.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5,(1):16-23.

[3]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36.

[4]王顺林,陈一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技术技能需求和制约因素分析[J].物流科技,2015,(5):51-53.

[5]Thomas Power,GeorgeJerjian.Ecosystem:living the 12 principlesof networked business[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td,2001:78.

[6]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59.

[7]张广霞,涂慧,冯益,张利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绿色科技,2013,(9):226-230.

[8]李夏妍.大学生领导力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5,(3):84-85.

[9]奚洁人.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战略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5):23-28.

[10]黄春芳.“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营者管理者,2015,(34):442.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电子信息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