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转型背景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改革

2018-05-02 07:51车艳李少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车艳 李少芳

摘要:基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转型背景下,对“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进行课程改革。针对该门课程存在的教材及参考资料推送主观性、课程师资偏“研究型”等问题,给出解决对策,以期对相似定位的院校予以借鉴。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应用转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改革

中分类图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126-02

一、引言

莆田学院地处福建东南沿海莆田市,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1]。“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骨干课程“数据库原理”的后续课程,学程一周,学分1分,通过多年教学改革[2-6],该门课程经历了纯中文教学、纯英文教学、双语教学[2];多环节课程实践教学[3];项目驱动教学[4];增加过程考核等改革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新形式下,特别是针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2015年12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7],进行教学反思,该门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二、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莆田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与《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精神是一致的,培养作为基层骨干、行业中坚的上手快、能吃苦、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为达成办学定位,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作为单独设置学程、独立学分的课程,对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出如下问题:

1.课程设计教材及参考资料由授课教师给出,内容及范围由授课教师凭经验指定,是否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层次,是否符合地方产业需求,是否使用业界主流技术,是否能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等,没有论证依据。

2.课程设计师资主要来自“985”、“211”大学毕业的硕士与博士,他们直接由这些“研究型”高校的校门走进莆院校门,大多没有企业IT工程师经历,缺乏产业背景。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对受到数学理论支持的算法与模型,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学生认为,“高大上”的理论是给“985”与“211”高校学生准备的。

4.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配备师资有限,指导往往不能及时到位,过程考核不够精准;课程设计总评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受“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授课内容限制,“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学程大多是安排所在学期期末前几周。那时,学生已准备期末考试,花费在课程设计的时间有限,上交作品及分组答辩效果受影响。

三、针对“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给出解决对策

1.课程设计教材及参考资料。考虑“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这一课程特点,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并没有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订阅教材。但是没有订阅教材,不等于不给学生准备课程设计所需的相关学习与参考资料。针对新建本科学生实际基础,本课程教学小组将定期讨论后的主流数据库及相关开发软件的资料推送至課程建设平台,且形式多样:Word、PDF等;微课、短(长)视频;台式机与手机等浏览形式。推送资料层次包括新手入门、实践案例、理论算法等。课堂外,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网络交流、查阅材料等方式完成相关知识的查阅与学习;课堂内,即在实验室的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与教师协作指导的方式来满足小组指导需要和个性化指导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参与度更高。

2.课程设计师资行业化实现。课程设计师资行业化的实现,第一,我校通过相关政策导向,例如,职称评聘需要教师有一定时间的企业实践经历,教学型副教授教学岗位的设立,调动部分教师行业实践化的引导。第二,通过校企合作、产业学院,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与本校教师共同承担课堂与实践教学,并且共同编制校企合作教材,进而培养“双师型”教师。第三,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工程师加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第四,校外实训基地使用,请IT企业工程师讲授课程设计所需的最新技术。总之,通过各种途径使我们的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使行业工程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IT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3.“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平衡。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过程中,部分学生认为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认为“应用型”即是“动手型”,所以不用学那么多的数理知识。在我校教务处统一协调下,专业与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三电”的教师共同讨论确定针对新建地方本科工科学生所需知识的范围,做到既不效仿“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亦不“重应用轻理论”,从而保证学生具备必需的基础数理知识。

4.加大过程考核。尽管受师资影响,过程考核有一定难度,但课程组还是通过“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优化”加大过程考核,实施五阶段考核,即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最后项目小组答辩阶段。

5.课程设计时间安排优化。课程组将“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这门课程安排分散化,避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并配合阶段考核予以提前实施。一般将课程设计题目学期初下发,下发后要求学生完成需求分析阶段,并考核第一阶段;同时根据数据库原理的前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自课程设计所需的前端开发工具;在数据库原理的第一部分,讲与概念结构设计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而考核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在讲授“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时,学生同步完成“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设计阶段”并考核第三阶段。基本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一个月进行后两个阶段的考核。

四、结语

莆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的课程改革,历经多年,通过我校职能部门(教务处)组织的教学督导听课、学生教学反馈(每学期期中,职能部门组织学生座谈;每学期期末,学生在线匿名评教;下学期期初,职能部门组织学生再次座谈),显示该门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师生认可。该门课程在转型背景下的改革实践希望能为其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予以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学习相似办学定位学校的建设性成果,从而促使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稳步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1]莆田学院.莆田学院学校概况[EB/OL].

http://www.ptu.edu.cn/xxgk/xxgk.html,2017-11-22.

[2]车艳.地方性本科院校全英及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2):166-168.

[3]车艳,王智明.“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创新实践教学的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3):93-95,.

[4]骆绍烨,庄美连.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报,2014,13(11):189-190.

[5]王智明.《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142-144.

[6]黄海.微课在ACCESS中的模式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204-206.

[7]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2015-11-1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