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升 洪涛
摘要:根据建筑类学科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相关课程教学与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对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建筑与实践进行探讨。因此,应加强专业教育,扩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实验平台,加强交流,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此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建筑类;文化遗产;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069-02
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是理、工、文密切结合的专业交叉课程,其不但需要具有对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也需要具备建筑、规划、土木等工科实践能力,同时,更应该深刻了解历史、考古、艺术等与文化遗产概念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知识。目前,建筑类专业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正在构建跨学科通识课程。为培养复合型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针对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在建筑类专业通识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影响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
1.理论认识不足,实践操作局限。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学习,学生首先应该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与保护思想,同时掌握基本的遗产保护技能。要达到此教学目标,必须对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特征以及问题有所了解;对国内外保护理论的思想、保护理念发展以及保护技术的提高有所思考。目前,保护思想在发生转变,经典保护理论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1]因此,不仅仅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也应培养学术思考的能力,更要通过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虽然国内已有部分高水平院校组建了相应的保护机构与相关实验室,大大提升了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然而,很多高校的建筑类学科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另外,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属于从原有建筑学科新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知识储备不够,而在实践操作阶段,则因选取案例不够有代表性而效果不佳。
2.专业应用较强,师资力量较弱。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教学需求在建筑类院校中主要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建筑物的保护维修设计以及对古建材料保护等方面有关。前面两类,属于建筑学类学科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总体而言,由于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为满足城市建设需要,大量人员集中于与之相关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行业。而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相关活动,受政策支持力度与资源倾斜的影响,以往鲜有人员顾及。近年来,随着建设市场饱和,部分人员才将目光投往此领域,但由于其对此行业的认知偏差,因此,往往不能理解并讲述正确的文化遗产相关概念。另一方面,在古建材料保护方面,可分为无机质材料和有机质材料保护两大类。建筑用无机材料通常包括砖、瓦、石与各种金属材料等;建筑用有机质材料包括书画等油饰、彩绘和竹木材料等。不同的材质,其腐蚀、风化及劣变机理不同,针对不同材质的保护方法也不尽一致,教师个人几乎很难做到对所有学科与全部材料有着极为深入的认识,除自身的相关研究领域外,对其他某种具体材质的保护也无法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
3.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化大建设,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创造了大量财富神话,对普通人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特别对以相对较高的分数进入此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更是希望以此实现个人价值与目标。因此,虽然开设了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但受社会价值导向影响,单纯靠老师个人的课堂讲述与引导,显然无法改变学生固有的认知。因此,在学习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时,学生主动性不够,对该课程缺乏足够兴趣,对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理论和方法理解不足。
二、对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教育教学的改进
1.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教学力量与实践水平。首先要建立并构建完整教学体系,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引进跨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其次要与文物部门联合建立培养基地,使学生能真正接触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改变以利益为导向的建筑实践行为,同时,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概念、保护理念、保护原则及保护方法。
2.设置文化遗产相关文史及理化基础课程。为培养具有多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学科密切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从定性走向定量,正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其最新方法与手段在文化遗产领域中的应用的结果。目前,还有很多工科院校的相关课程设置落后,几乎没有对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理化课程也未设置。在建筑类学科专业中开设相应的文史类与自然科学课程,对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遗产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思想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对其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创新与技术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
3.提高教学方法。对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理论进行分解重构,提高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学习热情。鉴于建筑类学科专业学生人文基础薄弱乃至缺失的现状,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课堂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内容尽可能生动,通过视觉与音效加强记忆效应。在讲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因果关系,使学生在课程中能够不断有着对知识的饥渴感,进而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
4.完善教学与实验平台。鉴于文化遗产课程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需求,建筑类院校的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应以完善基础理论为核心,以优质工程技术为支撑,以高素质教学人才和完善的实验环境为保障,建立集理论、实验及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相关平台,建设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体系。文化遗产的材料保护涉及到多个学科多种材料,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让学生对保护理念、思想、方法、设备、技术有着最为直接的认识与了解,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将来更加适应文化遗产部门对人才的需求。
5.提高學生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能力,在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教学平台、建立实验实践体系的同时,尽可能加强与外界联系,与相关科研机构或管理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尽早地直接接触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了解相关的文史背景,以此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业兴趣,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各项要点。在实验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最为直接的动手操作,可掌握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认识不同材料的特性。总之,通过教学与实验环节的联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与工程运用能力,为日后的学术实践与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6.加强与外界学术交流。由于建筑类工科院校纯粹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师资力量缺乏,因此,可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并拓展课堂知识的内容与深度。文化遗产保护课程是一门多领域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单纯的课堂教学很难在课堂内容与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面面俱到,因此,可考虑与其他学科或外单位专业人士联合的方式开设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将单一的校内教师授课教学与实验模式转化为邀请不同专家进行讲座或者授课。
三、结论
文化遗产保护课程具有多学科性、交叉性以及其强烈的工程应用性,面向建筑类专业开设此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师资力量薄弱、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学生兴趣不浓等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为改进该课程的教学现状,首先,应加强教学力量,配备真正的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师资;其次,加强培养建筑类专业学生学习文史及理化知识的基本能力;再次,以先进信息技术做支撑,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同时,切实加强与外界学术交流,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课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Salvador Munoz Vinas.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nservation[M].London:Routledge,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