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死亡的高中男生

2018-05-02 07:40李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

李闻

〔摘要〕一名高一年级的来访学生经历了亲人的离世,激发了自己对死亡的思考。当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时,感到非常恐惧、绝望和焦虑,开始怀疑当下学习和生活的意义,社会兴趣降低,学习态度变得比较消极。心理老师基于以人为中心疗法、认知情绪疗法、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和绘画疗法等多种心理咨询理论,适时运用各种疗法中的咨询技巧,最终促使学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使之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学习和生活也重新恢复了常态。

〔关键词〕死亡恐惧;认知情绪疗法;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9-0051-04

一、 个案背景

小潘,一名高一年级男生,独生子,16岁,性格文静内向。父母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共同经营一家公司,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潘从幼儿园到初中以前一直在湖南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初一时才回到本市一所镇区初中就读,因此小潘与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回本市后,每逢寒暑假小潘均会回湖南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刚升入高中时,入学成绩排在班级十几名,学习努力。与老师、同学关系良好,学校适应状况良好。无重大身体疾病,无精神疾病史。

二、主诉问题

主诉问题一:持续思考死亡问题。国庆期间,小潘的爷爷在老家因病去世,小潘随爸爸妈妈一起回湖南老家参加了爷爷的葬礼。从爷爷的葬礼回来后,小潘开始想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比如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既然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死去,那现在做的所有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我该做什么呢?等等。

主诉问题二:情绪负面,睡眠不佳。因为总是在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并且都是得出消极的答案,小潘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小潘大部分时间都感觉情绪很低落,每每想到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死去,就感到很恐惧、绝望和焦虑。曾尝试和好朋友交流,可是好朋友并不能理解他的感受。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也不能为他提供帮助。白天在班上,只要听到其他同学说到“死”这个话题,就会感到紧张,不愿听他们在这个话题上的任何讨论,会立马躲开。晚上在寝室,当其他同学都已经睡着,自己一个人醒着时,对死亡的恐惧感最为强烈,仿佛全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晚上的睡眠质量也因此受到了影响,经常很晚才睡着,做噩梦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好多。

主诉问题三:学习、生活兴趣下降。小潘认为,自己终有一天也会死去,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因此而变得没有多大意义。小潘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有所下降,对班级活动的兴趣也下降了很多,除非迫不得已要参加,其他活动都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主动与同学们交流的意愿也有所下降。

三、分析

(一)问题类型界定

从咨询中观察到,该生自知力完整,没有任何感知觉异常表现,知情意统一,逻辑思维清晰,排除精神病性心理疾病。

该生主动前来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是在国庆后两个星期左右,学习、人际和生活等社会功能仅轻微受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所反映的心理冲突源于爷爷去世引发的對死亡的思考,该生对于死亡的判断具有明显的道德判断(死亡是不好的),因此属于常形心理冲突。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对死亡的思考,归根到底是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思考,是对“我要去哪儿”这个哲学问题的思考,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因此综合对该生问题的分析,其问题属于自我认识领域的一般心理问题。

(二)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该问题的因素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小潘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和思维水平迅速发展,具备了较好的深度思考的能力,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开始逐渐增多,思考内容涉及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同时,由于受思维水平的限制,使其在思考死亡这样的深层次问题时,会存在很多的局限和不足,导致其出现了一系列消极感受。小潘特殊的成长经历,也加深了他在该次事件上的情绪体验。

客观方面:爷爷的去世作为一个消极生活事件,成为引起小潘思考的诱发事件。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社会支持很少,则增加了小潘自行解决问题的难度。

四、辅导过程

(一)第一次辅导: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和确立咨询目标

预约当天,小潘比预约时间提前大概5分钟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非常有礼貌地向老师询问心理咨询的事宜。由于距离预约的时间尚有几分钟,便安排小潘先到个体咨询室稍作等候。迅速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我带上一杯热水进入咨询室。

见我进来,小潘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礼貌地向我打招呼。当我将热水递给他时,小潘双手接过,并说“谢谢老师!”小潘连着喝了好几口。喝完水,没有将杯子放到桌上,而是握在手中,不停转动,同时满眼期待地看着我,似乎在期盼着老师立马帮助他解决问题。从与小潘的初步接触中,能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男孩,但同时也能感觉到他的紧张和焦虑。

咨询开始阶段,先向小潘简单说明了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咨询持续时间和来访者权利等内容。通过咨询原则的说明,提高来访学生对心理老师的信任。

1.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接下来,小潘详细讲述了他现在的苦恼。在小潘讲述的过程中,我通过持续地真诚对待、共情感受和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小潘讲述的情况作出即时的、具体的反馈,积极倾听,保证更全面地了解小潘的情况,并促进小潘情绪的表达。

2.消极情绪调适

小潘在讲述的过程中,多次流泪,并表现出很明显的恐惧、绝望和焦虑。因此对小潘的情绪进行处理也是本次咨询的工作内容之一。除了在小潘讲述过程中的情绪关注和引导表达,在小潘讲述完毕后,我进一步利用自我表露技巧和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的一般化技术,专门对小潘的情绪进行关注和处理。

自我表露内容包括:曾经同样经历过亲人的离世、对死亡的思考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其他困扰,但最终通过努力使所有困扰都得到了解决。这样做旨在向小潘传达一种希望,即只要采取恰当的方法,他的问题同样是可以解决的。

“老师,你怕死吗?”

“我曾经也怕过。”

“是什么时候呢?”

“在我读大四的时候吧,那年我外公去世了。”

“你现在还怕吗?”

“现在不怎么怕了,经过努力,大部分困扰都得到了解决。”

“我现在的问题也能解决吗?”

“只要采取恰当的方法,也是可以解决的!”

“哦!那就好。”

一般化处理:告诉小潘,“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任何一个人在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会死亡的时候,应该都会产生和你一样的感受。在我们学校,你也确实不是老师接触到的第一位有此经历的同学,你们的反应很相似。但他们通过努力,最终都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你的问题也是同样可以得到解决的!”

通过运用以上两种技术,小潘的面部表情开始慢慢变得放松,弯曲的背部挺直了很多,焦虑情绪得到了较好的纾解。本次咨询也渐渐转入到目标商讨阶段。

3.商讨目标

基于对小潘问题的诊断界定,经过和小潘商讨,一致确定总的咨询目标为调适消极情绪体验,对死亡形成更为积极的认知态度和应对方式,重新获得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和动力。

本次咨询持续了约50分钟,和小潘之间建立了较好的咨访关系,为后续的咨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最后,我们约定下周同一时间和地点继续第二次咨询。

(二)第二次辅导:聚焦“死亡”,积极重建

一周后,小潘同样准时来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1.了解情况,肯定付出

这次,小潘依旧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脸上的神情没有上一次那么紧张焦虑,平静了很多。因此,在咨询的开始,我先向小潘了解了他在过去一个星期的状况。他上次回去后,虽然还是会感到恐惧焦虑,但因为想到心理老师也有同样的经历,并且可以最终解决,便会感觉好一些。晚上睡眠质量有一定好转。他自己也尝试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但感觉效果并不明显。

我及时对他的努力进行了回应,以增强小潘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为本次咨询营造积极的氛围,“小潘,老师看到了你为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虽然暂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这份努力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小潘点头回应。

2.描绘感受,表达内心

解决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小潘对死亡的思考和担心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为了更清晰地体察小潘的内心,帮助小潘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内心,我让小潘在一张A3纸上画出他内心想到死亡时的感受。

十分钟后,小潘绘画完毕。虽然我提供的是彩色笔,但小潘只使用了黑色这一种颜色。画的构图很简单,一个5层同心圆,同心圆的正中心有一个小人。小潘解释到,中心的小人代表他自己,周围的同心圆是一个黑洞,死亡就像一个黑洞,会将自己完全吞噬,而自己又很渺小,无能为力。

我问:“小潘,你认为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第一次像你一样意识到死亡和思考死亡时有和你不一样的感受?”

小潘答道:“应该有吧。”

我继续问道:“那你能画出他们那种不一样的感受吗?”

小潘答道:“好,我试试。”

十分钟后,我回到咨询室,小潘已经结束绘画,可是这次小潘在纸上没有画任何内容。我问他:“需要再多给你一点时间吗?”

小潘答道:“不用了,我想了很久,可是却又实在想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小潘很聪明,没等我回应,他又继续问道:“老师,你说是不是其实并没有这样一类人?”听到小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小潘的想法已经在慢慢发生改变。

我立即回应道:“小潘,你说得没错。死亡本身确实是一件会令人恐惧的事情,因为它代表着毁灭、消亡。任何一个有着正常情感体验能力的人在第一次想到死亡时,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正如第一次咨询时,我和你说过我曾经的感受。所以,其实对死亡感到恐惧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体验。”

小潘问:“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好像对死亡一点也不恐惧呢?”

我说:“没错,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最开始会感到恐惧,意志会很消沉,可是后来逐渐变得不那么恐惧,甚至生活得更加精彩。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他们有这样的变化?”

小潘思考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3.关注信念,积极重建

为了引导小潘认识到信念的作用,我以游戏的形式向小潘介绍情绪ABC理论。游戏的形式很简单,我和小潘分别在纸上写下自己对今天天气的情绪感受,然后对比两个人的异同,并请小潘分析异同的原因。

小潘写的是“阴沉,让人很压抑。”,而我写的是“今天很凉爽,终于不热了。”

我问小潘:“为什么我们面对同样的天气,感觉却不一样呢?”

小潘又思考了一会儿,回答:“可能是心态吧。”

为了加深小潘对“心态”的认识,我继续追问:“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小潘回答道:“就是我们看待天气的态度吧。”

我繼续问:“我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小潘回答:“你的态度比较乐观,我的态度比较悲观。”

可以看出,通过反复提问和不断澄清,小潘已经能够觉察到心态对感受的影响,于是接下来,我便向小潘分享了情绪ABC理论的主要内容,使小潘认识到,真正影响我们感受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信念。对于死亡这一事件,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反应,同样是因为对待死亡所持有的信念的不同。

4.家庭作业,促进转变

为了促进小潘对待死亡的信念发生积极转变,本次咨询的最后,我给小潘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去后收集一些经历死亡事件但发生积极改变的案例,并思考这些案例对自己的启发。

咨询的最后,我们约定一个星期后的同一时间和地点继续第三次咨询。

(三)第三次辅导:积极行动,重树信心

一个星期后,小潘依旧如约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这次,小潘的神情比上次轻松了很多,和老师的沟通中有了更多的积极情感。

1.讨论作业,分享感受

小潘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在网上查找到了很多相关的案例,包括积极生活的耄耋老人、坚强生活的汶川地震幸存者和乐观面对的绝症患者。另外,小潘还查阅到了一些在生命面前轻易妥协的自杀案例。在查找、分析这些案例的过程中,小潘对死亡和生命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正如他所说,“当我对比在死亡和生命面前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更敬佩那些坚强乐观的人。我不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轻易就向死亡妥协的人。我现在知道了,意识到会死,并不一定是坏事,反而可以提醒我,要好好地活。”

从小潘的分享中,能看到他对死亡态度的积极转变,他现在最需要的已经不是信念改变上的引导,而是具体行动上的指导。

2.制定行动计划

利用焦点解决短期疗法的目标提问和评量提问技巧,强化小潘对未来行动的思考、计划和执行力。

师:你期望将来的你在面对死亡这个话题或事件时有什么样的表现?

生:我期望自己能够很坦然地谈起这个话题或者面对这类事件,不会感到恐惧和紧张。

师:在学习上的表现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生:学习上应该会更加认真,上课更专心。

师:人际关系方面呢?

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和同学们交往,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还会更主动地参加班级的活动。

师:很高兴看到你对自己有这么多积极的期望,这些期望既是目标,同时也是实际要采取的行动。你有多大信心去执行这些计划?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的信心打几分?

生:8分吧。我觉得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和同学交往时有时会显得比较害羞,不够主动。

师:所以你担心你的性格会阻碍你与同学的交往,你会怎么办呢?

生:我尽力去克服吧。

师:老师期待看到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坚毅的小潘!

第三次咨询后,小潘没有再来心理咨询中心。两个星期后,我通过他的班主任了解到,小潘的精神状态改变了很多,上课认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五、个案反思

青春期个体自我意识和思维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他们开始更多更深入地思考有关自我的问题。而自我认识的范畴中,“生”和“死”都是重要的話题。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死亡事件的诱发下,思考自身与死亡的关系是一件十分正常,并且有着一定成长意义的事情。但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往往更多关注“生”,有意识地绕过“死”,这使得一些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知如何应对,被动地被情绪牵着走。

实际工作中,从初一到高三不乏学生咨询“死亡”这个话题。这提醒着我们,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死”这个话题固然显得敏感,但恰当的引导教育,例如生命教育,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案例的咨询过程中,有优点,亦有不足。

优点体现在,多种咨询技术的综合运用,符合当前心理咨询的大趋势,即不完全依赖某一种单一的咨询理论或技术,而是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技术,为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服务。

不足体现在,对来访学生问题的处理层面还不够全面。本案例中,小潘的问题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以及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有内在的联系,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中山,528403)

猜你喜欢
辅导个案
谁动了他的运动鞋
我为何无法融入班集体
脑海里放歌的高三男生
想家的女孩
完形疗法解梦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
创伤,是祸?是福?
走出自我否定的樊篱
寻找家的感觉
“丑小鸭”距离“白天鹅”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