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刚
现代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学方式也比较丰富,每一个科目都有现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工作者对一些学科进行模块教学,而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有效地推行对体育与健康的模块教学,初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特点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探析和讨论。
1.对体育与健康进行模块教学具有人文性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行的教学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在现行的教育水平下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体育教育事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发生改变。于是,应运而生的就是新课改提倡的对体育与健康开展模块教学,这也符合教学水平发展要求。针对这样的要求,学校应该设置规划学生兴趣爱好的专门的场所和机构,注重学生的心理诉求。比如,教师在指导时采用“显隐”策略。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采用“踢球”策略,教师只作简单讲述,把问题还给学生,给学生设计多个问题,让学生懂得分析问题,学会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进行分门别类,对相似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统一规划,然后进行统一的教学。这样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让学生感受了不同的体验,所以模块教学更具人文性。
2.对体育与健康进行模块教学具有灵活性
毋庸置疑,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轨迹,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正常的。这就要求改革的力度和教学工作者的执行力满足改革的要求,只有二者得而兼之,体育教学改革才会满足学生、家长、学校的要求。传统教学方式追求教学工作者说出来、学生听进去,是否执行是不可测的;而现行的执行手段不仅追求学生能听进去,而且要求执行力做到完美,这便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方式,使体育与健康教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不再使学生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地选修体育课程,将模块教学的特点展现到极致。
1.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具有培养和提升作用
体育是从古至今不断被人们提起的话题,这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人类的弱点进行弥补的过程,是一个填补自身弱点的有效的科目。它遵循人体结构发展的机能,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充当“活动剂”的角色。以锻炼人体机能为主观表现手段,从而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群体性活动。模块教学可以说将体育这一作用利用得非常彻底,以此为主要进行方式,逐渐培养和锻炼一个又一个的体育健儿来。
2.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模块教学讲究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既能照顾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又能兼顾身体素质佳的学生,这是非常难得的,只有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留遗憾。所以,对体育与健康进行模块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也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模块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创新的思维意识,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为其以后的成长发挥巨大的作用。
3.对体育课程走向社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体育课程的改革,使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效地开展模块教学,能使体育课程逐渐走进学生的生活,并面向社会,发挥体育教学的最大作用,为学生提供最好的体育资源,并使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变得丰富多彩,使广大初中生都热爱体育锻炼。
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进行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得体育与健康教学相得益彰,给学生创造发挥个性特点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模块教学中体会到学习体育的快乐,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和学习中去,进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并能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健康快乐一直伴随左右。
[1] 施文江.体育与健康模块生活化教学探析[J].体育师友,2008(1).
[2]陈珂琦.体育与健康(北方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 薛玉亮.浅谈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的出路[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