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杨慧娟
(1.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2;2.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随着世界各国对幼儿园教师质量的密切关注,人们在评判一个国家师资力量时从过去单纯强调数量转变为更加重视质量,因此,新世纪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自从2010年我国颁布“卓越计划”以来,人们对如何更高效地培养出更多卓越的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的期待与要求。但由于我国“卓越教师计划”的研究起步较晚、进程缓慢、且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所以,在学前教育领域具有实践性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对那些在一定群体或地区中相对来说比较优异、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和规律的探讨变得尤为迫切。
“卓越”一词中,“卓”意为超高、不平凡;“越”意为超出,超过。《辞海》的解释为:非常优秀、超出一般,通常用来表示人的技艺或成就杰出。而卓越幼儿园教师应该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幼儿教师群体中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为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表现优异并对一般的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幼儿园优秀教师。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界定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间较长并在专业领域取得一定专业成就、经历初任期、探索胜任期、成熟期、学者期的发展,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与反思,从普通的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优秀的专业人员,在师德与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我发展意识等方面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并形成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
根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查询分析以及对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相关图书的检索与阅读发现,目前,国内有关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成果散见于一些相关著作和期刊论文中。
首先,总体上相关著作不多,相关度也较低,更多是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历史角度来分析教师专业化的演进、含义与内容,其中涉及卓越幼儿教师成长的研究大都以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为线索,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一般需要经历的阶段和特征,并探究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如,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张燕著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2006版);彭兵著的《成就专业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张振平编著的《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版)。
其次,还有一些著作从新手教师和成熟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建构来论述教师的从新手到卓越的专业成长,如,《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书中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细化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环节,从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此外,还有通过观察与叙事来记录与探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如,张燕编写的《在反思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高美霞著的《爬上豆蔓看自己——辛黛瑞拉的教育日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尹坚勤编著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版)等。通过再现场景与细节来记录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以及他们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并最终超越自我、走向卓越。这些对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具有指导与借鉴的作用。
最后,也有一些学前教育工作者以人文关怀的角度把幼儿教师的“精神”成长作为基本立场,结合严谨的学术思考、前沿的理论阐释与丰富生动的案例,聚焦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如,姜勇等人编著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从理念、素养、行动三大篇章着手,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探究,兼具可读性、实用性与指导性。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以“主题=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幼儿教师专业成长And发表时间Between 2001-01-01,2018-02-23 (精确匹配)”为检索表达式,共检索到1305条文献。从数据库来源看,与卓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期刊论文,共计327篇,占78.99%;优秀硕士论文所占比重次之,共79篇,占19.08%;国内重要会议论文及报纸数据库相关文献仅有7篇,占1.69%;关于卓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仍集中在教育理论界,社会大众对此关注度相对较低;从学科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理论与管理、高校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
从论文发表量来看,与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如图1,尤其是2012年度和2015年度更是达到了发文量的巅峰,这与相应年度前后相继出台的几项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不无关系,如,2012年《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提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报告制度、实施动态调整等项目实施工作;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第十二条重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些政策法规都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反映了我国正越来越重视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也说明了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因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绝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增长,更需要在质量上进一步提升。
图1 相关研究发文量年度趋势图
从科研资助情况来看,在检索到的1308篇期刊论文中,有相关基金支持的仅有28篇,基金支持率仅占总发文量的2.14%。其中,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金支持论文发表18篇;国家社科基金支持论文5篇,二者占到基金支持总量的82.14%,此外,省级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支持率约占基金支持总量的17.86%。由此看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科研基金支持率比较低,有关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欠缺,各省市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加大科研资助力度。
从学科分布情况来看,已发表相关文献不仅限于学前教育,还涉及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职业教育等,这些文献和研究对于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当然,其中绝大多数仍集中在学前教育领域,总数达1240篇,占总量的91.85%,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分别占总量的3.48%和2.59%。
从发文机构分布来看,统计显示发文量2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共26所,这些单位累积发文量占总量的54.41%,这些机构大多均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师范院校;专科及职业技术类院校发文量次之,同时,也有部分省级科研机构和一线幼儿园进行相关研究,但比较少,尤其是一线幼儿园作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和培养基地,在这方面的研究或反思总结有待进一步提升。
如上所述只是对相关文献数量上的初步分析,呈现的也只是研究中的表象问题,而对于当前研究的热点与争论、角度与视野以及研究的理论支撑及发展趋势等需要从文献的具体内容去深入分析与解读。
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Ⅲ处理获取文献信息。结合文献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分析等,先剔除重复数据及低度相关数据,然后将有效的论文数据导入CiteSpaceⅢ软件,以关键词为节点,阀值为30 Topper slice,时间分区为1年,采用最小成树算法,绘制国内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为了更好地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检索词及其拆分词在图谱中的节点进行人工修剪,进而形成研究热点图2。
在图谱中,圆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代表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节点为紫色外环的中间中心度高,对其他节点两两之间的联系起到控制作用,表明其在整个网络中具有重要地位[1]。中心度越高,节点越大,则越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与整理国内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汇,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二次文献检索,分析发现国内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以下问题展开。
图2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热点主题
1.基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卓越教师养成研究
有关卓越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通过关键词“影响因素”进行二次检索分析大致可分为个两方面: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费斯勒与格拉特霍恩在1992年提出的动态的、弹性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论述了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就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历程而言,影响因素也是多重的。束从敏(2006)认为这些因素主要有特殊的个人生活史,良好的组织环境,勤学习、重积累、善反思的自主成长机制,公众的信任和期望,岗位和获奖压力等。郑蓉等指出关键事件作为幼儿教师专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吴荔红(2005)认为,幼儿教师成就动机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内部核心因素。幼儿园有效地管理是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核心因素。总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的成长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全面地、辩证地、综合地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研究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卓越幼儿教师历经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由新手到专家的各个时期,可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是卓越幼儿教师养成的丰腴沃土。相关度最高及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是王颖华的《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2]。
2.聚焦我国高校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建构
虞永平、顾荣芳、张俊、程秀兰、杜春娥、钟媚等人的研究聚焦我国各地高校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课程与教材建设、教育方法改革、实习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并走向卓越的途径与策略作为相关研究的重中之重,学者们从卓越幼儿教师标准、培养方案研制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促进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不仅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各级各类高校和研究机构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以及幼教机构的协作与探索,更有以幼教名师个人经验总结为内容的个案、叙事研究。基本都是围绕着“卓越幼儿教师”角色内涵、专业特征、素质结构、培养机制与模式、培养目标、培养课程进行探索,缺乏关于“卓越教师”标准及评价体系方面的探讨,更缺乏卓越幼儿教师职后养成追踪研究,特别是职前职后培养模式一体化机制的系统化研究。
梳理已有学科的理论研究,对于探析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成长路径,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持续性培育机制会有很大的启示。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研究使我们相信,每位卓越幼儿园教师个体都处在直接环境与间接环境交互作用的系统中间,因而在关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时要用动态的、系统的观念去促进其专业成长。应该学会从幼儿教师自身、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多种角度去思考。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国家宏观的政策引领和保障,以及幼儿园园所文化、制度建设等环境要素构成有机整体系统去保障培养出更多卓越的幼儿园教师[3]。国内研究者借鉴和运用生态学理论,从环境、动态发展的多系统角度关注卓越教师养成问题。如汪娟和杨可探索了我国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策略,包括:国家立法保障和经费支持的宏系统;社会力量的支持的外层系统;团队学习与合作精神中间系统;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的微系统。此外,徐秀玲等人从生态学的视角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开放、主动的学习系统,探讨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适合幼儿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生态环境,调动起作为生态主体的幼儿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让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等建议[4]。
管理学的研究揭示了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王孝红和唐德斌从西方管理学的角度出发,透过人性假设理论对卓越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进行分析,认为幼儿教师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种角色的实现都需要社会或群体给予满足与尊重,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与策略;通过推行科学的考评制度、合理的奖励措施、完善的培训机制、公平的晋升机遇等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将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内在的主观需要;此外,还要充分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性,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用开放的思想、氛围和学习方法来践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策略,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教师更高层次的专业成长需要,体现其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1.现象学与哲学运思
现象学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创立,这一独特的研究方法以及“回到事情本身”审视问题的独特观点,对于卓越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有很大启发。2014年我国启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围绕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项目、建设国内学者从现象学视域出发,立足于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和实现人生良好的教育开端的高度,研究和改革学前教师教育体系。其中,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养成要围绕“尚师德、厚基础、强能力和重融合”这一核心要求,关注卓越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专业态度、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的养成。如,李永涛认为幼儿教师若能以现象学的视角去审视自身的教育观念、幼儿教育理论、幼儿的成长等,这样可以在提升哲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专业的成长[5]。再如,李姗泽实践智慧是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诉求,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养成的主要方式就是对教育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6]。
此外,幼儿教师的“哲学运思”能力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是一种需要幼儿教师对其内在教育理念进行批判的思考方式,而教师的个人特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等会通过其哲学运思的历程来影响教育实践。姜勇认为幼儿教师哲学运思的形成需要幼儿教师摆脱“常人自我”与“教育惯习”的束缚,成为“专业意识唤醒”的教育者,学会对自己所在的学校、社群、环境生态以及教学活动等的价值进行思考[7]。
2.交往理论视野
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一般社会交往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视角出发,索长清与但菲等首先对幼儿园教学的本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此后,姜勇等人从幼儿园中的师幼交往着手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教师在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应把师幼交往视为一种平等、真诚的交往;一种生存、有意义的交往;一种对话、理解的交往,而这种观念践行下的师幼交往必然会促进卓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也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如,很多论文中涉及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幼儿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由开始的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到尊重的、归属与爱的需要,最后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最后一阶段则主要强调幼儿教师包括卓越幼儿园教师内在的专业成长力。
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我国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们再次利用CiteSpaceⅢ绘制出该领域的时区视图,如图3。
图3 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时区视图
为了更加方便读者理解与观看,我们把研究进展时间图进行了修剪与位置微调,同时,去除掉学前教育领域普遍意义上的高频词汇,如,“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幼儿”等。从上图可以看出,本世纪我国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主要从2003年开始,2005-2010这几年间,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关注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研究普遍关注幼儿教师自身的成长建构,从对教师内在潜能的挖掘,如“缄默知识”、“实践智慧”、“教育策略”、“反思”等逐渐转移到幼儿园层面和宏观政策指导方面,如“学习共同体 ”、“园本培训”、“园本课程”、“师幼互动”、“幼儿园管理”、“教研方式”等;采用的研究方式相对比较丰富,有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等。2010年左右,“农村幼儿教师”成为研究热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得到关注。与此同时,研究的视角也更加丰富,学者们开始从“心理学”、“人类发展生态学”、“哲学”等角度切入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不仅分析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更积极探寻其途径与对策,如2008年“行动研究”、“对策”等成为研究热点。
2010-2014年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得到发展,其中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热点比较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专业标准”、“职后培训”、“同伴互助”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期间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国内转向国外,开始关注“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专业引领”、“青年教师”、“教育理念”也成为研究的新热点。2014年“教师专业标准”成为研究该领域问题的关键词,学者们结合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展开了新的讨论,同时“职后培训”、“新手教师”、“转岗教师”、“问题”等也被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此外“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幼儿活动”也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
从2015年至今“卓越幼儿园教师” “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化”、“培训”等代表着探究如何让幼儿园教师成为更加卓越的人才成为最新的研究动态,从最初仅仅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一般过程、阶段、影响因素、对策等问题的研究深化为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探讨,学者们开始探讨与反思在当今时代幼儿教师由普通到卓越究竟要如何实现跨越与成长,研究视角也从最初普遍探讨幼儿教师内在成长的“专业成长力”及国家政府等“协同培养”、“培养模式”、“培养体系”等更加扩展到“学前教育专业化”、“教师专业标准”的高度,这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化在当今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成为学界学者们的共同追求。
从文献的梳理中可以发现,本世纪以来,有关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趋向深入,并取得比较丰富的成果,其发展的现状、对象、内容及方式途径等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我国“卓越教师计划”的研究起点较晚、进程较慢、且已有研究大都倾向于集中在中小学阶段,所以,有关学前教育领域实践的卓越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首先,对于卓越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核心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几乎为空白,如,卓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探究,卓越幼儿园教师特质分析、阶段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途径与策略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借鉴国外先进知识理念与国内实践经验的总结应有机结合。国外先进的知识理念值得借鉴,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以批判的精神来汲取适宜的成分。同时,应做好国内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中成功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工作;再次,在重视个体成长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近年来“学习共同体”、“园本教研”、“协同培养”[8]等概念被引入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个体自身成长的同时应发挥好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这将对促进彼此的专业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最后,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MOOC、微课、手机课堂、翻转课堂、网络教研、甚至微信公众号等也逐渐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教育资源优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的条件,使学习者在网络平台与同伴互动中不断地汲取需求的知识,从而让其实现专业的成长并走向卓越。
[参考文献]
[1] 陈悦,陈超美,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
[2] 王颖华.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92-99.
[3] 汪娟,杨可.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2010(7): 5-7.
[4] 徐秀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5-12.
[5] 李永涛.论幼儿教师的哲学素养——现象学的视角[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14-19.
[6] 李姗泽.实践智慧及其养成路径之思[J].当代教师教育,2017(9):50-54.
[7] 姜勇.哲学思维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导刊,2012(1) : 5-7.
[8] 张青瑞.“校”“园”合作: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