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学 ,魏伟平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本文以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类型火炕楼的空间特征。研究方法采用实际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式。首先对调查对象的建造年代、面积、结构方式、家庭情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室内的布置及平面的连接方式进行调查并将其平面类化,对各平面类型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炕,作为一种采暖设备在东北地区人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而如今对于北方火炕楼住宅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延吉市不同类型火炕楼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分析,探寻基于炕文化下适合北方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是一个以朝鲜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1]。朝鲜族传统民居是以火炕取暖,在二十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城市住宅中多数是火炕楼住宅,住宅里有供人睡觉的火炕和烧饭用的灶台,有厨房和厕所,布局符合北方农村的传统生活习惯。火炕楼住宅脱胎于北方传统的民居建筑;在城市中成规模的建设;多户集聚。它集成了传统民居适应当地气候和生活方式的建筑形式并加以演变,因而具有地方特色。而在建造方式上一般是成片开发、分户出租或出售,住宅单体的规模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小型化的趋势[2]。
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中卧室分为火炕型卧室和床型卧室两种:火炕型卧室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朝鲜族炕型卧室,卧室内采用炕面高于地面30cm左右的满铺炕形式以适应朝鲜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另一种为满、汉族炕型卧室,炕面高于地面50cm~60cm的一字炕,以适应满族、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床型卧室是引进西方的生活方式,室内摆放床供人们睡眠使用。
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中厨房分为下沉式灶台厨房和非下沉式灶台厨房两种:下沉式灶台厨房是朝鲜族民居所特有的,焚火口下沉地面标高50cm,灶台高出地面20 cm~30cm,焚火口上面与灶台面平齐铺设木板,水池设置在近地面处方便使用;非下沉式灶台厨房是受满、汉民居的影响而形成的厨房空间,焚火口高出地面标高20~30cm,灶台高出地面70cm~80cm,厨房位于平面北侧,以走廊或玄关为中心链接各个空间。
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中起居室一般与有炕的空间想结合,炕除了具有睡觉的功能,还兼具了家庭生活中会客和日常劳动等功能;部分火炕楼住宅中将起居室与卧室空间分离出来独立成室,在家庭生活中可以更好的将室内功能合理化。
卫生间是火炕楼住宅中附设的单元,面积较小,为人们提供生理卫生的需求,人们在卫生间中进行洗澡、如厕、洗衣、洗脸等活动。
门厅是套型内外的过渡空间,为进门的缓冲区,起到过渡的作用,在门厅中会进行接待、换鞋等活动,有的会在门厅中布置鞋架,用来存放鞋子。
大部分火炕楼套型内没有将餐厅空间独立设置,是将就餐空间与起居空间结合布置,甚至有的将就餐空间与卧室结合;单独设置餐厅的户型中,餐厅内会配有冰箱及一些具有存储功能的柜子。
火炕楼住宅中阳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厨房相连接的阳台会起到扩大厨房空间的作用;另一种是与卧室相连的阳台,会用来晾晒衣物。
本文以了解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不同类型之间空间特征的本质区别为目的,根据交通流线和功能关系,将延吉市火炕楼住宅分为卧室中心型(J型)、厨房中心型(K型)、门厅或走道中心型(C型)、起居室中心型(L型)、混合型(J一C型)等5个类型,再根据空间名称及使用形态进行二次分类(如图1)。
图1 延吉市火炕楼住宅平面分类
J型是以火炕卧室为中心进入各个空间的平面类型。J-1为基本型围绕卧室进行空间的布置和展开;J-2是进一步的发展多了储藏空间的使用和就餐空间的使用;J-3中卧室功能以火炕为中心,火炕兼具了起居室的作用,并进行了功能的扩张与完善。
K型是通过独立的厨房空间将室内各功能空间组织到一起。在调研中主要有K-1、K-2、K-3这3种形式,功能相对单一。
C型是以门厅或走道为中心将各个空间组合的平面类型。在延吉市的火炕楼住宅中主要以这种空间组织形式居多,门厅和走道空间将各个空间链接,保持了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独立性及功能的合理性。
L型以起居室为中心联系各个空间的平面形态。延吉市火炕楼住宅面积相对较小,多数为30m2~60m2的户型,在面积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很少有家庭会将起居室单独设置,但是一些设置起居室的家庭,都会将起居室作为室内活动的主要空间来组织家庭的生活。
J-C型是J型和C型相结合的平面形态。这类户型和C型和J型较相似,卧室和门厅或走道通常用推拉门连接。
从平面布局来看,C型是在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中使用最多,分布最广的平面类型;其次是J-C型和L型,在火炕楼住宅中,东北人民的传统生活习惯都是围绕火炕来展开的,所以这两种类型的平面布局更能满足东北人民的生活习惯,这两种类型的住宅建造年代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而J型和K型平面布局的住宅是相对较早建造的,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建造的房屋,这个时候的火炕楼和传统的火炕民居基本相同,多数围绕厨房和炕来组织空间。
本文以延吉市火炕楼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延吉市火炕楼住宅的平面特点,对火炕楼住宅的特征进行考察,C型、J-C型和L型至今还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和使用。在城市住宅中仍以火炕上楼要面对荷载大、楼板加厚、增加层高、并且每家设烟囱、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新居住空间中如何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将其结合并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吕俊华,彼得·罗,张杰,编著.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