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世进
摘 要: 这部三十万字的《汤炳正传》不仅以质朴而又生动的笔触,描叙了一代国学名师汤炳正一生历经的坎坷磨难与乎在逆境中献身于学术研究百折不挠的意志与毅力,且以愈挫愈奋的卓异风采在语言文字和屈原楚辞研究上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作者满怀着无限崇敬赞誉汤炳正先生提倡独立思考、坚持自由论辩的学术风范,成就了一代宗师的诗性人生。
关键词: 独立思考;自由论辩;革故鼎新
中图分类号:G236;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131-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26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楚辞研究专家汤炳正教授逝世快二十年了。身为在汤教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文学作家,我有幸在2017年12月21日从汤老师的弟子李向阳那里得到了由汤教授之嫡孙汤序波撰写,华龄出版社出版洋洋三十万字的《汤炳正传》。我怀着对恩师汤炳正的崇敬与景仰,用三天时间读完了全书。汤炳正先生逝世20周年纪念日即將到来,我这在川师大中文系由汤教授辛勤培育的弟子,怎么也抑止不住秉笔书写我对这位著名的国学专家的难忘怀念与沉痛哀思与乎对其嫡孙汤序波以心血和热泪撰写的名师传记的崇敬与热爱。这部传记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家所写名人传记的章法,它不仅秉笔直书汤炳正先生的坎坷命运,且以一个汤氏学问继承者的研究与探索者的姿态,字里行间渗透着耐人深思细想的学术元素,因而赠予读者的不仅有着血脉相连的真挚情怀,还有着一般传记文学所不曾具有的学术涵蕴。它的价值与意义达到了新时期传记文学别样的新高度、新境界,这是一部不可不读、耐人寻味的优秀传记文学。
一、融人物曲折坎坷的生命历程的忠实书写与人文求索、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卓异创造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作者汤序波面对祖父汤炳正这位著名人文学者艰难曲折、筚路蓝缕的人生命运,一开篇便将他置放在家乡山东荣成石岛这一奇特的地域与文化环境中予以谛视与撰写。文本第一章《故乡与门第》的第一小节标题为《荣成及其文化景观》,这便标志着该书是从文化的养成与积淀中来描述与塑造汤炳正这一人文学者的卓异形象的。一开笔便称:“我们家祖居在今山东省荣成市石岛镇张家村。荣成的历史十分悠久灿烂,据人类考古学家考证,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聚族而居,蕃衍生息。”便也赋予了这部传记文学厚重而又浑朴的文化历史色彩。
紧接又从地理特征上加以不同凡俗的描述“荣成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地濒黄海之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温度11℃左右。”仅此一语便准确地勾勒出了汤炳正家乡独特而又良好的地域生态环境。
作者不仅写出了荣成石岛这一狭小地域环境的优势,更从通江达海的交通条件上予以宏观的鸟瞰,它有505公里的海岸线,“它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与青岛、上海、宁波、广州等城市水上相通,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一水之隔,素有‘中国好望角和‘东方夏威夷之称,而石岛背山临海,遍地皆石,故名石岛。”我们都知道,就全球而言,从未经开化的蒙昧中世纪迅速进入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探险家们将几千年来一直闭塞的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寻与发现。其间的确涵蕴着殖民主义的侵犯与掠夺,从另一方面看不也打破了闭关锁国、沉滞落后的局面么?
《汤炳正传》作者汤序波,以历史学者的深邃眼光敏锐地洞鉴到汤炳正幼年、少年及至青年时期,一方面在家乡石岛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而他尔后的成才成业却也仰赖了石岛通江达海、交通便宜的良好地域条件,两眼向外,迅速融入大中城市开始了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求学之旅。
大海赋予了他广阔的胸襟,他涵纳百汇,包容乃大。
作者又从家世与家教的视角上,深入探索“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从寻根问祖的家族文化的历史深渊上,考察到曾祖父汤丕治,曾考取秀才,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紧接又说曾祖母连氏“很会讲故事”,且讲得娓娓动人,家庭的良好教育为汤炳正立志在人文科学领域驰骋才华,提供了必要的家庭环境条件。
紧接描述十三年的乡村教育,《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书经》《易经》以及《古文观止》《唐诗别裁》给汤炳正少年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古文化基础。
作者在第二章《少年的生活与教育》中,特别提到毕业于北平大学的姜忠奎对汤炳正深刻的影响与启迪,“他作为没有见过世面的好学青年,从姜那里知道了学术方面的不少情况。”
篇中这一句重要的话,显现了汤炳正由旧知识传统朝夕勤奋的苦读过渡到著书立说的人生价值追求的跨越与飞跃。作者援引汤炳正的回忆录中一句话,至关紧要,“人生除‘读书‘背书之外,还可以‘著书,这观念是姜君带给我的。”此之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综观《汤炳正传》全书,作者像祖父汤炳正先生一样勤奋,深入而又透彻地研究了汤炳正从他出生的地域环境、家学教养与乎崭露头角的同乡学者姜忠奎的循循善诱中,一天天在上下求索的读书氛围里,开始懂得了不可拘守一隅,必须两眼向外,虚怀若谷,向成功人士求教的艰难成长历程。
二、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汤炳正赴京求学,步入学术殿堂博采众家的好学深思与积极创造的精神风采
传记忠实描述了汤炳正年满二十岁离开家乡奔赴北京考入民国大学后,一面勤奋学习,一面汲取北大校长蔡元培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提倡兼容并包与学术自由的思想”。具体落实到青年学子汤炳正身上,便是在京城中日渐火爆的“新学”与他少年时代在家乡石岛所刻苦钻研过的“旧学”,促使其“兼容并包”。传记笔墨纵横,情致挥洒,既写青年的汤炳正在民国大学怎样向学界名流萨空了、罗根泽等虚心求教,在众多名师的引导下,开启了对杨雄的研究;更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他为广求学识,毅然“搬到北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邻近的沙滩,赁公寓而住”。汤序波笔下,青年时期的汤炳正在书海中潜游的情态,如同嗷嗷待哺的幼儿,贪婪地吮吸知识营养。作者一往情深地礼赞“那时,祖父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只是一个人拼命地读书和研究学问”。汤炳正进入了博览泛涉,分秒不容耽误的境地,“风雨无阻,寒暑不辍,必到北京图书馆看书”(汤炳正《我的几点诚恳的回答》)。这些对于青年时期汤炳正励志苦读、广涉博览的写照,不仅以强有力的笔触活画出一个青年学子献身学术的坚强意志与高尚情操,而且对当代知识分子也是极为重要的启示与深刻的教诲。在这商品化时代,人们大多急功近利,心情愈来愈浮躁,而做学问则绝对需要的是沉潜涵泳、横膏继晷、日夜苦研,舍此难以成为大家。不难发现《汤炳正传》的现当代价值与意义,则在于作者汤序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实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了一代学术精英成才立业的生命轨迹与品格风范。真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汤序波笔下,汤炳正在京求学的青年时期,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是的,他们别无所有,只有爱。他们爱脚下的路,爱脚踩过的地面,企图留下脚印……他们走过的路的两旁,盛开了新奇的鲜花。他们热爱同路的陌生人。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消除他们跋涉的劳累。人间美景和母亲的慈爱一样,伴随着他们。召唤他们走出心境的黯淡,从后面簇拥着他们前行。”
书中的汤炳正,在北京游学期间,广交游,勤治学,有时也搞一些诗词创作。这都是缘于他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书中描述他为了在学术道路上向奇境险峰攀登,于1935年春节前他回到阔别了四年的家乡胶东半岛上的石岛镇后,几经周折,终于又离乡背井寻找到了在苏州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一代宗师章太炎先生。从此别开洞天,逐渐探求到了一条现代学术研究的广阔征途。
三、文本弘扬了独立思考、自由争论的治学风范
文本一再标举“昌明文化,复兴国学”是章太炎创办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宗旨,也是青年的汤炳正在大学刚毕业后孜孜以求的治学之路,盛赞汤炳正乃“章氏国学讲习会”的高材生。文本引用了汤炳正先生《忆太炎先生》一文:“先生生平,为革命奔走呼吁,为讲学舌蔽唇焦,已完成了一个大贤大哲的历史使命,还有什么话要说呢?”
汤炳正在章太炎的谆谆教诲下学识大进,遂成高足。诚如章夫人汤国梨在《大公报》头版《国葬章太炎》中所赞誉:“章生前对汤极赏识,以为乃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
书中郑重引述章太炎对汤炳正及众多学子的教诲:“博学要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创见,否则就是读尽了天下的书,也只是书笥,装了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独有的东西。”章太炎的谆谆教诲,鞭策与激励着汤炳正在治学道路上致力于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精进不息。
传记紧紧扣住了章太炎生前对汤炳正的器重与期待,以及章太炎去世后汤炳正承继章氏国学,勇于担当,“千秋朴学赖薪传,殷勤引向小楼前。”汤炳正吟咏这首悼诗时,特别加注:“余每谐先生读书楼问业,师母见之,必殷勤为之先导,待与先生相见,始去。关怀后学,盛情可感。”
作者汤序波其所以笔酣墨饱、元气淋漓地描述汤炳正青年时期去苏州“章氏国学讲学会”向国学大师章太炎虚心求教,汤以其好学深思、悟性极高而深受章太炎赏识,以至于师母汤国梨都掬示出超出寻常的关爱之情,章太炎终至以承继绝学寄希望于风华正茂的汤炳正。汤氏亦不负重望,参与开办“章氏国学讲学会”,以完成先师未竟事业。
此乃全书最具文化涵蕴与思想价值的重要章节,它不仅深切地表现了章太炎及其弟子汤炳正继承与传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奉献精神,而且对当代社会如何尊师重教、勇于创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教化与启示意义。
试问: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不少人急功近利,心性愈来愈浮躁,踏踏实实、孜孜矻矻做学问如章太炎及其弟子汤炳正者,能有几人?且章太炎及其夫人如此关爱器重弟子汤炳正,在当今的高等学府亦不多见。
物以稀为贵,我们不能不感谢汤序波将当年最为珍贵,现今业已稀缺的章太炎与汤炳正可敬可慕、可歌可泣的师生情谊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个中彰显的不仅是汤序波对于祖父湯炳正铭心刻骨的血肉深情,更是一代新生学人承继绝学的拳拳之心与殷殷之盼。有哲人说:“人类生命中有一个最大公约数一样的共同基础。那是生命的支柱,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才能才得到发挥,若失去了做一个人最本质的基础,再杰出的才能也会枯竭,甚至会耗尽生存的力量,不得不走向死亡。人类生命中这种必备因素是与生俱来的,熟知人的本质基础之后,才能去寻找可能充分发挥个性的合适场所。”汤炳正在民国大学毕业后,正当彷徨歧路之时,前往苏州“章氏国学讲学会”看见了柳暗花明。经章太炎大师的言传身教,终于找到了治学的门径与今后发展的路向,即便路途坎坷,也要精进不息,遂成大家;汤序波原来学习的是电气专业,但他有一颗献身于传统文化研究的耿耿丹心,加之祖父汤炳正赋予了他良好的遗传基因,从这部三十万言的传记文学,我们同样可以管窥到他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祖父汤炳正生前著述之勤奋刻苦,达到了令人惊叹不已以至于灵魂颤栗的境地。他自述有时研读祖父的著述多达二十遍。这能是一般学人能做到的么?!他由一个电气工作者转向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且有不一般的建树,这转身能那么容易,那么华丽么?池田大作说得好:“所有的实干加在一起,它的本质就是机会和才能。”
汤序波之灵慧执着,便在于“我想为祖父立传,始于一九八八年。前六年,主要是做一些准备工作,其重点放在阅读、研究他的学术论著……后四年的传记写作中,我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努力,……祖父对我为其立传,颇感欣慰。除了最后两章他没有看外,其余章节都过目一道。”
众所周知汤炳正逝世于1998年,而孙子汤序波为其立传,始于1988年,刚好是汤先生去世前十年。汤序波敏捷地抓住了大好的机遇,得以在祖父死前,十年磨一剑,不也是天缘巧合么?因为有汤先生在世,撰写其传记,无论是对于他漫长一生各个历史时期生活工作的了解与探寻皆有极大的好处,也保证了长篇传记的篇篇页页的相对真实性;再者能在汤炳正去世之前,基本上完成了给他立传,于老人精神心理是多大的安慰哟!
汤序波不仅抓住了千载难逢的绝好的机遇,而且高度彰显了他的才干。一个冶金学校毕业生致力于文史研究与传记创作,其才干如何得以显现呢?北宋苏轼有言:“古立事者不惟有过人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应该说汤序波的“才干”最先缘于祖父汤炳正的良好遗传基因,加之他有祖父、父亲良好的家教,使其智慧能得以有效开发,更在于他具有祖父一样为献身于学术志业,万难不屈、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力。从1988年到1998年整整10年的励志苦读,朝夕揣摩,外加后四年的横膏继晷、辛勤笔耕,在这浮躁的商品化时代,于一个中青年学子是容易的么?!当今社会不知有多少中青年,津津乐道地吃名人父辈、祖辈艰辛缔造的业绩尚不得满足,成天醉心于月下花前、衣香鬓影,只怕连长辈用心血铸造的著述都无心阅读,更别说坐上十年的冷板凳为父辈祖辈先贤立传了。于此,《汤炳正传》出版的价值与意义之深远巨大,值得细细揣摩,深长思之。
传记阐扬的一个重要事理便是汤炳正及其孙子汤序波在敏捷地抓住机遇,充分显示才干后,时刻不忘承继先贤传业勇于大胆革新创造。
文本描述汤炳正青年求学时期曾访风靡一时的赛金花,创作了诗篇《彩云曲》,已有先贤北大教授刘半农及其弟子商鸿逵合写的《赛金花本事》一书,已将“赛金花热”推向高潮,汤炳正却有其更为高远的旨趣,“一方面是想借写赛金花这个人激发世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另一方面则是嘲笑满清朝廷的无能以讽时事”。当时《大公报》发表了署名“天问”的《题赛金花》:
莲花妙舌蕙兰姿,片语能降瓦德斯。
四万万人都束手,兴亡奚必责男儿。
汤炳正青年时期广交游,勤治学。一方面致力于学术研究,好标新立异,独抒创见,另一方面将科学思维与创作思维结合起来,虽然表现方式各有不同,但他善于交替地施用两手,给他的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生涯拓展出了姿彩纷呈的绚丽景观,这也是当代学人值得借鉴与效法的。
四、秉笔直书汤炳正在逆境中顽强生存与学术苦研,立体多侧面地描绘了一代学术大家的诗性人生
音乐家贝多芬断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一代学者汤炳正,在汤序波所作长篇传记中可谓历经坎坷,饱尝忧患。书中历数他在抗战时期被困故乡,但他绝不束手待毙。他不惜抓住可以利用的一切机遇辗转奔走于内地。尔后转徙四川、贵州,先是巧遇爱国人士伍非百,受聘于西山书院;随后事有变迁,他不得不奔赴贵州省贵阳市,先后在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与贵州大学任教三年。在战乱中,传记中的汤炳正教授看取的始终是学术研究,其可谓“虽九死其犹未悔”,“据祖父讲,四十年代中后期,贵阳的学术空气,仍然比较浓厚。”且寄情于花溪公园的旖旎风光,“他们漫步于霸上桥,只见桥下瀑布奔泻,溅流飞珠,桥畔疏柳垂丝,游目骋怀,自得其乐,他们欣然合影留恋。”传记用以表现的汤炳正即便身处乱世逆境,仍不乏一个爱国志士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深情向往,并为继承与传扬中华优秀文化,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忘广结文友,切磋学术,享有不同于庸俗之辈的诗意栖居。
传记记叙汤炳正迫于时艰,又重回四川南充,未返回四川南充之前,他已在贵州声名大振。著名作家兼学者蹇先艾直至晚年仍不忘对汤序波评说:“你祖父是个真正的大学者,不管是语言文学研究,还是在《楚辞》研究方面都轶类拔萃。”
是金子总会闪光。传记如实描述汤炳正在抗日战乱中初来贵州,仅由贵阳师范学院聘任为副教授,他以其出类拔萃、高屋建瓴的学术研究与精彩迷人的教学艺术,很快在贵州大学聘任为教授。他在贵阳仅“语源”方面的学术论文便多达10余万字,成为了他一生学术研究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尔后全国各地多个大学致函聘请。传记描述,抗战胜利之时,汤炳正在人文学术领域也打了一个大胜仗,成为了蜚声全国、竞相聘任的知名教授。这对于当今从事学术研究的中青年是多么深刻的启示和良好教益啊!
此之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是已经明白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都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尤其不可忘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汲养及其在新形势下的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对这类文化现象有着透彻的认知与精湛的阐释。他说:“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光的斗争……为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些英雄的友人,一些為了善而受苦的伟大的心灵……即是今日,在我们近旁,我们也看到闪耀着两朵纯洁的火焰,正义与自由。……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股飞涌出来……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传记中作者汤序波,以朴实、准确而又极富感情色调的文笔,为我们浮雕似的塑造了在国家民族的深重灾难中的汤炳正先生洋溢着饱满的生命激情,为追求民族人民的正义与自由,在他“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样飞涌出来!”这不正是《汤炳正传》其所以感人至深,值得潜心研读与广泛传扬的缘由么?
不能不提及的是我们作为四川师范大学(原四川师范学院)的莘莘学子,应当牢记不忘:汤炳正自1949年8月重返南充,被聘任为“川北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川北文学院”乃四川师范学院的前身。汤炳正身为中文系主任,亦当属于元老级的人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四川师范学院于1956年暑假从南充迁来成都后,倘若没有汤炳正、屈守元、张泽厚、肖蔓若、刘君惠等一批知名教授作顶梁柱,就不可能有此后川师大学术的迅速发展与极大繁荣,以至成为巴蜀人文学术研究的重镇,也难于出现像皮朝纲教授这样致力于禅宗美学拓荒的后起之秀的层出不穷,蔚为景观。即使他们大都在十年文革中饱经磨难,然而随着粉碎四人帮后,以邓小平为总设计师的拔乱反正、正本清源,以汤炳正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学者教授,迎着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结出的累累硕果,足以惊世骇俗,令人艳羡。《汤炳正传》后半部作了热情洋溢的精彩描绘,成为了全书又一个亮点,集中体现在作者汤序波对祖父汤炳正关于屈原及楚辞研究的评述。研究屈原及楚辞者两千年来难以数计。传记着重突显汤炳正的独创特色,文本引用汤炳正在1985年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所说:“我在研究工作中,力图跳出旧圈子,提出一些新见解,尤其是对历来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有争议的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回答,以求对这些研究工作的发展有所推动。”由此凸显了汤炳正在学术研究上,矢志不渝地坚持独立思考,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拓展与突破,从来不人云亦云。汤先生的这种自成特色的学术思想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着文本的始终,因而汤先生的屈原及楚辞研究是具有方向性与前瞻性的。传记引用学者胡晓明的评述,认为汤先生“既有精密考证,又识见正大,今天仍然是楚辞研究新途的航标。”日本学者竹治贞夫教授盛赞汤炳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界的泰斗。”足资证明汤序波以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努力,撰写并出版的这部30万字的《汤炳正传》绝非仅仅出自于祖孙之间的骨肉深情类似于家传之类的世俗之作,而乃汤炳正兢兢于语言文字及屈原楚辞研究卓有建树,且在海内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实乃不能不写的一代学术大家献身于中华古代文化研究曲折坎坷而又辉煌壮丽的心路历程。应该说汤炳正的学术研究及其卓越贡献不止属于汤氏家族的,它代表了四川师范大学学术研究取得的卓越成就,因而汤炳正是川师大万千师生的骄傲,是巴蜀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身为中国屈原学会会长,也当属全国屈学研究领域中的巨擘。
作者在《汤炳正传》中以大量事实材料为根据,在其极富严密逻辑性与强大辩驳力的行文里透辟地阐述了汤先生在屈原及楚辞研究中所下扎实过硬的功夫,而且以敏锐的洞察力与精审的辨析力,谈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姑引援一段以资证明:“祖父用很多证据,证明了不仅‘国风好色而不淫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一段是刘安《离骚传》里的话,而且这之前从‘离骚者,犹离忧也以下,一直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大段,也都是刘安《离骚传》里的话。这一段话,后人引用都是从‘国风好色而不淫引起,其实是不完整的。而且除了这一段话外,今本《屈原列传》中由‘虽放流直到‘岂足福哉风格完全一致,而且结构层次也前后相承,脉胳相通。祖父将这两段文字同班固的《离骚序》,王逸的《离骚经章句》比勘,有力地证明了它们‘体制是相同的。而刘向的《新序·节士》中恰恰没有这两段文字相同的内容。这一同一异恰恰说明了这两段文字,并非《屈原列传》原文,而是失传已久的《离骚传》的主干。有人认为‘这确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而这个‘结论是极其明了而又有说服力。”
仅此一例,我们便深切地体认到汤炳正学术研究所下功夫之深邃扎实,从考证到论辨,皆字字句句抠得特准特牢实,及至上下文之间的承接与贯通皆作了十分精到的辨析與对照。这种求真务实的学术风范能不值得今人效法与学习么?再者汤序波撰写此传,十年磨一剑的苦读苦研,亦绝非虚饰。我不知道他写这段文字耗费了多少日夜又查检了多少史料文献!
于此,我们称说《汤炳正传》是一部拥有精湛的学术涵蕴而又具有生命智慧的呕心沥血之作,实不为过。
在诸上肯定性评价的同时,我不妨也谈谈如何撰写得更具震撼力与征服力的一点看法与想法。我以为整个文本偏重于“史”与“质”,倘若在文质兼美上再下一番功夫,一定能赢得更为广大的读者。作者似乎偏重于汤炳正从童年、少年、青年乃至壮年、老年,编年史式的质朴记叙,却少了一些更具情感化与审美韵致的艺术描绘。如若文质兼美,汤炳正这一著名学者的容貌风采、情感心理定将更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也许是苛刻的要求,作为汤炳正教授的忠实学生,且而今已与汤序波交上了朋友,我出自一个文学作家阅读欣赏的个性脾好,谈出以上浅见,想来序波兄定会视为知己的恳挚之言。
综观全书不失为“十年磨一剑”的精品力作,以此书奉献给汤先生的在天之灵,可以会含笑于九泉矣!
参考文献:
[1] 泰戈尔.我们怀着爱心前进[C].外国哲理小品[M]乌鲁木齐:新疆电子出版社,2004:210.
[2] 汤炳正.忆太炎先生[C].渊研楼杂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173.
[3] 汤序波.汤炳正传[M]上海:华龄出版社,2010:59.
[4] 罗曼·罗兰.人呵,你当自动[C].外国哲思小说[M],乌鲁木齐:新疆电子出版社,2004:105-106.
[5] 汤世洪,汤世云.汤炳正(景麟)先生学术传略[J].贵州文史丛刊,2007(2).
[6] 胡晓明.屈子之自沉心事及其文化意蕴(代序)[C].楚辞二十讲[M]上海:华夏出版社,2009.
[7] 竹治贞夫.《汤炳正传教授往复书简并唱和》“跋”[M].1995.
[8] 汤序波.汤炳正传[M]上海:华龄出版社,2010:181.
(责任编辑:赵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