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档案的海外流失与追索研究

2018-04-29 00:44庚梦琪
档案与建设 2018年1期
关键词:租界档案馆历史

[摘要]论文分析了租界档案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回顾了以天津、上海为代表的租界档案的追索现状,指出租界档案追索中的主要障碍,包括租界档案主权存在纠纷、国际法对档案占有国的失控。文末在准备工作、通力合作、注重开发上提出对今后开展租界档案追索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租界档案流失追索障碍

[分类号]G270

Study on the Loss and Recourse of the Overseas Rental Files

Geng Mengqi

(Department of Library of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the overseas rental files, and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the searching fil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ianjin and Shanghai.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bstacles existed in the tracing process of the rental files, which mainly include the disputes over the sovereignty of the records of the concession files, and the controlInternational Laws lost inthe possession of the record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ile recovery,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the preparation, cooperation and exploitation.

Keywords: Rental Files; Loss; Recourse; Obstacles

近代中国拥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其中租界正是这段历史强有力的证明。在历史变迁中,原租界国的掠夺使得我国历史上的租界地区相关档案散失海外,有些至今未能收回。追溯、收集流失海外租界档案已经引起政府、学界等多层面的广泛关注,在已有的追索实践基础上,租界档案的追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值得我们研究。

1租界档案流失的主要原因及追索现状

租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一般分布在沿海、沿河等通商口岸或便于贸易活动的城市。鉴于这一特点,外国人多愿意在租界投资办厂从事贸易活动,建立教堂进行传教,开办具有本国特点的学校、医院等附属设施。[1]可见,租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践活动各式各样,相应地,档案文献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1.1租界档案流失主要原因

档案流失海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文化考察”名义下的巧夺豪取、殖民掠夺等[2]。

对租界档案而言,流失原因主要是“殖民掠夺”。近代以来,中国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被西方列强控制。地区相关活动名义上经由租界国和所属主权国家两国之间的合约确定。鉴于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不强,话语权实际落在租界国手中。租界国在撤离租界时,不仅拿走了千万两白银和千万卷文献,也带走了许多反映租界历史的记录——租界档案,而没有把档案移交给主权國家,致使大量与开放、建设租界相关的档案跟随租界国流入其所在国家博物馆收藏。这种流失原因在性质上类似于殖民掠夺,也恰恰构成了租界档案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流失原因,如本国人在租界的外国机构形成的档案,作为行政单位的全宗组成部分,归入机构单位所有;再如当时人们的档案意识不强,对收集保存档案认识不够,致使大量产生于租界民间的档案被搁置或者丢弃等。

1.2租界档案追索现状

租界历史虽然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不可否认,西学东渐,洋务运动的兴起,使租界成为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沐浴了工业文明的地区。租界的经济文化繁荣程度往往远高于周围地区,成为探寻租界地区历史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自2005年起,天津市档案馆先后赴英、法、日、意、德、奥、俄等国开展租界档案征集工作,共征集档案10万余页、照片3000余张、地图100余幅。这不仅填补了馆藏早期电影声像档案的空白,还将地图保管时间提前到1793年,比原来早了67年,并系统收集了外国在津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所征集档案涉及了天津被迫开埠、八国联军以武力手段占领天津和北京的经过、进驻天津的计划和地形图、兵营分布、土地规划、天津至塘沽的海河改造计划、作战日记、租界市政建设等等。[3]再如,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通过其行政体系对上海租界进行长达90多年的统治,形成了大量的上海租界档案。这些档案部分(特别是反映租界早期历史的原始档案)在租界时期被驻沪各领事馆送至本国保存,如工部局警务处特务部档案在上海解放前夕被运往美国,存放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经上海市档案馆和上海市各方力量的不懈努力,上海租界档案的主体终于被上海市档案馆收藏,数量有59000余卷,其中工部局档案约占75%左右,形成时间为1849年3月到1943年12月,主要为英文档案;公董局档案约占25%左右,形成时间为1864到1943年,主要为法文档案。除文书档案外,还有一些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及地图等。[4]

2流失海外租界档案的追索障碍

随着新一轮编修地方志热潮的涌起和建構城市记忆进程的推进,讲述真实、客观、完整的地区历史,要求档案工作者担负起追索流失档案的重任。目前常用的追索途径包括:签署协议以外交途径追回;友好人士、爱国华侨捐赠档案;购买;交换和复制档案原件;合作出版等。租界档案既反映了租界地区的历史发展也展示了租界国的“辉煌”过去。追索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主要障碍。

2.1租界档案的主权存在纠纷

租界档案的内容构成十分丰富,充分反映了租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依据历史连续性原则,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历史都是连续的,维护历史的连续性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应有的权利。[5]租界地区的档案,是切实反映租界地区发展状况的,是租界地区连续记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且租界地区的主权已经回归所属国家,档案所有权理应随主权变动,归主权国家所有。但在租界国看来,并非如此。以天津租界档案为例,英国曾在天津设立租界的这段半殖民历史是他们曾经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光辉过往,反映了英国当时强盛的综合国力和政治威望,因而在此段历史的各种档案材料应该归他国所有,陈列于英国档案馆。

追索流失海外的租界档案,本质上要搞清租界档案的主权所有者。作为追索的档案学理论依据,除历史连续性原则外,其他如“来源原则”或“全宗完整”原则、职能所有权原则,主权追溯原则,不能从根本上确定档案的主权所有者,租界档案之于主权国和原租界国二者所具有的价值性和重要性,使主权国不会轻易地放弃档案的所有权,原租界国也不会轻易放弃对档案的占有权。[6]可见,这种有着高历史价值的租界档案,解决主权问题才是追索的关键。

2.2道义约束对档案占有国的失控

以《海牙公约》《巴黎公约》《维也纳公约》为代表的国际法,是各国追索流失档案文献的重要依据,但国际法在实际执行力上是一个脆弱的机制,它能发挥的仅仅是道义上的约束力,紧张的局势或者国家格局都可能妨碍“对话”的进行,影响执行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主权国家对是否加入公约联盟有决定权。以上国际法的制定属于建议型条约,主权国家可以决定是否加入,有充分自由的意志决定是否遵守条约规定,因此,倘若档案占有国出于一己之利选择不加入公约,没有哪个组织有权力强求。第二,“法不溯及过往”的国际法原则与惯例,使得今天存在的规定不能去约束昨天的行为,它们只适用于公约生效后发生的行为。在公约生效前和生效后加入,使得公约对各个国家的约束力不一,这给租界国不为公约生效前的行为“买单”有了可乘之机。可见,国际法所建构的道义约束,是建立在各主权国家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这种无法控制的自由意志,使得法律对档案占有国失控,依据法律追索流失档案的路径变得艰难曲折。

3关于流失海外租界档案追索的几点建议

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追索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即一方面要对近代以来流失海外的租界档案进行比较全面的摸底调查,形成清单。另一方面要对租界档案占有国的馆藏租界档案进行深入调研,便于准确提出查找需求。追索准备工作是追索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知己”,在这个问题上,文物部门的做法值得档案部门借鉴。2009年,佳士得执意拍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圆明园兽首,文物部门就准备组织文物专家赴世界各地了解圆明园流散文物情况,对流失文物进行登记造册。[7]而档案部门总在陈述流失海外的档案数量大,但究竟有多少,流失了哪些类型,档案部门并不清楚。统计活动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展,那么,收集流失海外档案的工作就难以真正实施。此外,对我国而言,巨大数量的档案全部复制是不现实的,因此应在理清流失清单的基础上确定收集方案,筛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档案,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收集。[8]

“知彼”,就是要明确追索的目的地和目标。究竟流失海外的租界档案收藏于何处?是部门档案馆还是联邦档案馆?依据原租界国的规定,可以对租界档案进行哪些处理?是否存在途径征回档案原件?这些问题应在追索流失档案工作进行前做到心中有数。

3.2通力合作,实现共赢

收集流失海外的租界档案文献首先是档案部门的责任,然而,仅仅依靠档案部门的力量必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问题,毕竟关涉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

合作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追索队伍内部各界学者的合作。以原租界地区档案馆牵头,组建包括档案人员、历史学者、文物部门、法律顾问为主的追索团队。各界学者就追索中可能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商议,有助于追索行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追索流失租界档案的项目与“城市记忆”项目和地方志编修项目的合作。档案与历史紧密相连,寻找并收集原始租界档案,填补地方历史的空白,构建完整齐全的城市记忆,为丰富地方志内容和填补城市记忆提供了素材。三个项目的合作,减少了重复劳作,提升了租界档案的价值发挥。追索流失海外租界档案过程中的各方力量,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追索工作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部门支持,科学整合各方力量,广开思路拓宽视野,铸造境外档案收集工作的整体合力,在合力的作用下,实现追索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强化开发,价值增值

追索流失海外的租界档案,并不是囤于收回租界档案的载体形式,也不是追索回国就可以束之高阁,重要的是发挥租界档案的价值。将从海外收集回国的租界档案,进行统计、编辑、整理,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进行展示、宣传,如专题展览、书籍出版、媒体报道、网站宣传等等,不仅是租界档案价值的一次挖掘,更是对档案文化建设价值宣传的一个好机会。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发挥收回的租界档案独一无二的价值。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亦应充分调动档案界、图书界、文物界、历史界等多方面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积极性,投入到流失租界档案文献的价值开发研究中。[9]

以天津对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为例。天津档案馆有四大镇馆之宝:商会档案、海关档案、金融档案和租界档案。经整理编辑,《天津租界档案》第一辑《英租界档案》于2015年出版发行,这是租界档案首次集结成书,成为我国研究租界档案的权威著作,弥补了国内外的研究空白。[10]

档案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是其发展历程中最为真切的见证。租界档案作为历史档案的特殊分支,它的流失不但给我们研究历史带来不便,也破坏了我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收回这些流失国外的租界档案文献,对促进文化传承、培养民族情感、弥补城市记忆具有重要作用。租界档案的追索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档案部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熊月之.上海租界与文化融合[J].学术月刊.20012(5):56-62.

[2]傅华.对散失在国外的档案的收集[J].档案学通讯.2005(2):79-84.

[3]倪慧琴.为了不能忘却的一段城市记忆—天津市档案馆赴境外征集租界档案[J].中国档案.2012(1):75-77.

[4]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租界志[EB/OL].(2003-08-27)[2018-01-03].http:// www.shtong.gov.cn/newsite/node2/node2245/node63852/index.html.

[5](葡萄牙)玛利亚·马达莱娜·加西亚.政治转型中的档案[C],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5):310.

[6]王春泉,杨立人.浅论流失国家档案收回机制[J].档案管理.2012(3):16-18.

[7]曹航,潘玉民.我国流失海外档案的征集:现状与思考[J].档案.2010(3):22-25.

[8]张石.流失海外租界档案的收集浅析——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J].天津档案. 2014(2):23-25.

[9]赵淑梅.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收集[J].档案学研究.2012(5):75-58.

[10]吴宏.一套《英租界档案》告诉你不知道的天津近代史[N].天津日报.2015-5.

[作者简介]

庚梦琪,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信息资源建设。

猜你喜欢
租界档案馆历史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1845—1945上海租界百年
历史上的4月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鲍罗廷与收回汉口英租界
华洋共管新格局的开启(1914-1930)——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华董选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