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
摘 要: 文章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发现,由于我国传统尊卑有序和服从权威的社会文化,知识结构、权力结构和人员结构下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当前教师考评晋升制度,学生选拔制度等制度方面的诸多原因,导致“参与式”教学难以在当前社会中大范围有效实施。因此,构建“参与式”教学体系,应正确认识到“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或方法,更是一套紧密相连的体系,且该体系的使用需众多前提。要推广“参与式”教学,需要从学校和社会两方面为其构建合适的环境。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1-0059-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1.013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提出
作为一个外来理论,“参与式”理论自传入我国以来,在社会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参与式发展,参与式扶贫,参与式治理等。在教育领域,“参与式”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发展,并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和实践。
第一,在理论界定中,所谓“参与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包括给予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理智的时间;给予学生选择教师、评价教师、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等,为此,除班级教学外,教学中还应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1]。根据“参与式”理念,“参与式”教学要求知识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是一种储备,而是“社会性的建构与分享,不再是记忆和唤醒,而是一个形成意义、解释和发展更深层次理解的积极的、情景化的参与过程”[2]。
第二,在实践方法中。一方面,在“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层面,时念云[3]、姚建光[4]等人已经依据相关理论开始了“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其中,林妮以高等院校声乐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参与式”教学在其中的实践和作用[5];林豪慧以成人教育课堂的信息检索课为对象,探讨了“参与式”方法的应用;黄冬梅[6]、朱宗友[7]、鄢奋[8]等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对象,说明了在大学生课堂中实施课题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另一方面,在“参与式”的具体参与方式上,过增元[9]提出以开放的教学内容;提问式的讲课;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论文形式的考试这四个方面作为“参与式”教学的方法;旷永青[10]提出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果;吴筱萌[11]、王佑镁[12]等则专门针对互联网设计了在线教育中的“参与式”教学;董文琪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参与式”教学展开讨论,认为移动互联网给“参与式”教学实质带来了双重影响:既方便了学生随时获取信息,参与教学,但也带来了知识的娱乐化、碎片化等挑战[13];陈时见、谢梦雪将小组合作、情境体验、游戏探究和交流展示作为“参与式”教学的特殊教学策略[14]。
应该看出,既有研究对“参与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都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参与式”教学理论发展阶段还比较低,目前仍然以对相关理论的引进吸收为主,大量研究主要是以简单的介绍性研究为主,且重复性研究居多,基于国情进行深入研究的较少,距离“参与式”理论的本土化还有较长时间;另一方面,“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中,这些实践大多以一种孤立且分散的尝试存在,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推广普及情况。
那么,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且充满期待的情况下,“参与式”教学为什么在长时间的探索之后仍难以大规模推广呢?本文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分析“参与式”教学在当前我国发展困难的内在机制性原因,同时深入分析“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和适应环境,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参与式”教学发展之困
(一)社会文化影响的“参与式”教学
在社会文化中,主要是我国传统等级文化和其带来的权威文化的影响。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不平等的等级文化,在等级文化下,国家与社会构筑起了严密的等级体系,人们在国家和社会中各有相应身份和位置,并以“礼”来展现这种等级。因此,在长期的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构筑了一个尊卑有序的等级社会。在传统文化中,我国作为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教师与学生地位本就有尊卑之分,教师的地位高于学生。而在等级文化影响之下,我国又产生了权威文化。在权威文化影响下,社会中养成了服从权威而不是挑战权威的文化习惯,习惯于服从和听话、遵守纪律。而在传统文化中,教师代表了知识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必须无条件听从教师,所以学生自然也不被允许挑战教师。
而当下推广的“参与式”教学则要求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不平等,讓双方平等沟通,民主协商讨论,这在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教师如果与学生过于亲密,会被认为是没有威信,有失教师形象,所以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必须端着架子,不苟言笑,以保持教师形象;而学生如果不尊敬教师,就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而在等级文化塑造的权威文化下,教师所代表的知识权威形象其实无形中又给了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这就是教师的答案才是“正确答案”的思维,即便在课堂的讨论中,学生也会想着去猜测教师的“正确答案”,当自己与教师的“正确答案”一致的时候,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即便教师不进行表扬,答“对”的学生也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得到精神奖励;而大部分回答与所谓教师的“正确答案”不一致的同学,即便教师一再表示自己的答案并非“正确答案”,但在众多学生心中,他们仍会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的,而一旦认定自己的答案是“错”的,他们以后在参与中就会更加谨慎,甚至不再参与,以避免犯“错”。可见,在这种“对”与“错”的心理暗示下,学生们很难放开和真正解放思想,也很难完全意义上的参与。所以,在当前我国推广“参与式”教学中,首先必然要求师生乃至社会克服长期养成的等级心理习惯。
(二)社会结构影响下的“参与式”教学
具体而言,社会结构包括知识结构、权力结构、人员结构等方面。
第一,从知识结构而言,学生难以和教师平等沟通。当前,大学教师大多都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专业知识有相对系统且全面的认知,并且仍不断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同时,教师因为年龄相对较大,社会经验、阅历更加丰富。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实际上具备了相对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方法;而对大学生而言:其一,他们既有知识有限,他们的知识基础主要是中小学时期的书本知识,相对教师而言还有很大差距;其二,他们大多没有过多精力准备新知识。大学生因为课业压力较大,所以也往往没有太多时间认真准备某一堂课的专业相关知识;其三,他们大多也不具备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知识基础、人生阅历等有限,所以对一些基础要求较高的理论、方法等知识,对学生而言相对难懂,他们也未必能够理解。
这样,在专业知识结构上,教师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教育者,其经历、经验、知识等都远超过学生,教师往往占有压倒性优势,这种知识优势往往让学生不具备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的知识基础,所以“参与式”教学最后也大多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第二,从权力结构而言,学生往往不敢公平参与。讨论往往意味着争论,争论则意味着输赢,这就可能让输的一方尴尬。在当前学校教学的权力结构中,由于掌握权力的不同,教师作为管理者,掌握着出题、检查、打分等方面的权力。也就是说,在奖励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打高分、给荣誉、给机会等方式给学生一些奖励;在惩罚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打低分、挂科、记处分等众多方式对学生构成影响。而无论是分数、机会还是荣誉等对学生又意味着他们的奖学金、出国、毕业找工作等很多重要事情,所以出于一个最基本的得高分的心理,学生也并不敢与教师进行激烈的争论,有时甚至为了获得高分和机会,学生甚至会策略性的附和教师,从而难以做到真正平等参与。而且,在权力有限的情况下,学生的平等参与往往意味着教师权力的相对减少,这也是一些教师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第三,从人员数量结构而言,教师并不敢轻易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在当前的课堂模式下,一个教师上课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在这种人员参与结构之下:一方面,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很高。在面对众多学生且学生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的情况下,相对于单个的教师,群体的学生有可能因为同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如在进行课程选择、设置等方面,学生内部很可能产生争论。所以,如果教师没有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就可能导致课堂纪律松弛,从而让学习质量打折扣,甚至因为课堂效果等问题出现教学事故而受到学校的问责;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学术能力要求同样提高。因为要应对众多学生,所以教师要提前准备很多资料,防止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很多教师也不愿意真的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式
(三)社会制度影响下的“参与式”教学
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教师考核晋升制度,学校考核制度和学生考核制度等。
第一,在当前的教师考核和晋升制度下,教师往往既不愿也不敢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不愿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学校管理中都希望采用标准化、清晰化、简单化的考核方式。相对而言,科研工作的考核方式要清晰、标准的多,例如可以直接考核发了多少篇文章,做了多少课题,到账多少经费等等,这些都可以直接计算考核。而教学中,除了上了多少课时,其他的包括上课效果、上课质量等都难以有效量化考核。因此,当前教师的职称晋升等制度主要是通过论文、课题、出版著作、获奖等可计量的科研成果来评价。在教学本身难以量化考核的情况下,对上课的考核往往主要通过课时量计算,而不是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这些难以量化的内容,虽然存在听课制度和学生打分制度,但这些大多都不会对教师的晋升绩效等构成太大影响。这样,教学对教师而言成了一个“良心活”,如果教师责任心较强,就认真去准备和授课,如果责任心差一些,上课就更加随意一些,反正教学的好坏也难以进行评估。而“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和准备工作,教师所投入的时间、精力甚至体力都要远远大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以教师在時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不愿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参与式”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也不太敢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师在面对众多学生的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大班上课中,如果教师坚持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式,很可能让一些不善表达的学生无法参与。而教师如果仅仅与少数学生互动,这就很可能让那些没办法有效参与的学生产生想法,甚至导致部分无法参与学生的不满和投诉。同时,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上课进度、教案、讲义等都难以进行有效准备,这就可能让教师在面对学校检查中变得被动。因此,在当前学校问责制度和社会舆论下,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可能“出力不讨好”。所以,对教师而言,“参与式”教学方式本身是一种存在风险的行为,很多教师自然不愿意使用“参与式”教学。
第二,从学生选拔制度看,分值对学生非常重要。一方面,从当前的学生选拔制度看。在中小学阶段,国家和学校仍然采用以分值为主的选拔制度,在当前的学生考核制度下,我国采用的仍是“中考”、“高考”这种主要通过分数来选拔优秀学生的方式,在这种教育选拔制度下,学生从小就被要求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从而普及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在“填鸭式”模式下,每个问题都被设置了“标准答案”。此时,学生对答案本身的理解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要知道“标准答案”。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语言和练习等方式不断灌输“标准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权威角色,而学生在长期生活中也接受了这样一种知识传递模式,从而即便是到了大学,学生也不善于质疑教师和课本。而即便是到了大学阶段,在评奖评优和出国、找工作等重要节点,分数仍是目前最重要、最客观、最普遍的认证标准,这就要求学生努力得到高分;另一方面,从当前的打分制度而言,“标准答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且“标准答案”往往具有唯一性,这就给了人们一个“对”与“错”的概念,当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的时候,那就是“对”,可以得高分;但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时候,就被判定为“错”而不得分。在这种考试制度面前,教师也只能根据学校规定被动的设置各种标准的“考试答案”。在这种打分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下,即便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中表现再突出和优秀,但只要在考试的分数上表现不佳,其未来就业等还是会受到影响。所以,对学生而言,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上课,还不如多花点时间突击准备最后的考试。
第三,从学校考核制度而言。对学校领导而言,他们同样也受到很多制度制约,如学校稳定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等。在“参与式”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动辄几十上百人的课堂中,如果学生之间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显然都会影响学校稳定和评价;而从就业情况而言,当前我国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企业,其实还是倾向于服从文化,都愿意招聘一些听话且容易管理的学生,而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经常质疑领导的决定,就可能影响学校的就业率,从而让学校在同行业评比中受到影响。
三、作为一个系统的“参与式”教学
(一)“参与式”教学是一个系统
“参与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理论和教学方法,更是一套复杂的综合系统。它包含了众多部分,可以划分成众多不同类型。
其一,根据教学阶段划分,“参与式”教学包括“小学参与式”教学,“中学参与式”教学,“大学参与式”教学,“成人参与式”教学等。因为参与对象不同,所以参与式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如“小学参与式”教学中,参与中可能将主要以娱乐的方式进行参与,而到了成人阶段,则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部分理论上的参与。
其二,根据参与内容划分,可以分为“课堂参与式”教学,“课题参与式”教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等等。阶段不同,其参与内容也不同,如“课堂参与式”教学相对较容易,所以适应性较广,而“课程参与式”教学实施和参与难度较大,要求更高,即便是在“大学参与式”教学中,“课程参与式”教学同样难以使用,只有到了成人阶段,学生才有可能参与“课程参与式”教学。
其三,根据上课内容区分,又可以分成“理论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实践参与式”教学等。如西方古典主义理论等属于“理论参与式”教学,其相对比较难以与当前社会实际相结合;社会学研究方法则属于“方法参与式”教学,这类课程对实际操作要求相对高,所以参与性比较高,如直接的上机操作等;像社会政策分析这类应用性质的课程,则属于中间类,既可以按照理论课程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参与。
其四,根据不同专业区分,可以分成“人文类参与式”教学,“社科类参与式”教学,“医学类参与式”教学、“艺术类参与式”教学等。相对而言,理工类、医学类等因为动手要求高,所以其参与性较高,而人文类则因相对较抽象,参与程度相对较低。
其五,根据参与程度区分,可以分成“部分参与式”教学和“全程参与式”教学。实际上,即便是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中,学生也已被动和部分的“参与式”教学,只是“参与”程度较低,而现在追求的“参与式”教学则更多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全程参与的“参与式”教学。而要做到“全程参与式”教学,首先要认识到教学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设课,选课,备课,上课,作业,打分等环节,全程“参与”难度较大。
综上,“参与式”教学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而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授课方法。“全程参与式”教学的地方不仅仅是课堂,也不仅仅是上课时间,而应该包括所有时间。“参与式”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学生“参与思考”,进而拥有参与讨论,参与表述,参与决策等作为辅助支持,构成一个参与体系。以上只是对“参与式”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划分,而根据具体区分内容的不同,“参与式”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自然也会有更多不同的区分方式。
(二)“参与式”教学是一个有前提的补充
实际上,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尽管有其优势。但一方面,“参与式”教学是一个系统,需要众多支撑,并非短期靠少数几个人所能够建立;另一方面,“参与式”教学并不是对当前我国教育系统的否定,而应该是对我国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个补充,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也可看作一种“参与式”教学,只是学生只部分参与了听课和作业的环节,对其他环节参与较少。且“参与式”教学也并非完美无瑕,而是有其适用前提。
第一,“全程参与式”教学并非普适性的方式,它有使用的前提。如“参与”本身不仅要有“参与”意愿,同样还要有“参与”能力。“参与”本身意味着,在心理层面,“参与”各方具有完全自主的意识;在行为层面,参与者都清楚自己的参与状态,能够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同时能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可见,“参与”本身是有一定条件和基础的“参与”,而不是没有条件的“参与”。因此,对绝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由于年龄、心理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并不具备完全“参与”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低年级学生的全程“参与”显然就没有太大的必要。
第二,在“参与式”的内容上,也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全程“参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基础教育更多的是传授具体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毕竟,由于学生生理、心理、智力等客观条件限制,学生本身并不具备完整理解知识的能力,如对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内容,在难以很快理解的情况下,死记硬背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随着学生个人身心、能力、阅历的成长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较大增长,此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独立判断、思考能力,应该让大学生学会质疑和主动思考,而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所以此时的“参与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在“参与式”的方式上,“参与式”教学并非完全平等的“参与”,更不是让学生主导的“参与”,而应该是教师主导的“参与”。既有观点中,“参与式”教学对“平等参与”、“伙伴关系”、“多中心”的过分强调可能导致教学过程的无权威和无中心,此时,当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产生冲突的时候,因为缺少权威,而真理本身又是相对的,就可能导致课堂陷入无尽的争论中,从而让最终的学习效果降低,损害了课堂的公共利益。或者由于教师因缺少权威无法分配资源,导致课堂让少数能力强,资源多的学生占据,从而损害了其他学生的利益。因此,“参与式”教学非但不应该“去中心化”,而应该是加强教师这个“中心”,毕竟,教师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都比学生占优势。且很多学生并不具备独立决策的能力,如果让学生凭借人数优势完全主导上课,很可能降低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中进行引领和指导,从而保证课程能够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以前是“教师强——学生弱”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而现在应打造的是“教师强——学生强”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而非“教师弱——学生强”的模式,只有打造出教师和学生“双强”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两者的共同进步。对教师而言,教师必须对课堂进行认真准备,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而对学生而言,学生同样必须认真准备,对相关问题有一定认识,才能更好的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中心”位置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知识,要让学生也成为信息产生者,而不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从而让学生和教師在信息的产生过程中能够互动,让信息在双方之间更好的流通和传播。
四、结论与建议
无论是当前在“参与式”教学中提倡的小组讨论,单独交流,分组演示等不同方式,还是为此展开的圆桌式、直排式、马蹄式等不同排坐方式的“参与”方式,都应该服务于“参与式”的目的,也就是让“参与者”能够更好的获取知识和能力,这才是“参与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教育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中之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在大学教学中合理采用“参与式”教学作为可以起到好的效果的一种尝试,但忽略了客观事实,而仅仅从主观角度谈“参与式”教学是难以办到的。在构建“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除了教给教师的各种“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和方式外,更重要的是構建有利于“参与式”教学的国家与社会环境。
一方面,从学校层面。第一,改变教师的考核晋升制度。提高教学在当前教师晋升考核制度中的比重,让教师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安心教学,丰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第二,增加教师的权力,强化教师的“中心”地位。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灵活把握学生的“参与”情况,所以应增加教师的权力,让教师能够相对自由的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教学进度、考核方式和打分方式等,从而可以给予课堂更多分数,让学生看到“参与”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课程分数,从而激励学生用更多时间来“参与”上课;第三,改变“参与式”教学的上课方式。降低上课人数让教师与学生能更好互动,十多人的小班往往比数十人的大班效果要好得多,教师也能够更加从容的尽量做到与每个学生交流;通过打通学生上课的课程,降低上课数量,让学生能够自由选课。对学生而言,每个学期十多门课程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准备能力,且在其中还有很多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他们只能疲于应付,最终每门课都很难真的“参与”。
另一方面,从社会层面,通过宣传让社会正确认识“参与式”教学。既要看到“参与式”教学的好处,也应该看到“参与式”教学的不足,从而在社会舆论中正确对待“参与式”教学,不急于求成,允许差异,允许试错,以给“参与式”教学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在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2] Jacobsen,M..Teaching in a participatory digital world. Education Canada,2010,Summer( 3) : 13-18
[3] 时念云,徐九韵,刘素芹.“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
[4] 姚建光.参与式教学:理论建构与实证样本[J].中国教育学刊,2011(1).
[5] 林妮.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参与式教学探讨[J].学术论坛,2013(12).
[6] 黄冬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参与式教学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7] 朱宗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8] 鄢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3).
[9] 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0(6).
[10] 旷永青.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多媒体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1] 吴筱萌.在线环境中的参与式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9(5).
[12] 王佑镁.网络课程开发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策略[J].开放教育研究,2006(2).
[13] 董文琪.移动互联网对参与式教学的双重效应分析[J].江苏高教,2014(2)
[14] 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责任编辑:赵广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