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著名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出版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极受欢迎,并为作者赢得了野间文艺新人奖和谷崎润一郎奖。该作品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也引起很大的反响。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比较分析在中国大陆流行的林少华和赖明珠的两个译本的部分内容,从而探讨关联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关联理论;译本比较
1.引言
村上春树于1987年出版的《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在日本本土极受欢迎,据2011年统计该书已经在日本销售了1500多万册。该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后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普遍关注的译本主要有林少华和赖明珠两人的版本,并对这两个版本的优劣进行了一些讨论。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二人的译本的部分内容进行对比分析。
2.理论框架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丹·斯珀伯(Dan Sperber)和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在1986年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他们的学生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在1991年出版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在该书中格特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
格特认为话语的语境(context)是“用以解释该话语的一系列前提”,“语境是个心理结构,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assumption)的一个分集”(Gutt1991:25)。“因此,在关联论中,语境并不是指话语交际双方外部环境的某一个部分,如某话语(discourse)前后的语段(text)、环境情况、文化因素等等,而是指交际双方‘关于世界的假设的一部分,即‘认知环境”(林克难1994:7)。所以交际成功的关键问题在于听者怎样从自身的认知环境中的全部假设里选择出切合实际的言者想要传达的假设。而翻译是一种更为特殊的交际,原文言者与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本就有所不同,同时译者为了取得关联而进行的努力让情况更加复杂化。
关联翻译理认为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与语境效果(context effects)。在同等条件下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处理努力成反比。即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处理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然而听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的关联性(即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性。“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7)。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有两重任务,第一是要通过原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弄清作者企图通过这些文字传达给听者哪些语境信息。第二是译者必须了解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原文言者企图传达给听者的语境假设在译文听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要从中调出所需的语境假设是否十分费力,处理努力与语境效果是否相称”(林克难1994:7)。本文试图通过关联翻译理论的视点来对比分析林少华与赖明珠两个译本。
3.比较分析
原文:
前と同じスチュワーデスがやってきて、僕の隣りに腰を下ろし、もう大丈夫かと訊ねた。
「大丈夫です、ありがとう。ちょっと哀しくなっただけだから(Its all right now.Thank you.I only felt lonely, you know.)」と僕は言って微笑んだ。
「Well, I feel same way, same thing, once in a while.I know what you mean.(そういうこと私にもときどきありますよ。よくわかります)」彼女はそう言って首を振り、席から立ちあがってとても素敵な笑顔を僕に向けてくれた。「I hope youll have a nice trip.Auf Wiedersehen!(よい御旅行を。さようなら)」
「Auf Wiedersehen!」と僕も言った。
林少华:
那位空姐又走了过来,在我身边坐下,问我是否需要帮助。
“可以了,谢谢。只是有点伤感。”我微笑着说道。
“这在我也是常有的,很能理解您。”说罢,她低下头,欠身离座,转给我一张楚楚可人的笑脸。“祝您旅途愉快,再会!”
“再会!”
赖明珠:
刚刚那位空中小姐又走了过来,在我身旁坐了下来,开口问我要不要紧。
“不要紧!谢谢。我只是觉得有些感伤而已。(It's all right now.Thank you.I only felt lonely,you know.)”我笑着答道。
“Well,I fell same way,same things,once in a while.I know what you mean.(我也常常这样子哩!我能理解!)”说罢,她摇摇头,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我展开一副美丽的笑容。“I hope you'll have an ice trip.Auf Wiedersehen!(祝您旅途愉快。再见!)”
“Auf Wiedersehen!”我也跟着说道。
对比分析:
原文“前と同じスチュワーデスがやってきて、僕の隣りに腰を下ろし、もう大丈夫かと訊ねた。”在林少华(后文简称林)的译本中译为“那位空姐又走了过来,在我身边坐下,问我是否需要帮助。”而赖明珠(后文简称赖)的译本中译为“刚刚那位空中小姐又走了过来,在我身旁坐了下来,开口问我要不要紧。”。“スチュワーデス”一词在日语中的释义为“旅客機などで乗客へのサービスをする女性乗務員”(广辞苑 第六版 岩波书店),对应的汉语解释是“空中乘务员,泛指在民航客机上从事旅客服务的女性工作人员”。首先,林将“スチュワーデス”译为“空姐”而不选择“空中小姐”一词是考虑到其译文听者主要是中国大陆人,若译为“空中小姐”则显得有些生硬;反之赖的译文听者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在当地更多使用“空中小姐”一词。上述的选择除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外还可以理解为译者考虑到了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而采取的策略。
原文“「Well, I feel same way, same thing, once in a while.I know what you mean.(そういうこと私にもときどきありますよ。よくわかります)」彼女はそう言って首を振り、席から立ちあがってとても素敵な笑顔を僕に向けてくれた。「I hope youll have a nice trip.Auf Wiedersehen!(よい御旅行を。さようなら)」”在林的译本中译为“这在我也是常有的,很能理解您。”说罢,她低下头,欠身离座,转给我一张楚楚可人的笑脸。‘祝您旅途愉快,再会!‘再会!”,而赖则译为“‘Well,I fell same way,same things,once in a while.I know what you mean.(我也常常这样子哩!我能理解!)说罢,她摇摇头,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我展开一副美丽的笑容。‘I hope you'll have an ice trip.Auf Wiedersehen!(祝您旅途愉快。再見!)‘Auf Wiedersehen!我也跟着说道。”
第一,这两段译文最为明显的区别在于林的译文将原作中的英语与德语对白全部舍弃,只是将原作中的日语部分译出,而赖的译文则完全保留了原作中使用的英语和德语。原作中之所以会呈现出英语和德语对白是在于作者想要更好地向读者呈现出当时的场景,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临场感。日语中存在有大量的外来语词汇,这些词汇绝大多数是用日语的读音方法将原词汇的发音移植到日语当中,所以村上将英语与德语的对白直接引入原作中并无违和感。而在林的译本中删除原作当中的英语与德语对白是因为在汉语小说中加入英语与德语的对白会使大陆读者产生违和感。赖的译本保留了原作中使用的英语和德语对白同作者对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的把握有很大关系,台湾地区读者由于历史、地区和文化因素相比较大陆读者更容易接受在中文中加入外语的表达方式。即是说译者在推测原文作者意图,理解原文提供的语境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达到最佳关联。另外,原文中“そういうこと私にもときどきありますよ。”在林的译本中译为“这在我也是常有的”,在赖的译本中译为“我也常常这样子哩!”。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赖的译本中加入的语气词“哩”,看似赖是为了保留原文中语气词“よ”的语感实际上也同赖的译本主要面向台湾地区读者而这些读者在日常对话中更广泛的使用语气词(即人们平常所说的“港台腔”的特点之一)。
第二,原文中 “「Well, I feel same way, same thing, once in a while.I know what you mean.(そういうこと私にもときどきありますよ。よくわかります)」彼女はそう言って首を振り、席から立ちあがってとても素敵な笑顔を僕に向けてくれた。”中出现的 “彼女はそう言って首を振り”在林的译本中译为“说罢,她低下头,欠身离座,转给我一张楚楚可人的笑脸。”而赖则译为“说罢,她摇摇头,从座位上站起来,对着我展开一副美丽的笑容。”。“振る”一词在日语中的解释为“全体をゆり動かす。左右や前後に動かす。”(广辞苑 第六版 岩波书店)所以“首を振る”在日语中可以理解为摇头或点头,但在没有具体语境的情况下经常被理解为摇头。原文出现了“そういうこと私にもときどきありますよ。”从这一场景中推测应该是空姐对主人公的感受表示理解,此时伴随出现的非言语行为应该是点头。林的译本中译为“她低下头”并没有把原作中对主人公的感受表示理解这一意图表现出来,而赖的译本译为“她摇摇头”给译文读者的感受是空姐对主人公的感受表示同情或无奈,并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的感受。所以林和赖的译本中对这一部分的翻译可以说并没有达到最佳关联。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联翻译理论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译者的努力,使译文听者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原文言者所创造的语境效果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时的首要目标。为此,译者应在充分理解原文言者意图的基础之上把握好译文听者的认知环境从而达到最佳关联。同时,是否达到最佳关联也是评价一个译本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Ernst 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Basil Blackwell Ltd., 1991
[2]蒋严(译).关联:交际与认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林克难.关联翻译理论简介[J].中国翻译,1994(4):6—9
作者简介
崔浩(1985.11-),男,汉族,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5级日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