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教学读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读的目标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5-6年级)读的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活动,朗读既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法,也是传统的学法,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为本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地朗读,自觉地朗读,读出情,读出味,悟出法,使学生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形成独立的朗读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学生感情的升华,美的享受,这些目标都要靠读来实现,下面我谈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悟
让学生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悟法。例如,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时,让学生反复地读带“不”的词语,“捉不到,不行,不会,不信”,读准“不”的变调。阅读教学时指导学生分三步朗读“读正确—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首先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读正确,读通顺;然后创设情境,读出鸭子的热情“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我也去”读出小公鸡迫不及待的心情,“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就要读出小公鸡的担心;最后分男女生、小组、师生、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学习学生在读中感悟字、词、句、段在文中的意思,这样达到了悟义效果。
二、培养学生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平时要重视对学生朗读的引导,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朗读并带有丰富的肢体动作,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内容和场景的理解,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描述,把文章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独特的理解。要展现更好的课文内容情景,就要在读上下工夫,这就要学生“进入角色”。
古诗教学更离不开朗读,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感情熏陶。老师引导他们通过反复地吟诵感受诗词的外在形式美,体察诗词的意境,体验诗词作者的情感,用心体会诗词的内在情意美,在读的过程中慢慢内化,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读的过程中,加之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学生每一次诵读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出诗人赋予诗的思想感情,读出诗的意境,学生渐入佳境,提高朗读能力。教师将朗读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朗读训练,同学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进步,大多数学生能熟读成诵,当堂背诵古诗,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和步骤
朗读是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授之以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应用以下方法进行:删减词语比较朗读。在不影响句子通顺的情况下,对一些重点语句删减一些准确、传神、关键的词语,让学生去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体会课文的内涵;如学习
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让学生读一读有什么不同,“偷偷地”写出了小公鸡不想让小鸭子发现自己暗暗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下了水,一只淘气、调皮的小公鸡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小公鸡就如同孩子们一样淘气、可爱,犯了错,要吸取教训,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调整重读词语比较朗读,可采用调换近义词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较。
例如“这是我的书包。”学生试读,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把重音落在“我”上,有的把重音落在“书包”上,不同的重读,强调的重点也不同。那么在《鸟的天堂》里“这是一棵大树。”我引导学生读上下文有关句子,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朗读到位了,对榕树的“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还应该适当给予鼓励和评价,以读促思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或者展开相互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甚至是争辩,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使每个学生都在朗读和评价中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但只有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才能把他们的个性展现得更精彩。在课堂上,指导、引导、点拨、启发、鼓励、参与才是教师的任务。
总之,“以读代讲”不是只读不讲,而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读”要目标明确,讲求时效;“讲”要恰到好处,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声朗朗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因为好文章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读出来的。韩军曾指出阅读教学,要把读书放在第一位。读书既然是一种人生状态,那么,就应随时随地读书,让朗读成为每个班级生活的常态,朗读成为语文课的常态。
参考文献:
[1]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學策略》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