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娟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美术课程也逐渐走进农村学校的课堂。在基础教育中,全面素质教育被国家教委不断强调加强,美育教学也不断地被重视了起来,从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如何让农村美术学科走进农村课堂并且被老师及家长重视起来,是推进素质教育在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美术学科教学;农村学校;相关措施
随着课程改革被不断地推进,在农村中发展的美术教育,更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与本身的农村文化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实际性,有自己的特点特色,是农村的教学方法所追求的。打破常规的那种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培训教师,加强师资力量,提高美术老师的专业水平
美术学科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想要发挥美术学科的这种作用,关键问题就在于美术教师。从当前的农村小学来看,美术教师的人数不够,并且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师的素质较低,这些问题使得美术学科很难在农村学校立足。大多数农村小学的美术老师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都不是美术专业毕业并且顶岗任课,形成了美术教学滥竽充数的现象。
提高美术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购置相关教学设施,更好地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快培训相关师资力量是当务之急。以人教版为例,在《色彩的冷与暖》这一课中,一位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冷色和暖色,首先提问学生色彩带给学生的联想,比如红橙黄或者蓝绿紫,然后总结出来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接着让同学们欣赏名家作品,让同学们了解名家作品如何用色彩向人们传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感受,同时向同学们充分解析了这些名家作品,接着让每个人用冷色或暖色画画,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这位老师在充分地为学生介绍了何为冷暖色之后,又为学生赏析了名家作品,让学生自主作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教授了学生专业性的美术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意识情操,同时又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画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对美术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美术教育的阵地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但是不能被我们忽略的是,学生的心理对于学习环境也同样敏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恶劣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心情低落,情緒沉闷,不仅对学习无法提起兴趣,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人教版为例,在《寻找美的踪迹》的美术教学中,一位美术老师首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进行PPT展示,为同学们展示了花、瀑布、森林、沙漠等许多美丽的照片,让同学们说出对这些照片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学校的花园中寻找美的踪迹,十五分钟后回到教室说明自己看到哪些美的地方并且给自己的感受。然后做出总结:生活处处都有美,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位老师不仅利用室内环境给同学欣赏美的照片,并且还给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室外环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何为美,室外优美放松的环境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了学生的艺术情操,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对美的见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美术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的领域
美术学科,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类学科,但是它并不是被孤立的学科,它和很多其他的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在小学的各种教材中,为了加强小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在文字的旁边都会附上很多图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光靠语言文字解释有些问题学生并不会真正地理解搞懂,附上漫画或者图画,学生有时会一目了然,并且图画也会让教材变得有趣一些,不会那么枯燥乏味。在美术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协作和加强美术和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展审美教育的一条很好的渠道。同时,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比如历史故事会、德育活动、绘画比赛等等,可以画出各种历史人物画像,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等等,让学生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作用,拓展美术教育的领域。
美术学科的教育拓展会给农村学校的教育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但是,这仍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并且要不断地付诸实践。除了加强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学习美德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美术与各学科的联系,学校还可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境界。我们如何以审美教学为先导,结合思想道德,提高学生的智力,强健学生的身体,让学生热爱劳动,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并且让美术教育的作用在农村学校充分发挥,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韩宏飙.启东版画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上的开发与利用初探[J].少儿美术,2011(3):6-7.
[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