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胜昔
摘 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抓住课堂教学,立足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加强学科渗透,促进学科整合;丰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具有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主阵地;活动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这一大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得到飞速的发展。而这种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在改变着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信息素养也作为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受到社会的重视。
而什么是信息素养呢?是指具有一种技术和技能。这种技术和技能是使用信息和信息工具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信息素养分为四个部分:意识、知识、能力、道德。意识是指在信息活动中的认识、理念和需求,也可以说是思想、思维,可以从众多的信息中分析研究,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就是指所有和信息有关的知识、方法以及理论,这是信息素养的基础;能力就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加工以及创新的技能;道德也可以说是规则,即大家在对信息的取、用、传过程中要遵守的规范。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创造、表达、协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信息工具的运用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从这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改变教师的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理念
教师的理念要改变,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对于现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没有考试,属于综合实践课,对于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评估,造成学校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而教师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训也就无从谈起。
而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的理念和素养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如果教师的理念落后素养差,就会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在课堂上下大工夫
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这就要求教师要备好课,在课堂教学中将各方面的信息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对学生展开引导和渗透。
1.充分利用课堂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进而树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知道学好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必备技能。学生认识提高了,就会有目的地去努力学习。
2.重视知识的传授方法
学生知识的获取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要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获取知识,让学生把获取的知识积累起来,学生的信息知识自然就提高了。所以,教师上课不要只把精力放在操作技能的传授上。
3.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传播、加工处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信息的应用最终要靠信息技术处理。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信息技能。当然,对于老师来说同样要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是单纯地演示,要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将信息能力和意识、知识结合起来。
4.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如今社会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但大多学生对于信息缺少分辨能力。特别是网游及不健康信息对学生的侵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学生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进而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减少网络消极作用。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学校要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方面通过整合使其他课程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来授课,使课程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效率也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也可充实信息技术课程的不足,使信息技术的學习更加全面。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各个学科之中。
参考文献:
[1]董方田.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3).
[2]高竞男.论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