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年复一年,孩子长大了,父母却老了。据统计,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截至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3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比这些数字更可怕的是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死并不那么可怕,比死更可怕的是孤独终老或被虐待。2017年“认识虐待老年人问题世界日”的主题,强调了防止对老年人实施经济虐待行为以及保障老年人享受所有人权的重要性。由于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虐待老人事件数量也可能会随之增加。目前,虐待老人这个话题虽然已经日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但它仍然是国家调查中最少被调查的暴力类型之一,也是国家层面行动方案中最不被重视的问题之一。作家曲兰说:“无论你年轻时容貌有多么俊秀,身材有多么好看,身体有多么健康,当你老了之后,你必然要经历一段痛苦无望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每个人都要接受别人的照顾才能活下去。”
谁来照顾?如何安享晚年?也许已不仅仅是经济条件的问题了。事实上,很多子女因一己私利,阻止单身父亲或母亲再婚;一些儿女把年迈的父母推给保姆了事;一些儿女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或养老院,几个月去看一次……或许我们永远都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方式来解决各自的问题,但是血肉相连的疼惜和爱却是我们应该为父母做的。
周洪昌,75岁,家住北京朝阳区,退休前是京城某国企的工会干部。几年前老伴因肝癌去世,独生儿子周烁在美国定居,周洪昌独住124平方米的三居室。作为空巢老人,周洪昌的生活写满孤寂。
2015年5月,周烁与一位美国女孩在旧金山组建家庭。因放心不下父亲,婚后不久,周烁将父亲接到旧金山养老。周烁与洋妻子在当地一所大学任教,过着中产阶层的优裕生活。然而,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周洪昌,根本不适应异国环境:他不懂英语,无法与人交流,几乎与聋哑人无异,去超市买包盐都迷路。周洪昌天天嚷着要回国。11月中旬,周烁无奈将父亲送回北京。周烁不放心他一个人生活,提出让父亲住敬老院。周洪昌听小区的一些老人说过,住敬老院虽有人照顾,但行动受限制,周洪昌告诉儿子:“我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住敬老院。”
为打发晚年孤寂,2016年3月,周洪昌在电话里与儿子商量:“我年纪大了,感到越来越孤独,想找个老伴成个家。”老年再婚容易引起纠纷,要是父亲再成家,名下的房产、存款很可能会被对方或其儿女占有,那是周烁无法接受的。沉默良久,他回答父亲:“爸,很多老太太找老伴,是看中对方的经济条件,很难有真感情。我不想因为您再婚,将来给我惹麻烦。”是呀,自己都七十多岁了,经济条件优越,谁知对方是不是打自己财产的主意?这样一想,他告诉儿子:“爸听你的,晚年就一个人过。”
周烁每月寄给周洪昌500美元,周洪昌每月还有三千多元退休金,小区的老头老太太们一说起周洪昌就咂嘴,羡慕他有个孝顺儿子。然而外人只看到周洪昌的表面风光,他心里和精神的寂寞却无人洞悉。
2016年3月11日,周洪昌无意中从电视里了解到,广州天河区一位80岁的空巢老太,独生女儿在澳大利亚定居。老太太猝死在家里一个星期,无人知晓……同为空巢老人,周洪昌害怕这种不幸降临到自己头上!早在两年前,小区里一些空巢老人就为自己征“同性陪睡”:征一位同性别老人,每晚来家里睡觉、聊天,既解孤独又防不测。周洪昌将打算在电话里告知儿子,周烁表示赞成。
4月3日,周洪昌拟了一份《征“同性陪睡”启事》:本人诚征一名“同性陪睡”,要求对方为男性,年龄60至72岁,身体健康,每晚来我家睡觉、聊天;没有其他工作安排,月薪1500元。4月16日,一位名叫杨宝泉的空巢老人与周洪昌取得联系……
时年67岁的杨宝泉也是北京人,退休前是中学体育老师,丧偶多年。4年前,杨宝泉也准备再婚,独生女儿杨婕坚决反对。杨婕离异,带着女儿与父亲一起生活。2014年,杨婕带着女儿与北漂离异男子袁贵涛重组家庭。女儿搬走后,杨宝泉也成了孤独的空巢老人。因此,一看到周洪昌的《征“同性陪睡”启事》,杨宝泉第一时间与他取得了联系。
2016年5月3日,周洪昌与杨宝泉见面了。见他身体硬朗,且干净利落,有涵养,周洪昌非常满意。两人当场签订了合同。从此,两位老人牵着宠物犬,结伴在小区里遛弯、聊天;临睡前,杨宝泉还教周洪昌做床上保健操。有时周洪昌收拾房间忙不过来,杨宝泉还帮他擦抽油烟机、给花浇水。
杨宝泉的家也位于朝阳区,距周洪昌的住处只有5站地。有时杨宝泉白天出去听健康讲座,回家吃饭晚了,女婿袁貴涛就开车将岳父送往周洪昌家。45岁的袁贵涛是山西人,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卖文玩。
有了杨宝泉这个“同性陪睡”,周洪昌不再害怕孤独的漫漫长夜,他心情好了,性格明显开朗了。2017年8月,杨宝泉从周洪昌那里领到1500元工资,特意给女儿买了一床蚕丝被送过去。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时,他骄傲地告诉女儿女婿:“周大哥人真好,从不将我当外人。昨天下午,我陪他去银行取钱,他告诉我卡里有18万元。他眼花,记性不好,让我将密码抄在了银行卡背面。”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袁贵涛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袁贵涛与杨婕都是二婚,杨婕与前夫有个女儿,他与前妻有个儿子,两人各自带着孩子生活在一起。2014年9月,袁贵涛的儿子赴澳大利亚上高中,每年费用近30万元人民币,杨婕心里极度不平衡。一年后,她的女儿初中毕业,杨婕提出让女儿去加拿大留学。为不激化夫妻矛盾,袁贵涛同意了。然而,两个孩子同时留学,带给袁贵涛巨大的经济压力。2016年12月,杨宝泉向周洪昌倾诉苦闷,周洪昌好言安慰一番后,将他每月的工资涨到1800元。
杨宝泉将周洪昌每月支付的1800元工资,全部补贴给女儿女婿。10月16日,袁贵涛接到儿子的一个越洋电话,原来儿子花2400澳元买了一辆二手车,一天前他开车出去兜风,将一个同学的左腿撞成骨折。要支付对方2.8万澳元医药费(折合人民币14万元)。
走投无路之际,他突然想起岳父说过,周洪昌的银行卡里有18万元钱。杨宝泉有周洪昌家的房门钥匙,第二天,袁贵涛来到岳父家,偷偷配了一把周洪昌家的钥匙。他还探听到周洪昌的作息时间。按照事前的谋划,他将网购的5克氰化钾,掺入周洪昌的降糖胶囊里,并在枕头底下找到了银行卡……
2017年10月26日早晨,杨宝泉发现周洪昌竟没有了呼吸,他顿时惊慌失措,双腿一软瘫在地上……
10月28日,周烁满脸悲戚回到北京。杨宝泉和袁贵涛劝他节哀,感念两人对父亲的照顾,周烁拿出1万元酬谢他们。杨宝泉坚决不接受,袁贵涛却收下了。傍晚,周烁整理父亲的遗物时,意外发现父亲银行卡里的18万元,在去世前两天被人转走了。周烁越想越蹊跷,当即向朝阳公安分局报警。
尸检结果表明,周洪昌是中毒身亡。与死者生前走得最近的杨宝泉和袁贵涛,由此进入警方视线。袁贵涛经不住警方强大的心理攻势,供述了自己谋害周洪昌的犯罪事实。等待袁贵涛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专家观点:
这起互助养老引发的血案让人扼腕,老年人的危险如何来规避?老年人的安全谁来守护?互助养老作为农村和社区养老的补充,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这种养老模式体现了传统居家养老习俗。然而,这种互助养老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个中的关系和守则谁来制定和监控?此外,“养老”并非是老年人自身的责任,更多还是应该属于公共服务和代际供养的范畴。对此,政府、子女等必须体现出足够的担当,不能动辄要求老年人“过度付出”。退一步说,即便要推广互助养老,也应设法减轻老人的负担,落实政府与子女的义务。
互助养老,只是给独居、留守老人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选项,甚至是一个粗糙的、简陋的选项。期待它能够最终变得完善,从而扩展老年人生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养老新模式,绝对不是各方逃避自身养老责任的理由,它们只是为我们兑现责任提供了多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
2017年底,湖南一条保姆虐待老人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湖南常德93岁的朱银弟老人在去世前遭到保姆虐打,甚至持刀威胁、强行让其闻粪桶等。
老人患有老年痴呆,5个子女又各自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无法全天照顾,在老人患病后,几名子女专门请了保姆在家照顾老人。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请来的保姆,却在短短几天后成了他们对母亲最大的歉疚。
“我们太不孝了。”朱某的大女儿殷文娟不断自责。她泪流满面地说,因为担心年轻保姆没有耐心侍奉母亲,他们在找保姆时,还特意挑选年纪大且身体好的女保姆。通过当地一家有20年资历的中介机构介绍后,他们觉得59岁的罗某非常合适,“她来之前也说得非常好,说一定会把老人当自己的母亲照顾,要我们放心。”
“我们对保姆的要求就是照顾老母亲。”殷文娟说,保姆罗某在家,不需要买菜、做饭,“只需要她看好老太太。”殷文娟说,哥哥在家主要是每天做早餐,包括保姆三个人吃,吃完后再出门办事,大概下午三点多回来做晚饭。她认为,家里有实时监控,还有哥哥同住,可以放心。平时,她偶尔也会用手机查看监控,了解老人的情况,但没发现异常。
9月9日,罗某开始住家照顾老人。老人的子女虽然偶尔也通过手机看看监控,但并未发现异常。直到9月17日中午,老人的孙女无意中打开手机,看到保姆正用毛巾抽打老人的脸,他们这才警觉起来。调取监控记录详细查看后,他们几乎崩溃了。
在一段视频中,老人坐在轮椅上,罗某反复用手掌击打老人的嘴和脸部,老人起初还举手反抗,后来被打哭了。在另一段视频中,罗某为逼迫老人吃药持刀恐吓老人,老人吓得瑟瑟发抖。
“从住家后的第二天起,罗某就几乎天天打骂母亲。”殷文娟说,母亲于9月15日摔了一跤,他们当时还以为是病情所致,后来联系到监控记录,怀疑老人的摔伤与罗某的虐待有脱不开的干系。他们很快报了警,罗某于9月17日被当地公安机关带走。
老人的子女出示的一份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老人的双上肢、右下肢多处软组织挫伤诊断成立,损伤已构成轻伤一级。令人遗憾的是,老人因骨髓炎引发心肺功能衰竭已经于10月24日去世,而这也更加剧了子女的内疚。
无独有偶,家住北京西城区的李奶奶年事已高,有时清醒有时糊涂,患有风湿病瘫痪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为此,李奶奶的儿子安先生从家政公司雇佣了梁某来照看老母亲的日常起居。
刚来家里时,梁某表现得很好,但是没过多久就出了问题。由于梁某抽烟,并且过年期间不能留在北京照顾老人,李奶奶的家人就想换个保姆。梁某得知后说:“不让干我就走。”
有一天,安先生回家,看见母亲的双手手腕处都贴上了膏药,膏药外面还附了一层宽胶带。安先生问梁某是怎么回事,梁某说因为老人痒痒总抓,她怕老人抓破了皮,所以给贴上了膏药。可是,梁某的解释并未打消安先生的疑虑,他再仔细看,发现老人的嘴角还有些红肿,便猜测是保姆打了老人。
当天下午,安先生就去买了一支录音笔放在家中。录了两天,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直到第三天,他在录音中听到母亲恳求梁某不要打她的声音。听到这儿,气愤的安先生立即找到梁某质问。梁某一口咬定只打了一下老人的手。安先生当即跟梁某结了账,让她离开了。
在梁某被辞退后的第二天,新保姆张女士就来到了李奶奶家。李奶奶向张女士哭诉,说梁某用胶带粘住她的嘴,用绳子绑住她的手,还掰她的手臂。张女士听罢,赶紧将此事告诉了安先生。家人带着李奶奶到医院检查一探究竟,经过诊断,李奶奶双前臂尺桡骨骨折,左前臂有明显的线状瘀痕。
安先生回想起梁某给老人手腕上贴膏药,哪是什么怕老人抓伤,分明是因为那个部位有伤痕,怕家人看到。证实了老人的伤情后,家人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李奶奶的陳述以及视频录像、法医鉴定、录音记录、证人证言等,证实了梁某有虐待李奶奶的行为。西城检察院认为,梁某已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
专家观点:
老人受虐待的问题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愈趋严重。据联合国统计显示,全球约有4%到6%的老人受到某种形式的虐待。在中国,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我国家庭内老年人受虐待发生率为13.3%,农村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老人受虐待会危及性命,对于每个受虐待的老人,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是一个极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什么是老年虐待呢?法律上如何担责呢?
身体虐待
对老人施以暴力,打、推、摇、掴、烧,刺伤和体罚,引致老人身体受创伤、疼痛或受损害。其他可能出现的老人虐待状况包括:向老人强行使用药物,强行灌食,引致老人身体瘀痕、鞭伤、烫伤、骨折,受到性侵犯等。虽然一些老人会承认自己曾经挨打或受到虐待,但大部分情况下,虐老者又可能是老人唯一的家人或照顾者。因为恐惧,老人可能不愿意完全说出事实或透露细节。
精神虐待
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如言语暴力、威胁、恐吓或骚扰)而强加于老人身上的情绪或心理伤害,当中包括刻意令老人与外界隔离,以作为惩罚或控制老人的手段。受情绪或精神虐待的老人可能会感到抑郁,而后引起认知障碍。或者因为需要照顾者的长期照顾而感到悲伤,情绪波动,且性格孤僻。精神虐待是在中国发生率最高的一种老年虐待形式,主要表现为长期不来探望、不和老人说话等等。
经济虐待
夺取财产,敲诈老人的金钱等都被列入財产侵占或经济虐待这个范畴之内。据美国国家老人受虐待问题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老人自我举报的虐待事件只占所有老人受虐待事件的1/3。而30%以上虐待事件中的老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财产、个人物业及其他资产侵占的问题。
老人自我忽略或被照顾者忽略
忽略的症状包括:缺水、营养不良、缺乏适当照顾,褥疮欠料理,家居卫生状况恶劣等。这些状况都显示,照顾者没有提供有质量的、按时按点的医护和情感关怀。自我忽略是老人没有能力充分地照顾自己,而且没有其他照顾者可以帮助他们。这些老人常常非常虚弱,但却仍然独居且没有任何社会支持。
你有没有在不经意间虐待老人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虐待是最普遍的形式,包括伤害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或幸福的行为。对老年人进行忽视包括未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如食物、住房和医疗等。
那么法律是如何界定的呢?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指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行为。该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设的罪名之一,此前刑法中虐待罪的主体仅限于家庭成员之间,这就使得大量非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被监护、看护人遭受虐待的现象不能定罪处罚。对此,《刑法修正案(九)》新设了这项罪名。对保姆虐待老人、达到轻伤害标准以上的伤害程度的,可向公安局报案,要求保姆承担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在追究其伤害犯罪刑事责任的同时,可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以中介机构和保姆为共同被告,要求中介机构与保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同时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义务法律援助。
在选择保姆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家政公司,选择具有相关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家人要和保姆积极沟通,常回家看看,多关注老人身心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第一时间报警,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目前在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料。他们一旦到了高龄,丧失自理能力,生活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有些老人意外死亡后很长时间,才被人们发现。曾有这样的一则新闻,安徽黄山一位年近八旬的空巢老人称自己往村里水井“下毒了”。警察赶到现场,老人承认,自己谎称“投毒”,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心。
可能是平时太忙了,我们很少将时间花在老人身上,根本无法想象老人的内心到底有多么孤苦,也不会思考可能一个摔跤就会要了他们的命。而且,我们从来也没有思考变老这件事情,终究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现在正精力充沛,能熬得了夜加得了班,能吃得下饭搓得了麻将。
然而,你终将会失去所有的一切,只是因为变老。所以,请善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