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不同时期手术并发症分析

2018-04-28 03:58:24杨秀秀闫毅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普通外科一病区河南70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肠造口皮炎造口

杨秀秀,闫毅(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普通外科一病区,河南7000)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大肠癌患者中50%~60%需做永久性肠造口,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80%~90%。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以来,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保肛率达72%[1]。患者行Miles手术的比例由50%~60%降低到15%~20%[2]。永久性结肠造口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又将陪伴患者一生,如果护理不当,极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报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21%~71%,国内为 16.3%~53.8%[3],平均20.8%[4]。为探讨本院结肠造口患者手术不同时期担心问题及并发症种类,旨在手术各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本院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直肠癌拟行Miles术;愿意接受本调查;神志清楚,无沟通障碍;无并发症。排除标准:各种原因未行Miles术者;拒绝本调查者;失访、死亡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造口治疗师、造口患者、护理管理者意见综合设计而成,经预实验调查信效度良好,均在0.8以上。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造口时间、造口自护情况、排便规律性等。(2)担心问题问卷。手术是否成功、经济问题、原发病、大便规律性、术后复诊相关信息、骶尾部伤口愈合情况、小便问题、性生活问题等。

1.2.2 资料收集 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调查时间为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采用现场问卷调查进行资料收集,出院患者在造口复诊时进行调查,分别收集患者术前与术后1、3、6个月的相关资料,由研究者统一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研究意义及目的,征得其同意后进行调查。并发症种类确认在患者造口复诊时由造口治疗师专业诊断并登记。

1.3 统计学处理 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双份独立录入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本研究造口患者共58例,其中连续接受4次调查者共57例,1例在术后6个月时死亡,回访率为98.28%。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n=57)

续表1 患者一般资料情况(n=57)

2.2 造口患者不同时期担心的问题

2.2.1 造口患者术前最担心的问题 手术是否成功是造口患者术前最担心的问题,占49.1%。仅有15.8%的患者完全了解治疗方案和疾病。见表2、3。

表2 造口患者术前最担心的问题(n=57)

表3 造口患者术前对治疗方案及疾病的了解程度(n=57)

2.2.2 造口患者术后1个月最担心的问题 原发病是患者术后1个月最担心的问题,占29.8%。见表4。

表4 造口患者术后1个月最担心的问题(n=57)

2.2.3 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最担心的问题 原发病问题是患者术后3个月最担心,占29.8%。见表5。

表5 造口患者术后3个月最担心的问题(n=57)

2.2.4 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最担心的问题 大便规律问题是患者术后6个月最担心的问题,占40.4%。见表6。

表6 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最担心的问题(n=57)

2.3 术后不同时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及类型

2.3.1 术后1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57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并发症共23例,占40.4%。见表7。

表7 术后1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n=23)

2.3.2 术后3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 57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并发症共24例,占42.1%。见表8。

表8 术后3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n=24)

2.3.3 术后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 57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并发症16例,占28.1%,见表9。

表9 术后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n=16)

3 讨 论

3.1 患者手术不同时期担心问题及对策 造口患者不同时期担心的问题有所不同,术前患者主要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其次为经济问题。由于保护性医疗制度,多数家属坚持术前不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等术后慢慢将病情告知给患者。因此,本研究术前只有15.8%患者完全了解直肠癌疾病,38.6%患者完全不了解疾病,45.6%患者部分了解疾病,只知道需要做造口手术,并不知道癌症及永久性造口。因此,患者选择担心原发疾病的人数较少,多数担心手术效果及经济问题。术后1个月患者担心问题中原发疾病最多,占29.8%,其次为骶尾部伤口,占24.6%;术后患者对真实病情逐渐了解,加之放化疗等治疗对原发疾病担心较多,担心癌症转移,同时由于骶尾部伤口较大,疼痛较明显,患者术后5~7 d出院或转至其他科室继续接受治疗,部分患者骶尾部伤口出现流脓、渗血等症状。因此,需十分关注骶尾部伤口问题,此时也是造口并发症的高发期,22.8%的患者担心造口并发症问题。术后3个月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仍然为原发病,其次为大便规律问题,此时患者不能接受无节制的排便、排气,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担心大便何时才能有规律,其次仍为造口并发症问题。术后6个月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大便规律问题,其次是原发病与造口并发症问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时期担心的问题,重点给予患者进行护理,术前主要讲解手术方式及效果等手术相关知识。术后1个月主要宣教原发病知识,告知其早期生存率在所有癌症中很高,从而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多举办造口联谊会或抗癌俱乐部活动,给患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邀请恢复好的患者以现身说法鼓励其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注重造口并发症及疼痛管理知识的宣教;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除了宣教原发病、促进规律排便方法及预防造口并发症知识外,还应加强饮食指导、结肠灌洗方法指导。

3.2 不同时期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类型分析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术后1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0.4%,其中造口周围皮炎占60.9%。患者术后3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2.1%,仍以造口周围皮炎为主,患者术后6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8.1%,较之前有所下降,类型以造口旁疝为主。由此可见,术后1、3个月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很高。有研究表明,随造口时间的延长,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造口狭窄在1年后趋于稳定,但造口黏膜分离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此时应该重点预防造口周围皮炎发生[5]。

术后1~3个月以造口周围皮炎为主,造口周围皮炎主要分为粪水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粪水性皮炎主要由于皮肤的防御机制被破坏,有害物质穿透皮肤,破坏皮肤屏障而形成刺激性炎症,粪便及其pH值的变化可刺激该过程发生[6]。过敏性皮炎主要原因为接触过敏原,诱发变态反应,过敏源主要包括造口袋部件如底盘、腰带等。因此,医护人员首先教会患者判别皮炎的类型,若为粪水性皮炎应指导患者要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干燥,每次更换造口袋时用温水将造口周围皮肤清洗干净,忌用乙醇等刺激性用品,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裁剪大小合适,嘱患者万一底盘裁剪过大,应将底盘下部紧贴造口,防止粪便及肠液刺激皮肤,同时用造口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加以保护皮肤;若为过敏性皮炎,应指导患者更换造口袋,使用造口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保护皮肤。

有研究表明,术后6个月并发症以造口旁疝为主,肠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为10%~56%[7],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造口旁疝是由于一部分肠管经由筋膜缺口穿孔至皮下组织,患者会有局部坠胀不适感,造口基部或周围膨隆,左右腹部不对称[8]。原因是当造口位于腹直肌外侧,筋膜开口过大,造口位于腹中线上,伤口感染、体重增加时引起肌张力下降;造口结肠与侧腹膜之间存在间隙,小肠疝入并发内疝[9]。造口旁疝影响患者的穿衣、美观,使患者形象受损,增加患者精神负担,影响造口袋的黏贴而容易导致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10],存在发生绞窄风险等。因此,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避免任何引起腹压增加的动作,如提重物、咳嗽等。指导患者感冒时及时治疗尽量减少咳嗽,卧位变换时手扶腹部减少腹部用力等,同时指导患者使用微凸底盘的造口袋,必要时使用腹带加压,2 h放松腹带1次以便排便。如采取各种措施疝仍继续加重,则考虑手术治疗。鲜雪梅等[11]指出,医护人员可以借鉴国外的延续性照护模式,如出院计划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个案管理模式等为肠造口患者提供延续性照护。

[1]邱辉忠.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990⁃993.

[2]汪建平.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5⁃519.

[3]杨秀秀.结肠造口并发症危险因素及患者知识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C):1364⁃1366.

[4]王洁.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6):556⁃557.

[5]屠世良,叶再元,邹寿椿,等.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3,6(3):157⁃160.

[6]陈锦.肠造口周围皮炎的病因及护理对策[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4):275⁃276.

[7]CHEUNG M,CHIU W.Surgicla treatment of paraomal henia complicat⁃ing sigmoid colostomies[J].Dis Colon Rectum,2001,44(2):266⁃271.

[8]郑美春,王玲燕,张惠芹.出院后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及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09,30(8):1033⁃1035.

[9]CANDA AE,TERZI C,GORKEN IB,et al.Effects of 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on anal sphincter fun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J].Int J Colorectal Dis,2010,25(2):197⁃204.

[10]BURCH J.The management and care of people with stoma complication[J].British J Nurs,2004,13(6):307⁃318.

[11]鲜雪梅,石文莉,项伟岚.肠造口并发症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5,14(8):703⁃706.

猜你喜欢
肠造口皮炎造口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0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
不同支撑方式对袢式回肠造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