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通讯员 王建兰 王 振
2017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简称林业所)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联合开展11个平欧杂种榛新品种国家级林木品种的申报。林业所经济林首席专家王贵禧研究员牵头的‘辽榛1号’等4个品种首批通过审定,拥有了国家级的“法定通行证”。
平欧杂种榛的培育成功和示范推广,结束了我国没有榛子栽培品种的历史,开启了我国榛子产业的新时代,实现了我国榛子由传统“小零食”向现代产业的转变、由野生资源利用向园艺化栽培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老一辈榛子专家梁维坚教授等开始利用野生平榛和欧洲榛进行杂交育种。经过近20年的选育,获得了大果、丰产、适应性强的平欧杂种榛(俗称“大果榛子”)。2000年前后,开始对平欧杂种榛进行新品种鉴定。此后,又经过10年的时间,对其品种特性和区域适应性等进行研究。截至目前,基本摸清了有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习性和适生区范围,并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开展规模化推广种植。
“十一五”期间,王贵禧率领团队开始承担“高产优质榛子新品种选育”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在山东安丘市建立43个品种(品系)引种对比试验园,筛选出了适宜山东气候环境特点的平欧杂种榛品种。并在黑龙江的牡丹江和带岭开展了高抗寒型平欧杂种榛引种和筛选评价研究,筛选出2个适合东北高寒地区发展的大果、丰产平欧杂种榛品种,将平欧杂种榛的栽培北界向北推进5个纬度。
“十二五”,他们又承担了“重要榛属植物资源种质创新与培育”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系列研究,开展了生态类型、植物学性状、坚果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和平欧杂种榛第二代杂交育种,选育出了适合寒温带地区发展的加工型新品种,初步建立了榛属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开展了以川榛为母本的杂交研究,选育适合南方栽培的大果、丰产新种质。开展的平欧杂种榛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瓶外生根及早春和晚秋短日照休眠等问题,建立了平欧杂种榛组培快繁育苗技术体系。
目前,他们正在承担“榛子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华北山区平榛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榛坚果重要生物活性成分解析与抗氧化功能评价”、“川榛种质资源评价及育种群体的核心种质构建”等研究,开展川榛主要分布区资源调查与遗传多样性评价、第二代平欧杂种榛新品种选育,制定优良品种选优评价体系、在新疆天山北麓地区进行平欧杂种榛适生品种筛选,建立平欧杂种榛高效栽培示范园等工作。
“平欧”通王贵禧说,平欧杂种榛具有极好的丰产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耐干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于山岭地种植,休眠期可抗-40℃低温,同时适于机械化生产与采收,管理简单。栽植后2-3年开始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亩产干果可达600-700斤,有的甚至超千斤,亩产值1万元左右。是精准扶贫可行性高的优良品种。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适宜于淮河以北地区栽培。2015年后,我国平欧杂种榛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栽培面积已达75万亩,其中辽宁35万亩、吉林12万亩、黑龙江15万亩。山东省在2016-2017两年内发展了6万亩,仅诸城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就发展了1.2万亩,继东北主产区之后山东成为了第二主产区。
王贵禧如数家珍般地道出了发展平欧榛产业的8大优势。
政策优势。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精准扶贫战略、发展木本粮油政策等等,以及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为榛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新品种、新产业。平欧杂种榛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榛树栽培种,经过20年的新品种选育和10年的引种栽培试验,目前刚刚进入规模化、产业化推广种植阶段。发展榛子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
抗低温、耐瘠薄、适应性强。平欧榛在冬季可抗-40℃左右的低温,可在山陵地、沙地、林缘地等非农用地种植,是退耕还林等种植经济林的首选树种。
栽培成本低,效益高,易管理。榛子栽培管理相对简单、粗放,生产用工量是其他果树的1/3—1/4,省工省力栽培是榛子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一次栽植、多年受益,连续结果期可达30年以上。
耐贮藏。常温条件下可贮藏一年;低温条件下可存放3-5年。榛子这一耐贮藏特性使其更加有利于商业流通、市场销售。
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好。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也是高端木本油料,为高端膳食油,榛仁含油率60%左右,其中90%为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对防治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进入人体后可生成称之为脑黄金的DHA,可以提高记忆力、判断力,改善视神经,健脑益智;同时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E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癌症的抑制剂;富含β-植物固醇,对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治前列腺肥大、抑制肿瘤、抑制乳腺增生和调节免疫等有良好的效果,能够防止肿瘤生长、启动细胞凋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在榛子中样样俱全,尤其富含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可增加精氨酸酶活性,排除血中氨,防止癌变,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其钙、磷、铁含量高,每百克榛子果仁含钙316毫克,为杏仁的3倍、核桃的4倍;含铁8.6毫克,是其他坚果的1-3倍。含磷556毫克。果壳、果苞和叶片等为重要的工业原料。
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多种食品。我国榛子最主要的消费方式是原味或加工成各种风味的带壳榛子、脱壳榛仁烤制食品用。目前,鲜食平欧杂种榛已成为市场新宠。加工产有9大类:榛仁巧克力糖果类、榛仁面点类、榛子酱类、榛子冰淇淋类、榛子油类、榛子粉类、榛子奶制品类、榛子饮品类、榛子休闲食品类等,其产品种类有几百种,可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风味加工品的需求。
我国榛子产业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平台。2011年,挂靠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成立了中国经济林协会榛子分会,每年在各地召开技术培训会、现场会、研讨会等,成为促进榛子产业发展的推广平台;2017年,依托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和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组建“国家林业局榛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汇聚了国内从事榛子科研工作的7家科研单位、3家榛子龙头企业,共同打造榛子科研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带动平台。
谈到产业发展,王贵禧建议,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做好决策。选地区,了解气候特点;选地块,了解土壤特点和水源情况;选品种,了解品种特点,目前平欧杂种榛有十几个主栽品种,不同品种特性不同,适宜种植的区域也不同;选苗木,确保苗木品种纯正,保证苗木质量;选技术,确保技术指导可靠,谨防半吊子专家和假专家技术;选合作,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级别高、有影响力的科研单位合作。
其次,科学规划。除了对各功能区进行规划设计外,构建大型榛子园还要对其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如园区道路、排灌、防风林等。
再次,制定技术方案。包括行向、株行距、树形、榛子园建立和栽培管理技术等,都要根据所在地区、地形等,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定。
另外,选择最佳搭配品种。平欧杂种榛自花授粉不结实,有些品种间还存在授粉不亲和或者单向不亲和现象,因此要配置不同品种作为授粉树。即使是授粉亲和品种,也要考虑花粉数量多少以及开花物候期是否一致等问题,不可随意栽植。
最后,其他注意问题。冻害、抽条、日灼、前茬作物、斜栽育苗、育苗圃与结果园分离、套种等等,都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关于其产业发展未来,王贵禧充满期待,这是一个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其经营模式将由个体转向合作社或专业公司;经营规模由零散小规模种植转向规模化大基地栽培;投资方式由林业内部投资转向外部企业和社会投资;主产区由东北地区向山东等新兴产区扩展,由此进入我国榛子产业发展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