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美苏争霸局面的终结,和平和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题,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但近期反全球化的思潮涌现,保护主义抬头,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曾经积极推进全球化的国家开始出现反全球化现象,本文主要就全球的反全球化现象,以及反全球化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全球化;反全球化;保护主义
一、引言
要分析反全球化现象,就要追溯到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化过程。全球化是指社会交往的跨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张、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它是指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扩大了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戴维·赫尔德,2012)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是逆全球化思潮的出现,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参与国都从中获益,即使对于一个国家,也并非全体人民都能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因此,部分群体开始产生反全球化的思潮。但值得思考的是:曾经极力推崇全球化的美国和英国开始出现反全球化现象。
二、文献综述
随着反全球化思潮的进一步蔓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反全球化的进程的研究(周鹤,2104),历史上,全球化的进程存在反复,并非完全不可逆。反全球化的参与者主要由认为全球化造成工人失业的工会组织、认为全球化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剧的环保人士和认为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的第三世界同情者组成(邓显超,2003)。逆全球化产生有历史以及经济层面的原因,(郑春荣,2017),自由贸易、资本流动和外来移民作为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遭到了反全球化者的反对,全球化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周琪,2107)。为了应对这些不利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国家得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沈明辉等,2017)。
三、反全球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1)英国脱欧
英国于1973 年加入欧盟,英国与欧洲间始终保持 “若即若离” 的关系。英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加入欧元的货币体系,而是保持着自己的货币的独立性,加之欧债危机以及难民问题的出现,使得英国难以应对。脱欧有着其历史的必然性,也存在偶然性。其一,英国长期存在着疑欧情绪,虽然加入了欧盟,但拒绝使用欧元,拒绝实行统一签证、拒绝签署“财政契约”。其次,欧债危机以及难民危机的爆发,加重了英国的疑欧情绪。中东等国加入欧盟以后,大量的人口涌入欧洲大陆进入英国,加剧了英国劳动人口的工作岗位的竞争,这种现象在普通民众之间体现更为明显,因此他们成为了脱欧的主力军。
(2)美国的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最明显的反全球化浪潮的体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在大选过程中,特朗普将移民,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作为其主要攻击目标,得到了国内反全球化群体的普遍支持。主要是美国的中下白人,他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工作岗位的减少,中下白人主要是从事制造业,全球化加了产业之间的竞争,弱质的产业可能在全球化发过程中被击垮。全球化过程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落后的生产方式将被淘汰,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有限工作崗位。第二,全球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性也加强,截止2015年12月,有6100万移民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居住于美国。移民的不断涌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五、反全球化的影响
(1)对制造业在全球的布局产生影响,使美国的制造业回流。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从 2000年前的 30% 左右迅速下降到 2014 年的 17%(沈铭辉,2107)。近期美国要求其企业停止在外投资办厂,尽快将企业迁回国内,一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向企业施压,声称企业如果不搬回国内,就要向其征收高额的边境交易税。就实际情况而言,企业开始表现出回流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会更为明显,而且会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对此我国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避免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2)贸易保护进一步加强
美国表示要对贸易盈余国家征收惩罚性关税,我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德国也是美国的主要贸易逆差国,美国会加强对中国和德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加频繁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等。但如果美国执意进行这种恶性贸易竞争,必然会导致对手的贸易报复。这样会打乱原本的国际贸易秩序,而且会在国家之间蔓延,对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六、结论
在当今社会中,国家和民族是主要的行为主体,当全球化进程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国家利益必然会占据上风(周琪等,2107)。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反全球化现象势必会在一定时期持续下去,中国作为开放的大国,会持续推进全球化,但英美等国的反全球化措施会对全球化进程造成冲击,中国应做好应对,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继续推进全球化的重要措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要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
[2]陈伟光、郭晴.逆全球化机理分析与新型全球化及其治理重塑[J],南开学报,2017(5):58-70
[3]高强、高桥五郎、李洁琼.日本“地产地销”经营模式与农协的作用[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1):42-49
[4]周琪、付随鑫.美国的反全球化及其对国际秩存的影响[J],太平洋学报,2017,25(4):1-13
[5]邓显超、耿希联.反全球化运动的缘起、发展及其未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3(5):29-31
[6]周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2):23-24
[7]王辉耀.全球化VS逆全球化[M].北京: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107:20-35
[8]沈铭辉、刘均胜.反全球化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新视野,2017(4):116-120
作者简介
刘明珠(1993.07-今),女,汉族,河南洛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保险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