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和谐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生态失衡的表现

2018-04-27 11:42杨洋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杨洋

摘 要:目前,中国处于经济和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成分共存,也出现了各种社会阶级分化。我们知道,不同经济利益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理想和愿望。反映在文化领域,必然会呈现出各种文化模式,“百花齐放”,“百家竞争”,多重共存,竞争发展,相互冲突和一体化的复杂局面。其中,一些文化形式的发展势头强劲,处于强势地位;而一些文化模式是缺乏耐力和力量的,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关键词:文化失衡;精英文化;传统文化;主流文化

一、大众文化异军突起,缺乏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导向

我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而觉醒,根植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迅速壮大与主流文化、来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

我们知道,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而大众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大众文化产业也已逐利为根本之目的。因而,全力迎合大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成为了大众文化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必然选择。我们并不否认我国大众文化生产的基本面是良好的,作为文化消费领域的中坚力量,大众文化产品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和心理需求,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受文化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一些大众文化产品在迎合大众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的同时也转而注重迎合大众较低级的趣味,使大众文化日益呈现出庸俗化的发展趋势。无不警示我们:当前大众文化的发展实际处于一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复杂状态之中。而那些趋于低俗的大众文化产品,则危害着普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成为我国文化生态系统当中不和谐的音符。与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状况相比,作为知识阶层特有话语方式之一的精英文化,则处于相对“失语”的状态。说它“失语”,并不是说当代已经没有精英文化争鸣的空间和余地。而是说相对于大众文化,在当前市场当中,精英文化的传播途径有限,接受面狭窄,市场占有率极低。这具体地表现为,像哲学、社会科学、严肃艺术、严肃文学等代表精英文化的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少有问津,甚至许多出版社也不愿出版上述有关哲学、社会科学、严肃艺术、严肃文学等方面的作品,原因是在出版业市场化进程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上述作品“出版即亏损”,将可能成为出版社难以承受之“重”。许多文化学者为了出版自己具有精英文化性质的著作,不得不自费出版。这倒也真正地体现了精英文化的“超功利性”。但对于这些文化学者来说,此举却多是处于无奈。因而,综上所述。从总体来说,相对于大众文化与主流文 化来说,精英文化处于被边缘化的相对“失语”状态。

二、传统文化备受忽视,主流文化关心度下降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沿袭积淀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生活方式风俗等。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凝聚了中 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各个阶段的文明成果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他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遗傳密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失去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失去了赖以成就自身独立性,文化影响力却出现了减弱的趋势。我国的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内,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曾遭受过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一直以来都以应试教育为主,而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并未从本质上受到重视。

就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公众来说,目前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也有可能呈下降的趋势。下面仅举一些比较显见的例子来加以论述。比如,在商品房建筑领域,各种尖顶式的西方形式楼盘层出不穷,却很少看到真正有机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楼盘问世;在服装领域,各种前卫服装、西式元素大行其道,而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却没有广阔的销路;在图书领域,各种快餐文化新作频出,方兴未艾。而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的图书则基本处于滞销状态;在音乐领域,许多音乐创作呈现出了“洋化”的特点,而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则多数处于濒危的状态;在餐饮领域,“洋快餐”大行其道,风靡全国,但很少看到具有我国传统饮食特点的快餐店发展成为足以与“洋快餐”匹敌的品牌。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处于被忽视而且有可能被淡忘的危险境地,

三、网络文化异军突起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文化,同前文所提及的大众文化一样,也处于一种自发生长甚至是野蛮生长的态势。许多网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被网络文化的新奇性、丰富性、神秘性、自由性和便捷性所吸引,沉溺于网络文化的虚拟天地之中,而忽视或疏远了现实世界的道德规约、行为模式、亲情伦理等现实世界的意识形态文化内容,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冷漠、代沟隔阂加深、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弱化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更有甚者,一些缺乏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因过度沉溺于网络文化之中,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症”,转而对现实文化中的道德规约、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产生了逆反心理,酿成了因厌世而自杀的人间悲剧。这不得不说是为我国网络文化缺乏有效规范和引导的现状敲响了警钟。当然,在我国本土的各种文化形态当中,受到网络文化冲击最为严重的还要数传统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都与当前的各种新兴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时代,传统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激烈竞争,本就已显得“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而网络文化的兴起又进一步放大了外来文化、大众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优势,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变得更为艰难了。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年轻人热衷于哼唱欧美、港台的流行歌曲,却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众多的民间歌舞类无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许多热爱网络动漫的少年能够对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的文化细节了如指掌、娓娓道来,却对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统则近乎毫无所知,对“中华风仪,则闭口无言,并无亲近”;年轻一代热衷于观赏并谈论诸如《变形金刚》、《蜘蛛侠》、《阿凡达》等好莱坞大片,曾几何时活跃于上一代人口头的《水浒》、《隋唐演义》等人物和故事也逐渐淡出了他们的视线;《哈利波特》等西方奇幻文学作品系列影片之强大优势轻松地征服了中国小学生幼小的心灵,《三百千》之类的传统启蒙读物刚刚进入家长的视野便遭遇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唯一“可喜”的是,在网络游戏领域,尚有《三国杀》在欧美、日韩系网游强手林立的环境中为“中国元素”争得了“宝贵的一席之地”,但这部游戏中究竟体现了多少传统文化内涵份量却是值得怀疑的……因而,笔者认为,在整合了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的网络文化冲击之下,年青一代群体的价观念和文化心态已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而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这种社会形态和文化心态转变的背景之下,其生存环境显现出了日益劣化的趋势,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复兴,实可用“任重道远”来形容。

参考文献

[1]张绍荣.走进精神场域: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生态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武娜.大学文化生态的人性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3]张悦.政治文化向度与制度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金松.网络文化视野中的大学文化生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2):38-40.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