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强 冯立昇
(1.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22; 2.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084)
中国古代度量衡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遗址就发现等比例容量的陶量[1]。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各诸侯国时期各具特色的发展,再到秦统一全国,颁布度量衡法令,至汉代形成了完整的度量衡制度。后历朝度量衡虽有变化,但基本沿袭传统。晚清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管理松懈,民间社会度量衡长短轻重不一,海关贸易、实业中的度量衡器中西混用,没有统一的规划,“各地自为风气,参差错杂,不可究诘”[2],无论民间学者还是朝廷方面都深感困扰。受情形所迫,清政府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尝试度政改革,农工商部颁布《度量权衡画一制度图说总表推行章程》(以下简称《画一章程》)[3],制定度量衡制度、度量衡器具模式、推行章程等。
在《画一章程》颁布之前,清代学者对中西度量衡已有一定讨论,如沈敦和的《中西度量权衡表》(1896)[4]、杨毓辉的《中西权度合数考》(1897)*熊月之《晚清西学书目提要》曾著录此书。、杨模的《各国度量权衡考》(1899)[5]、邓端黻《中西度量权衡备考》(1902)[6]、崔朝庆《算表合璧》(1902)[7]、《大日本英吉利佛兰西度量衡比较表》(1903)[8]、叶在扬《度量衡新议》(1905)[9]等。在这为数不多的著作中,绝大部分是对中西度量衡单位名称及量值换算的介绍,只有叶在扬的《度量衡新议》讨论中西度量衡优缺点并拟定了新的度量衡单位及度量衡器具。此前学者在研究中国度量衡史时,较少关注此书,最近郑成林教授对该书的内容和特点有一定程度的论述[10]。鉴于此,本文希望对此书进行深入分析,并与同时期的其他著作比较,尝试进一步探讨叶氏编纂《度量衡新议》的出发点、观点的合理性及其影响。
《度量衡新议》曾经被认为是高梦旦*高梦旦(1870~1936),名凤谦,字梦旦,福建长乐县人,1903年加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国文部主任、编译所所长、出版部主任,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的作品,出版时间也被认为是1920年。陈应年*陈应年,1936年生,安徽滁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语专业,1962年到商务印书馆工作,后任哲学编辑室主任等职。在《严复与商务印书馆》一文中即推测《度量衡新议》是高梦旦的著作,严复曾为之写序。[11]《长乐文史资料》“高梦旦小传”则据《商务印书馆九十年》中陈应年文“估计是高梦旦的著作,待考”直接推断《度量衡新议》为高梦旦的著作,称“梦旦著作很多,已出版的书有《十三月历新历法》、《度量衡新议》、《费两改元后处理辅币的小问题》等,在报刊上发表或留下文稿的有《简字方案》、《度量衡方案》、《改革电报便利发电人的意见》等。”[12]这种误解当源于严复致高梦旦的一封信。
《严复集》中一通严复致高梦旦的书信云:
梦旦吾兄撰席:
日昨临谭,大快积想。《度量衡新议序》已勉成,特送上,烦转交显廷兄收入。弟年来大有退化之势,执笔伸纸,每形竭蹶。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无可攀援,子桓岂欺我哉?此颂
纂喜
严复顿首 九月四日[13]
其中显廷即叶在扬。在此信下有注解称“此函未署年份,函中云:‘《度量衡新议序》已勉成。’按《度量衡新议》出版于一九二〇年,此函当作于一九二〇年九月。”陈应年文中所说“(严复)1920年为《度量衡新议》(估计是高梦旦的著作,待考——原书注)一书写序”当是据此信所做的推断。此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严复年谱》亦称“(1920年)9月4日《度量衡新议序》成,呈高凤谦转显廷收录。”[14]可以看出,《严复年谱》延用了《严复集》的说法。
显然,陈应年、《严复集》和《严复年谱》等书的著者应当都未看到《度量衡新议》原书。2010年福建师范大学阮娟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三山叶氏家族的文学工作进行了研究,其中提到叶在扬著有《度量衡新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印,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15]。尽管该文未对《度量衡新议》进一步研究,但称该书作者为叶在扬却是准确无误的。
《度量衡新议》,一函一册,石印本,共60页。封面题签“度量衡新议 严复署检”,内页题签“度量衡新议 乙巳六月 费念慈”(图1)。卷首有严复、陈季同、林黻桢作序。费念慈题名时间与严复、陈季同、林黻桢等人作序时间均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此,该书当出版于该年。目前所见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研究院资料室所藏均为此版本。
图1 《度量衡新议》封面及扉页
叶在扬,福建闽县人。闽县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为此书作序的严复、陈季同、林黻桢均为侯官人,与叶在扬可谓是福州同乡。严复序中道:
敝邑叶君显廷,吾闽绩学士也。其为学专精恳到,人虽不之知,不以喜怒也。顾以身生变化之会,时时欲出其所知,能以裨补当世。……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惟治平之经,一切皆起于度数。而今日吾国乃于此最尨然,无可守者。于是闭户发愤,运筹布算,治之经年,而成《度量衡新议》一卷。盖将以备他日国家之采用也。乙巳夏日,不佞适居沪上,乃携其藁见示,曰为我序之。[9]
可见,1905年夏,叶在扬在上海拜访严复,请求其作序。这正好呼应了《严复集》“与高凤谦书”所言“《度量衡新议序》已勉成,特送上,烦转交显廷兄收入”。其时,高梦旦在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国文部主任,严复在此期间,经常为商务印书馆所出书籍写序,所以与高梦旦书信往来。
林黻桢在序中也阐述了叶氏创作《度量衡新议》的情由:
……闽县叶君怒焉忧之。于是以形下之知,致求新之学,为《度量衡新议》一卷。本赤道周起例,进法制所未逮,详图备说,请画一,劝自制,患中首启。黻桢受而读之曰:呜呼,自船官创建制造专门学堂,四十年来,士之麟振凤翼,受裁成而致通显者,固亦不可谓鲜矣。其次浮沉里闬,转徙江关,用违其才,鼷饮鹤栖,年四五十而无闻焉,如叶君之徒者,犹能出其余绪,以畴人学著所政见为当世用,然则学人固何负于国哉?叶君一老教员耳,位不过九品,名不过毕业生,近且不获于其上……叶君谓予曰:“今环球五十余国,度量衡之用法制者,盖十之五。中国而昏昏焉尔,则吾书当可以不作美。其一变而至于道也,世儒狥耳目之近,终必以法制为便。吾书亦备一说耳,悉敢望行。”……矧方今科学进化,如蕉内剥、如釜上蒸,吾虑后人思力有出于君者,而不以法制之盛行为君馁也。若夫用舍之间,公理是征,信乎人之加于我也,我不得以种族之见自欺,安有我诚加于人而反以从众之言故抑耶?有志之士不为旦夕之争,叶君勗乎哉![9]
据《三山叶氏族谱》记载,“(叶)在扬字乃显,号显廷,大绶公次子,承嗣大绅公,行七。清五品衔,江苏候补县丞,历充广东鱼业局(疑为鱼雷局——笔者注)、江苏苏州中西学堂高等学堂测绘、天算、法文等教习,著有《度量衡新议》一书……咸丰辛酉(1861)七月十二日生,光绪戊申(1908)十一月念八日卒。”*《三山叶氏族谱》(重印本)418页。原谱民国甲戌年(1934)印。。其先祖是清乾隆年间名臣叶观国,其家族自叶观国始,进士、举人不绝,绵延至近代近两百年,形成福建著名的“三山叶氏家族”。从林黻桢的序来看,其中提到“自船官创建专门学校”、叶在扬“名不过毕业生”,由此推测叶在扬可能在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建立的福建船政学堂读过书,然笔者查找福建船政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16],虽发现叶姓学生很多,但并未有叶在扬或叶显廷之名,或其时另有名号也未可知。
福建船政学堂始分前、后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教员多为法国人,所以学员首先需要掌握法语,然后学习算术、透视绘图学、物理、三角、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还要从事船体结构实践课程和机器操作等[17]。如前文所述,叶在扬的任职经历或其知识结构,与前学堂设置的课程颇为吻合。
另外,为《度量衡新议》写序的严复是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陈季同是福州马尾船政前学堂制造班第一届毕业生。由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所形成的这个地缘性的知识群体掌握外语、数学、工程学、航海学以及大量技术课程,具有西方科技的知识背景,同时对中西文化之不同也较时人认识深刻,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当时引领社会风气者。
《度量衡新议》正文共42页,不分章目,然而其内容基本按照历代度量衡著述的一贯方式,首先确定度量衡基准,接着论度的单位换算和度器、量的单位换算和量器、衡的单位换算和衡器,最后论述里亩。以下依次简述其要点。
(1)叶在扬首先通过回顾历史指出度量衡的重要性,“平也均也,王天下之枢纽也”*有关《度量衡新议》的引文,参见文献[9]。下同。。然后阐述度量衡改革的必要性,“我朝圣君贤相制作蔚然,未尝不折衷至当,惟事理无穷而知能难竟,宜随时异,法久弊生。处文明竞进之秋,所以当百度维新而制器尤有不宜由旧者也。”
对于度量衡标准的选取,叶在扬认为中国传统的“黄钟垒黍说”以黍为标准不精确。“黍植物也,植物不数世纪间必有肥瘠小大之殊而毫厘之差有不免”,“稍有未精即碍文明之度”。而法国以地球子午线长度为基准则是长久之法,“几成列邦同度之议”。但此法亦有弊端,随着地球自转日久子午线必然变形。因此他认为:“赤道周为经纬度之起点,列邦天算格致诸专家无不取则发端于此。今若以赤道周为度之准,由度而量,由量而权衡,以讫秤磅、顷亩诸制。类推而一贯之,则所谓取法乎上,微特无差舛之虞,且简便良多,信有揆诸万国而莫违质,质诸百世而不惑者焉。”据此,他既不因袭中国传统也不照搬法制,而是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度量衡单位和度量衡器。
(2)拟定度制:
叶在扬认为法制虽然以地球子午周定米制,但“法制改子午周为四百度,北纬度一百度,每度一百分,每分一百秒,虽合其北纬度一千万枚(米)之除法,而不合于历法,未能尽善”,而清代“以营造尺计赤道周,不特不准,而且每度六十分,以除二百里,亦奇零不整”。清代赤道周为12960万营造尺,叶在扬以三角法推得赤道周为131 277 672营造尺。因此,他在以赤道周为基准的前提下,计赤道周为360度,每度60分,每分60秒,三者相乘为1 296 000,再以此数乘以100,最后得出129 600 000。以此数作为基数,构造“拟定尺”:
赤道周长=129 600 000拟定尺。
以营造尺计,赤道周长=131 277 672营造尺。则拟定尺=1.012945营造尺,营造尺=0.98722拟定尺。
以法制计,子午周=40 000 000米,“近代英人最精之考证,两极径较短赤道径,计一十三万三千五百九十七营造尺”,因此计算得,1米=3.23670拟定尺,书中作3.236。
拟定度从大到小共有里、引、丈、尺、寸、分、厘7个单位,俱为十进制。据此确定了法度里尔、开罗枚、黑刀枚、特加枚、枚、特夕枚、生的枚、米里枚的换算关系,并计算了律尺、海关尺、裁衣尺、鲁班尺、英国尺、英陆里、英海里与拟定尺、拟定里之间的相互换算关系。
在规定尺制的同时,介绍了折尺的制造方法。
(3)拟定量制:
拟定量单位有斗、升、合、勺、撮、抄、圭,由大到小以10进位,斗为基本单位。1拟定斗=1拟定尺3,1拟定勺=1拟定寸3,1拟定圭=1拟定分3。据《数理精蕴》,清代1斗为316立方寸(营造尺制),1升为十分之一斗,1斛为5斗,两斛为石。与清制相比,叶在扬拟定的方案,进位关系简单,量制与度制单位计算简明。
对于量器形制,叶在扬考察了传统中量和法量。清代官方量器,升、斗为长方体,斛是四棱台,而“圆制嘉量,第存古制,置诸殿廷,未经行用。市肆有用圆,其制度亦参差不一”。法量依用途分为量干物、量流质、杂用、粗商用等4类,用不同材质做成,其外形稍有不同,但主体均为圆柱,每类又分多种。结合清制与法制的特点,拟定量器分为五斗、二斗、一斗、五升、二升、一升、五合、二合、一合、五勺、二勺、一勺、五撮、二撮、一撮,共15种,每种形制分深径相同圆柱、径深二倍圆柱、立方体。对于容量较大的量器,“一升、二升加横梁,便于手执;五升、一斗、二斗须加丁字梁,方得坚固。”一、二、五量器的设置,很科学,便于加减整合。同时,量器种类丰富,配备合理,可以取代部分秤的使用。书中列出了4种量器的求边公式:
1)深径相同之加横梁求径式,如图2。
图2 深径相同之加横梁求径式*笔者从《度量衡新议》原书截图,以下各图同。
2)深径相同之圆量加丁字梁求径式,如图3。
图3 深径相同之圆量加丁字梁求径式
3)方量加横梁求边式,如图4。
图4 方量加横梁求边式
此方程表达无误。
4)方量加丁字梁求边式,如图5。
图5 方量加丁字梁求边式
叶在扬列出了详细的造量表,即体积为从一撮到五斗共15种单位的情况下,圆量径数相同之、圆量径数深倍之、方量等三种形制量器的径数或边数。表中数据计算到小数点后4位。笔者详细计算后,发现大部分数据基本吻合,少数数据有误,运算结果并未进行统一的四舍五入。
这部分最后,对中量斛、斗、升、合、龠的形制边数及营造制体积详细列出,并与拟定尺制做了换算。法量表有开罗立、黑刀立、特加立、立、特夕立、生的立,列出法制量值并与拟定量换算。
(4)拟定权衡:
权衡之制,权重衡平,须先定权再定衡。清代衡重以“黄铜方一寸,重六两八钱”[18]作为轻重之律,基本单位有“分、钱、两、斤、钧、石”,不全是十进位制;法制以一定体积纯水重作为标准,基本单位有“米里喀、生的喀、特夕喀、喀、特加喀、黑刀喀、开罗喀、吨”基本是十进位制,从开罗喀到吨是千进位。叶在扬拟定的衡重单位有厘、分、钱、两、斤、衡、担,均按十进位,以“一立方寸纯水重”为一两。此制最大的突破是打破1斤16两的古制。进而计算了部库平、海关平、苏漕平、闽新议平、京公法平、老湘平、新湘平、九八规平与拟定两之间的换算。
就权而言,清代权材质一般用黄铜,形状不统一,有鼓式、马蹄式、方片状等。以鼓式来看,虽然《清会典》对一分至九分、一钱至九钱、一两至十两、二十两、三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五百两35种砝码的体积、中径、面径、高都有详细的规定,但其体积损耗不易校正,且“不易模铸”。法权为柱体上加小球体,便于提取,但体积同样不易计算。因此,叶在扬“拟定权”为一定高的柱体,材质仍用黄铜,与清代黄铜比重9倍于纯水不同,采取法制“铸铜八倍八五于纯水”更为准确。在此基础上,他设计一钱、二钱、五钱、一两、二两、五两、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二百两、五百两诸权为高径相同的圆柱;一分、二分、五分诸权是厚为径一半的圆柱;一厘、二厘、五厘诸权为厚一厘的圆柱;计算了各权的直径和体积。
对于天平,叶在扬认为“中平去架改用直梁,对针若直而锋与横梁成正交,则毫厘可验。法平上用弧度以对指针,然制工颇大,稍未得法亦有不灵不准之患,反不若改良旧式或用拟定平为俞也”。他拟定天平的主体是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两托盘在两边可上下活动的支柱上,上下横梁中间固定垂直的指针,若两针相对,则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表示上下梁水平。拟定平的设计与现代托盘天平平衡原理一致,如图6。
图6 《度量衡新议》拟定天平图
对于秤,叶在扬在详细解说杆秤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大秤和戥秤,每杆秤内面、上面、后面三面刻度数,大秤6种长度、戥秤3种长度。除了杆秤,书中介绍了两种磅秤。
(5)拟定田制:
鉴于清代田制单位“方里”、“顷”、“亩”、“分”、“步”进位制不一,且“中亩横一丈直六十丈式*《清会典·户部》“凡丈地,五尺为弓,二百四十弓为亩”,此制至民国四年《权度法》而未变(参见:《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4页)。清一亩为横1弓,纵240弓,即是240×5×5=6000(平方尺)。用丈量的话,一亩为横1丈,纵60丈,也等于6000平方尺。,长方,不合算术”,因此“拟定亩”方百尺、“拟定顷”方千尺、“拟定步”方十尺,又新立一单位“片”,为方一尺,四种单位俱为百进制。
自明末西学传入中国以来,与西方科学相关的度量衡亦随之东来,但影响不广。清前期康熙时代宫廷用器,中西参用,重订度量衡亦受到西制一定影响,但未及于民间。清中期乾隆朝再订度量衡则是沿袭祖制,使之更加完善。而到晚清时期,随着第二次西学东渐,西方逐渐完备的度量衡亦传入中国,中国度量衡受西方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原因何在?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了度量衡的特征及其要素。度量衡包括制度与管理两个方面:度量衡制度的核心是度量衡标准的设立,表现为度量衡器具的设计,其一部分的理论基础在于数学和物理;度量衡管理主要体现为度量衡的社会实用性、普遍性与统一性。制度与管理两个方面相互制约,在古代社会度量衡所针对的测量对象较少,度量衡管理相对更重要,而近代科技大发展以来,度量衡制度的数理性特征体现则愈明显。因此,一个时期度量衡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用,能否成为社会交流的标准,同时要具有普遍性。标准的要义在于“约定俗成”,而达到普遍性则在于管理。以此来看,清中前期的度量衡标准,沿袭传统,官方民间基本统一,管理有效,所以国家度量衡基本划一。到晚清,国家内忧外患,百弊丛生,度量衡管理亦不能有效,由此传统中制度量衡本身不能划一。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叩关而来,各国度量衡在中国混用,名目繁多,对清末已经紊乱的度量衡体系更添乱象,影响之于各行各业,达到民间和官方都烦扰的程度。与同时期的日本相比较,同样输入西方度量衡,但日本国内传统度量衡基本划一,只要确定与西方度量衡的换算标准,加强检验监督体系,则度政稳定。晚清政府如果对传统度政整肃,虽与西方度量衡不同,亦不影响交流。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看清末的度量衡状况。首先是国内各地、各行业的度量衡不能统一,“权量之制,商民自为高下,不遵政府之所为,故各省多有不同;权则有京平、库平、漕平、规平、关平、湘平之分;量则有漕斛、海斛、苗斛、常斛、民斛之异,自为风气,政府几不能操其权,流弊丛生。”[19]“权衡度量,日用所必需,此小彼大则巧者渔利、拙者受欺,必也。官为校准,统归一制,虽童子适市莫之或欺,利世之道也。”[20]再者,清末西方与中国的交流程度前所未有,体现在海关贸易、洋务实业、科学译著等方面,都涉及到西方度量衡。由此,清末引介了西方各国度量衡知识,如丁韪良在《中西闻见录》中撰写了《权量新法》[21]及《权量表》[22],介绍法国迈当制建立之历史,及西方各国参与度量衡公会情形,并列表换算迈当制与中国制尺,这是较早出现的在期刊中引介西方度量衡的文章。此后相关文章见诸报端者不绝如缕,如藤田丰八所撰《中国度量衡表》[23]将中国内地各种尺式与英制、法制进行换算。另外,西方度量衡也引起晚清驻外使臣的注意。如《曾纪泽日记》光绪五年(1879)三月十五日[24],记载了其与中国驻英参赞马格里谈论法国度量衡之事,但从其内容来看,仅仅是将法制度量衡单位和中国营造库平制单位进行了简单的对照,还谈不上有准确的换算关系;光绪十一年(1885),驻德公使许景澄在柏林公署与金楷理合作编成《外国师船表》,其中就列出英、法、德等国与中国度量衡的互换关系。清末除了介绍西方度量衡外,还引介日本度量衡制度,如《商务表:日本货币及度量衡与各国比较表》[25]、《商务专案:日本改定度量衡通行法》[26]、《日本度量衡法》[27]等报纸文章都有与日本度量衡相关内容。戊戌时期康有为在《日本政变考》[28]中也对日本度量衡有关注。
这说明晚清中国对外国度量衡知识已有现实需求。在经贸方面,为了交易方便,需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天下之物万有不齐也,惟权衡度量有以一之。西国权衡度量各有一定之轻重短长……划一整齐,绝无参差畸零之弊。独中国则不然,虽部颁规则垂诸《会典》久已,昭世寰区而阛阓中人偏取巧……不将使市井中无一定之权衡度量,以致彼此争执,终于扞格不行乎。仆以为中国既不能舍其旧法改而步武泰西,亦当定一成不易之章程。”[29]而在实业方面,如近代实业家张骞就强调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并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推行度量衡器的方案[10],仿外国度量衡制度而行。再者,其时翻译的西方译著,如《化学鉴原》、《植物学》等在处理西方计量单位时,并没有相对应的换算办法,而是采用文学翻译的方法,用相应中国度量衡单位直接替代西方单位。对于阅读西方科技书籍不能明了其度量衡的困惑,当时即有人登诸报端,1898年《格致新报》登载的东郭生向该报询问西方度量衡情形即为一例:“泰西度量权衡,与中国数目不同,想贵馆见闻甚广,必得其详。请问西洋诸等数目,敢乞一一详示,以备算家之需,则有益于天下士,岂浅鲜哉。”[30]之后《格致新报》以中英通商频繁之由,介绍了英国度量衡与中国度量衡的换算。
除了国内民间的需求外,列强对中国度量衡管理也进行干涉。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为了保护其贸易权益,很重视度量衡的换算标准,集中体现在列强与中国签订的各种条约中[31]。当时与列强签订的口岸通商条约,“都明文规定了列强各自的度量衡在计算税则时与中国度量衡的换算比例”([32],53页)。其中日本呼声最高,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国与日本签订《中国日本行船续约》第七款“中国因各省市肆商民所用度量权衡参差不一,并不遵照部定程式,于中外商民贸易不无窒碍,由各省督抚自行体察时势情形,会同商定划一程式,各省官民出入一律,无异奏明办理,先从通商口岸办起,以渐推广内地。惟将来新定之度量权衡与现行之度量权衡有所参差,或补或灭,应照数核算以昭平允。”([31],上编卷9)在官方文书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方人对中国度量衡状况的看法。以《英报辑译卷三:论中国度量权衡之不一》[33]为例,“方今全球各国中,其于政令制度胶守成见,而不知变计者,当以中国为首屈一指。不独耳闻者云然,即身履其地、目击其事者亦莫不云然。殊不知道与时为变通,时令有寒暑,则冠履亦随之而更,矧时势万变,而谓国政可拘执不化乎?夫中国之拘滞不化,固已众口一词,无所用其深讳矣。独是入其国而问其俗,则又有不可解者。权衡度量,民所恃以信守,日用居处之要端也。而中国则或彼或此,长短轻重,参差不齐,任意变迁,毫无定准。”这段文字发表在《实学报》上,译自《字林西报》*《字林西报》作为远东最大的英文报纸,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形颇为关注,撰稿者多为外籍人员。,原文是英文。《实学报》译者按语是“按西人议论中国事,每有言过其实者,然其精到之处亦自不可没。特照译报端,以供有心世道者之留览,阅者鉴诸。”从这篇报道可以看出西人对晚清度量衡之观感。
面对此局,清廷官员也提议统一度量衡,如顺天府尹,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月二十六日奏折,“请仿日本之法,由国家设局制度量衡,颁发各省售卖行用,一切私度私量私斛皆废而不用……请调取日本度量衡并官纸局章程,由京师设局、用机器制造,颁发售卖行用。”[34]同年十二月二十日,清廷政务处议覆借与日本签订商约*指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日本签订《中国日本行船续约》第七款,见上文所引。之机,批准顺天府尹沈瑜庆所请废弃私度私量私衡,饬下户工二部将度量权衡等件审定法式,奏明颁行,各省一律遵守[35],而对沈瑜庆所请调取日本章程效仿之事则不予理会。可以看出,此时清政府对借鉴外国度量衡制度统一中国度量衡之事,认识还不够深刻。经过洋务时期的酝酿、戊戌变法的讨论,到庚子事变后,清廷较大规模地开始国家制度层面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度量衡改革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度量衡著作,主要是对中国与外国度量衡单位换算关系以及国内各地度量衡差异的介绍,虽然很多学者对当时度量衡状况颇为担忧,但无系统地研究。叶在扬的著作,在当时可谓破天荒。该著作对中西度量衡与清末度政的情形,颇有见解。
该书的独到性,在书前的三篇序中表露无疑。虽然三位作序者都是福建闽侯人,与叶在扬是同乡,但这几位得风气之先的学者达人,在序中所言并非虚词,句句针对时情。《度量衡新议》成书于1905年,随之在1906年的《申报》上转载[36],更为时任农工商部部长的载振(1876~1947)赏识。之后的1907年,清廷即着手改制度量衡,其步骤是先从地方征集度量衡讯息,再由部拟定,奏报中枢议定后,下到地方试行,以10年为期逐步完善。1908年颁布《画一章程》,该章程虽因清朝的灭亡没来得及施行,但其努力不可忽视,应当视为一部重要的度量衡著作。而考诸民国期刊,清末这次度量衡改革期间及《画一章程》颁布之后,有关度量衡的文章比之前大幅增加,可见清末社会对度量衡关注之一斑。
那么,《度量衡新议》与《画一章程》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又各自具有怎样的特色呢?
《度量衡新议》在著述结构上,开篇在简要的述说了中国度量衡古制度后,即转入对当时度量衡状况的分析,提出“五弊五利”之说,强调改制的必要性。其“五弊五利”是叶在扬议定新制度量衡的指导思想。其原文约1千余字,概括来说,“五弊”包括:(1)旧制度量衡标准、制器存在原理性弊端;(2)度量衡器制作在民,管理松弛;(3)洋务初兴,西方度量衡器渐为国人习用,长此以往,难以更改;(4)国家富强,当度量衡先行,才能学务、商务、工业兴盛;(5)国际商贸中,度量衡不明,使国人受损。“五利”包括:(1)新制度量衡标准及制器原理完善;(2)设厂制造度量衡器;(3)售卖度量衡器亦牟利;(4)官造官卖度量衡器,推行不扰民,私造度量衡将逐渐消失;(5)度量衡新制于天算、航海、测绘制造等为方便,使财政收支清明,同时便于普通百姓交易。
结合第2节的介绍来看,叶在扬站在度量衡制度制订的角度,综合考虑了度量衡标准的数理原理、度量衡器制造颁行、国内度政紊乱等因素,致力于国家学务、商务、工业兴盛的目标,拥有深厚的民族情结,期待国内通行本国制定的度量衡。以此为初衷,著作详细考察中西度量衡优缺点,拟定新制度量衡标准、单位及度量衡器制造。叶在扬在苏州中西学堂为数理、法文教习,因此其对法国度量衡较为熟稔,于度量衡原理等理论了解精到。从第2节介绍来看,其拟定标准考虑物理原理,拟定单位大小等,多从便于数学运算出发。因此《度量衡新议》的特色是结合中西度量衡的优点,从数理角度重新构造,内容主要在度量衡单位拟定、度量衡器制造方面。该书对于度量衡推行的要义,却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如第3节所讨论的,度量衡制度形成,关键在于“约定俗称”、度量衡制度的有效,关键在于监督管理。度量衡管理主要看政府作为,暂且不论;而度量衡制度主要在于民间基础上制定划一,如民间俗成不适用某些领域,则另规定一套标准,如唐代的大小制、北洋政府的甲乙制,但必须有主有次。在清末无俗可守的情形下,叶在扬拟推陈出新,其实当时的国情下,市面上再添加一种度量衡制,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使度政更紊乱。当时情形,合理的方案是划一旧制使之更完善,同时推行国际通行的法制,使这两者换算明确则“通行无碍”。晚清政府拟定的《画一章程》就是在广泛调查取证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制定的。《画一章程》开篇言道:
数月以来,督率局员,于古今中外之制度、官商民用之习惯,折衷采取……一曰:恪遵祖制,以营造尺、漕斛、库平为制度之准……是成法确可据依,即旧贯无烦改作……一曰:兼采西制,以实行划一各种度量衡制度也。法国迈当之制风靡一时,英、俄、日本等国皆已参行,然其本邦旧制仍多未改,况中国五千年来之习俗、百姓之日用而不知,何必更张,反滋纷扰。顾有以不改为便者,亦有以改为便者,如近日学堂、工厂、铁道、建筑多用英、法之尺,兼及英、日之权器已遍于国中。观必求诸域外,何若以伐柯之则,为塞漏之谋,以集和所长,为统同之计。此西制之所以宜兼采也。[3]
《画一章程》度量衡划一要点,大致有:(1)仍纵黍尺之旧,以为制度之本;(2)师《周礼》煎金锡之意,以为制造之本;(3)用宋代太府掌造之法,以为官器专售之计;(4)采各国迈当新制之器,以为部厂仿造之地。这四点体现了清末划一度量衡的指导思想,即在度量衡标准上坚持旧制,在坚持旧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效仿外国度量衡制,进行各方面的革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关于《画一章程》的简述主要参考关增建教授等所著《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参见文献[32]。:
第一是厘定度量衡标准。度以累黍所得营造尺为标准,量以仓场漕斛为准,衡用库平制,只是以纯水为参照标准。第二是改进度量衡器具,增加了一些度量衡器具的种类和形式。第三是推行章程。首先是在法国订制营造尺、库平两正副原器,并设度量衡厂;再是制定了推行时间期限;然后是设立度量衡局推行新制;最后是严格监督检验机制([32],56~59页)。
对比《画一章程》与《度量衡新议》,发现《画一章程》对《度量衡新议》改革旧制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这点并非仅仅处于维护“祖制”,亦有实效考虑,“法国迈当之制风靡一时,英、俄、日本等国皆已参行,然其本邦旧制仍多未改,况中国五千年来之习俗、百姓之日用而不知,何必更张反滋纷扰”。在当时这确是合理的考虑。但《画一章程》同时认为必须参照西方度量衡,“近日学堂、工厂、铁道、建筑多用英、法之尺,兼及英、日之权器已遍于国中。观必求诸域外,何若以伐柯之则,为塞漏之谋,以集和所长,为统同之计,此西制之所以宜兼采也。”这一点又与《度量衡新议》所论相合。
《画一章程》对清代旧制“增损者约有八端”,与《度量衡新议》可比拟者有以下几种:
(1)设立折尺。“直尺过长即不便携带,故东西各国皆有折尺之制,并有两面用两国或数国尺度以资比较者,实为简便详密……近采取其制,增订此项折尺,拟定以中国及英、法、日三国之尺度分列两面,以商业、制造、科学所用,皆以此三国尺度为多也。如欲多列数国之尺度,或除此三国外,另列他国之尺度为一种,均可从宜制造。”*关于《画一章程》的引文,参见文献[3]。下同。比较而言,《画一章程》考察更详细,更注重实用。
(2)量器。增加勺合两种,勺合升斗“兼采方圆两种”。“现今民间量油酒之器多用圆,各省升斗亦间用圆,各国用法量立脱尔之制皆用圆。并有量干物用、量流质用之别,……亦兼备干物、流质两项之用。”这段表述与《度量衡新议》相吻合。
(3)部库天平。“改两齿为对针”,“西国天平之制不用对针而用直针,上用弧度以视针之所指,用酒准以取其平,实为精密,然制不如法,亦有不灵不准之患。”这与《度量衡新议》所论相合。
(4)部颁砝码。“增订毫厘”,自毫、厘、分、钱、两、十两、一百两、五百两,都用一、二、五组合,如一两砝码1个、二两砝码2个、五两砝码1个,其余皆同。对于砝码形状,“会典砝码行皆扁圆,入算颇难,拟采各国之制,自一钱以上一律改为圆筒形,既易制造又便取携。”这两点均与《度量衡新议》相同。
(5)砝码参考比重。原以一寸黄铜中六两八钱为标准,“今提化之学日精,五金质地,纯杂稍殊即轻重立判。未敢仍泥旧法,当从各国之制,以今营造尺一立方寸纯水之重为权之重率。而以西书所载纯水与五金之比重,为金银每方寸之重与今权寸法之准。”以“一立方寸纯水之重为权之重率”也与《度量衡新议》所论相合。
(6)杆秤说。“今制以三倚点分三面,轻重之权舆,其法即重学之理。提手处为倚点,悬物处为重点,秤锤为方点,相定处为定点。凡杆身积重以及钩盘准针秤锤皆有关系。今民间通行之制,大约以秤之首端为各点之地位,余分三面,上面所记之斤数视正面之数,三倍之,后面视上面之斤数又三倍之。其中应相聚若干分寸为一斤一两,随秤杆之长短而定。”这段文字描述的虽是当时一般秤的做法,但词句表述与《度量衡新议》中的相同。
(7)介绍杆秤之后,也介绍了戥秤和磅秤,虽不如《度量衡新议》详细,但亦存一说。
通过以上7点判断,《画一章程》的量图说与权衡图说,多参用《度量衡新议》。
再来看另一则史料。《申报》1907年4月1日(大清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3版“紧要新闻”登载《调员办理权衡度量局(北京)》,内容如下:
农工商部尚书振贝子拟遵照奏案,设立权衡度量局于京师,已遴委司员,相定基址,择日开办;并以前江南咨送江苏高等学堂法文教员叶在扬,请更定画一度量权衡各表为最有条理,颇为振贝子所赏识。现拟采择该教员所陈各条,先行试办,并调查各省度量衡制,参酌改订,以归画一。惟叶君不在京,已由部电致苏省,饬令该教员迅速赴部,藉供仟使。[37]
此条所称“振贝子”,为庆亲王奕劻长子载振。载振有留洋经历,1903年回国,参与新政,同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任尚书。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成立农工商部,载振为尚书[38]。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1896)清廷批准农工商部归并工部办法,将工部原掌之度量权衡事宜归并农工商部。[39]载振干练有为,对农工商部的发展有极大作用,1907年5月因故去职,由溥颋接任尚书衔直至清亡。从《申报》登载看出,叶在扬所著《度量衡新议》已在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十九日之前,由江苏省呈送农工商部,受到载振赏识。而当时载振正着手成立度量衡局,划一全国度量衡,因此电令叶在扬赴北京参与划一度量衡工作。同时据《三山叶氏族谱》,笔者推算叶在扬当时46岁,一年后去世。以年龄推测其奉召去农工商部的可能性很大。
另据林黻桢序中所言,1905年《度量衡新议》成书时,叶在扬任法文教习,仅为九品衔,而据《三山叶氏族谱》,他去世时为五品衔(笔者注:今所见叶氏族谱为新出本,不知原本文字若何,九与五易混淆,有待考察),江苏候补县丞。或许因其在农工商部任职之故也未可知。
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二十八日《会议政务处议覆折》,农工商部部长溥颋奏,“臣等于上年(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三日奉旨会通考定度量权衡画一制度,拟推行章程等因钦此。当于九月内由臣等将设局开办情形会奏在案。”[40]笔者查证农工商部档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二十七日《农工商部度支部会奏度量权衡开办情形折》,“臣等正在遵章次第筹办,兹复钦奉明谕,限期考定,自应钦遵尽速办理,已于农工商部署内设立度量衡局,遴派司员,切实调查中外现行规则比例,考验程式,以凭酌定办法……”[41]据此而论,这次《画一章程》撰述时间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间。其时载振已经去职,但其工作为此次改制作了很多铺垫。故叶在扬作为国内少有的度量衡专家,可能在农工商部供职,参与起草《画一章程》。
至此,叶在扬得偿所愿,从一个“位不过九品”的法文教习,感于国事颓败,发愤著书,到直接影响国家度量衡划一工作。回顾这一历程,确如严复序中所言,叶在扬感于中国对度数“最尨然,无可守者。于是闭户发愤,运筹布算,治之经年,而成《度量衡新议》一卷。盖将以备他日国家之采用也。……是非叶君之精熙,谁能辛苦于不见知之地,为此粲然明备者,以待上之人之或取用乎。”
《度量衡新议》在仔细考察清代传统度量衡和国际通行法制度量衡的基础上,对度量衡的单位及度量衡器的材质、形状、量值设置均进行了仔细的探究,设计了合乎科学原理的方案。书中内容除了度量衡标准、度制、量制、权衡制、亩制外,还附录数目定位及记号书法,详细列举了中码、洋码、历法记号、时法记号。书中的方案,由于更多出于数理的考虑,故度量衡理论堪称完备,而在度量衡推行方面,或因缺乏实行经验,考虑似有不足。《度量衡新议》不仅比较中西度量衡单位量值,而且对中西度量衡标准与制器原理进行比较,其实开拓了中西度量衡比较的研究。该书的出版,在清末酝酿新政、着手划一度量衡工作之前,不仅引起农工商部的重视,而且对农工商部和度支部合拟《画一章程》有直接的贡献。
对《度量衡新议》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清末划一度量衡的努力,也有助于理清清末新政的一些问题。《度量衡新议》对中西度量衡学理上的探讨,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相关研究对清末划一度量衡及改制工作的启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中国度量衡从传统向近现代的转型中作了初次尝试,为民国时期度量衡甲乙制的推行及“一二三”制的实行,作了有益的铺垫。
致谢承三山叶氏后人叶于曦先生及叶树中先生惠赠叶氏族谱资料,评审专家对本文提出了非常详细的意见和建议,谨此致谢!同时感谢编辑部老师对本文耐心细致的校核!
1 丘光明, 邱隆, 杨平. 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62.
2 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285.
3 农工商部. 奏定度量权衡画一制度图说总表推行章程[M]. 北京:农工商部, 1908.
4 沈敦和. 中西度量权衡表[M]//测海山房中西算学丛刻初编. 上海:玑衡堂石印本, 1896(光绪二十二年). 国家图书馆藏本.
5 杨模. 各国度量衡考[M]//蛰盦类稾第二种. 武昌: 蛰盦再版, 1905(光绪乙巳). 国家图书馆藏本.
6 邓端黻. 中西度量权衡备考[M]. 湖北铁政洋务局, 1902(光绪二十八年).
7 崔朝庆, 杨冰. 算表合璧[M]. 江宁:江楚书局, 1902 (光绪壬寅).
8 大日本英吉利佛兰西度量衡比较表[M]//癸卯官商快览三百六十种. 天津:绛雪斋, 1903(光绪二十九年). 国家图书馆藏本.
9 叶在扬. 度量衡新议[M]. 1905(光绪三十一年)铅印本, 内蒙古师范大学资料室藏.
10 郑成林, 史慧佳. 清季划一度量衡的酝酿与尝试[J]. 学术研究, 2016, (5):125~134.
11 陈应年. 严复与商务印书馆 [C]//商务印书馆. 1897—1987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525.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长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 长乐文史资料[G]. 第4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长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 1992. 81.
13 王栻. 严复集[M]. 第3册.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88.
14 许应详. 严复年谱[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 537.
15 阮娟. 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6 福建船政学堂历届毕业生名单[G]//高时良.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380.
17 《日意格与洋务运动》记船政学堂课程设置[G]//高时良.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 357.
18 钦定律吕正义后编[M]. 卷一百十三·度量权衡考一·大清会典权量表. 擒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19 论民间宜一权量[J]. 商务报(北京), 1904, (30):31~34.
20 近事要务十则:一权量以利世道(第三十七)[J]. 万国公报, 1881, (668):5.
21 丁韪良. 权量新法[G]//丁韪良. 中西闻见录选编. 第17号. 1877(光绪三年).
22 丁韪良. 权量表[G]//丁韪良. 中西闻见录选编. 第18号. 1877(光绪三年).
23 中国度量衡表[J]. 藤田丰八, 译. 商务报, 1900, (14):1~3.
24 曾纪泽. 曾纪泽集[G]. 喻岳衡, 点校. 长沙:岳麓书社, 2005. 345.
25 商务表:日本货币及度量衡与各国比较表[J]. 湖北商务报, 1899, (29):42~54.
26 商务专案:日本改定度量衡通行法[J]. 湖北商务报, 1899, (35):42~53.
27 日本度量衡法[J]. 商务报(北京), 1905, (55):45~53.
28 康有为. 康有为全集[M]. 第4册.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9 一权衡度量议[J]. 益闻录, 1897, (1649):67.
30 东郭生. 答问:第一百五十九问:泰西度量权衡[J]. 格致新报, 1898, (13):10~11.
31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国际条约大全[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14.
32 关增建, 孙毅霖, 刘治国, 等. 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33 英报辑译卷三:论中国度量权衡之不一[J]. 实学报, 1897, (1~14): 659~660, 706, 711.
34 内务:顺天府尹沈奏请设立度量衡并造纸官局折[J]. 东方杂志, 1904, (2):33~35.
35 奕劻. 奏为遵旨议覆顺天府尹沈瑜庆请设度量衡并造纸官局事[R]. 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二月二十日. 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 03- 7129- 020.
36 节录度量衡新议[N]. 申报, 1906- 09- 21: 2.
37 调员办理权衡度量局[N]. 申报, 1907- 04- 01: 3.
38 李盛平.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89. 546.
3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概述[M]. 北京:档案出版社, 1985. 122.
40 奏为遵旨会拟画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及推行章程[R]. 农工商部档案. 光绪三十四年(1906)三月二十八日.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03- 7438- 016.
41 农工商部度支部会奏度量权衡开办情形折[R]. 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二十七日. 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09- 01- 08- 0080-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