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的思考
——基于广东省博物馆“行走广州”系列活动

2018-04-27 09:34
客家文博 2018年1期
关键词:边界广州博物馆

郑 莉

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博协上海大会上,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发达国家正在强调博物馆的社区化和无边界化。近年来,国际博物馆界对于博物馆的功能提升和职能扩大进行了深入思考,创新理念不断涌现。早在2010年,洛杉矶AAM年会就以“无边界的博物馆”为主题,分析了博物馆的角色与功能。国际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席特丽萨(Teresa)在任期间提出“整合性博物馆”的概念,她在论文中指出:“现在,再也不可能把传统的典型的博物馆作为惟一的、一般模式和惟一参照…”首要的一点,就是博物馆概念的扩大,“把博物馆看作一种现象而不仅仅是一种机构”1。2016年9月25日至29日,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美博物馆峰会上,广东省博物馆馆长魏峻发表了《构建无边界博物馆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的主题演讲,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无边界博物馆,核心是让资源、服务、理念和业务在博物馆内外的跨界流动与互融共享。

教育是当今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界经历了一场从“以物为导向”到“以人为导向”的变革。博物馆要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和个体的需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区的良性互动、对不同群体的关注、跨文化交流等目标,为此,博物馆教育更应该突破传统模式与观念,突破各种有形无形的边界,服务社会,贴近大众,促进社会和谐。

一、广东省博物馆无边界教育实施案例行走广州

“行走广州”系列活动是广东省博物馆于2016年暑假期间开始策划、2017年年初开始实施的一项户外教育活动项目。它的活动口号是“用眼,看每一栋建筑;用脚,丈量这座城市;用心,体会时间、岁月与历史”。活动选取广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景点,采取“导赏+定向越野游戏”的形式,向观众传递城市文化,以增强文化认同。这一项目的参与人群为成人以及亲子家庭。“行走广州”系列活动是广东省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一次尝试。它走出博物馆的围墙,走向社会,采取了有别于传统的内容形式,同时和众多社会机构合作,并将活动从线下拓展到了线上。目前共举办9场,将近300名观众现场参与。从活动后期评估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1 广东省博物馆2017年寒假“行走广州”系列活动调查问卷总体满意度

图2 广东省博物馆2017年寒假活动观众调查表最期待/喜欢的寒假活动

从这三个图表可以看出,在总体评价上,“行走广州”活动获得了90%以上观众的满意及非常满意的评价,观众喜爱程度位列13个寒假活动中的第一位。超过95%的观众极有可能再次报名参加该活动。

二、实施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意义

作为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尝试,从该教育项目的效果评估来看,笔者认为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扩大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与影响力

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能够超越博物馆有形的围墙,通过教育活动和教育项目,将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里的历史、博物馆中的文化直接传递到馆舍之外。以前从没有走进过博物馆的、从没有参加过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公众(观众调查数据显示这类群体并不在少数),得以有机会认识、了解并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来。从“行走广州”活动实施一年以来的情况来看,不管行走的是哪一条路线,每一次都有现场游客观望并自动跟随、甚至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他们既有结伴出行的成年人,独自游览的观光客,也有广州本地的亲子组合。通过对这类群体的实地采访,有两点评论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原来博物馆还走出来做活动啊!很好玩啊!”,二是“看来我们也可以去博物馆看看”。这些评论让我们意识到,尽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和博物馆教育事业有了越来越快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一些公众,他们对博物馆的认知依然带有“刻板”、“无趣”和“离我太远”的印象。一方面,这与公众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有关,但另一方面,这也正说明,在提升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方面,我们可以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开展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正是有效的举措之一。

表3 广东省博物馆2017年暑假“行走广州”系列活动再次报名的可能性

(二)满足不同观众个体的不同需求

博物馆不仅要关心物,更要关心人,人的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实现其终极目标的基本标准。某些保守的博物馆忽视普通公众需求的做法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指责2。2015年6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黑森州博物馆协会行业大会上,来自纽伦堡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的Thomas Brehm发表了题为《新的挑战、旧的问题对博物馆教育现状的思考》的主题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现代博物馆面临着三个全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博物馆观众的个性化3。越来越多的人强调自己的个性和个性化需求。普通博物馆观众并不像专业研究人员着眼于某一特定学科和特点领域,而是希望多角度、多学科地对博物馆资源进行解读与利用。以“行走广州”教育项目为例,在调查问卷中问到“参与本次活动的目的”时,有的参与者选择了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的希望看看城市的建筑,有的甚至选择了看起来和博物馆并无关联的“美食”,而还有一部分参与者则是为了通过活动结交新的朋友。因此,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博物馆教育就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搭建公众与社会对话与沟通的平台

为了丰富教育项目的内容与形式,“行走广州”在不同的行走路线都设置了“定向越野”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分别与荔枝湾大戏台、荔湾区博物馆、黄埔古村历史展览馆、涉趣园、沙面展览馆、广东省外事办合作或得到他们的协助。这些机构中,有些是政府机构,有些是事业单位,有些是民间团体,还有些则是热心文化事业、乐于传播社区文化的个人。这些外来力量的加入,令该项目得以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而与此同时一个自然而然的效果是博物馆通过一个教育项目,将公众与社会的各个机构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实现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人物与机构的互动和对话。“行走广州”项目走进广州市的大街小巷,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论是因为求学、工作而来到这座城市的新广州人,还是一出生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本地人,在行走、倾听、探讨和思考中,知道了一条街道名字的来由,一栋房子背后的故事,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每一个人都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文化认同。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不同群体,在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之上,能够衍生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这也正是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博物馆所存在的一大意义。

三、推动无边界博物馆教育的可行措施

为了实现博物馆教育的“无边界性”,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行走广州”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初步的感想和体会。

(一)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开展生动、活泼、有意义的博物馆教育

互相呼应,相互印证,它们与城市历史、城市文化构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在行走的过程中,导赏人员用老建筑、老街道、老地标讲述过去的故事。身处现场,参与者能看、能听、能触摸,历史课本上的一段段记载,瞬间转化成了可以理解、感受和消化的知识。而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导赏讲解,我们还能为观众做些什么?怎样兼顾成人与未成年人对活动的不同要求?怎样让博物馆的户外教育活动吸引更多人?经过思考,我们确定了将“定向越野”作为本次项目的形式之一,这是广东省博物馆的教育项目中首次尝试的一种新形式。事实证明,不论成人还是未成年人,这种形式都非常受参与者的欢迎。“小朋友精神很好的,他很有目的性的,因为知道是比赛(定向越野),就很积极,想拿第一嘛,就有一股冲劲”、“通关的活动(定向越野)很好玩,希望再多一点。”参与者们如是说。调查数据显示,约90%的参与者对“定向越野”环节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行走广州”教育项目从策划之初,就以“传递城市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因此,与以往大部分的教育活动不同,它涵盖的参与对象包括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群体。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参与者都感受博物馆的教育项目“生动、活泼、有意义”?这就要求活动能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在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怎样把博物馆的资源和城市文化联系起来?我们想到,让参与者自己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文物”,这些“文物”与博物馆里的藏品

(二)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科技

“行走广州”教育项目在推出之后,观众报名踊跃。但现实的问题是,由于人员、组织和现场效果的要求,除了少部分能够报名成功来到现场参加活动,还有很大一部分公众的参与愿望得不到满足。经过思考与讨论,我们利用时下非常流行的网络直播,将行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事实证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三场直播共吸引了超过5.6万人观看。这极大地扩展了一个教育项目的受众群体,令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使更多人能够共享和受益。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其著作中提出,要建设“广义博物馆”,从“馆舍天地” 走向“大千世界”4,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实施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传统的博物馆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大众参观博物馆实体展示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博物馆的场景与表述方式,它使得博物馆更加平民化与日常化5,也使得博物馆教育更有开放性、互动性和时效性。

目前,广东省博物馆借鉴“互联网+”模式,正致力于打造智慧型博物馆。比如推出指尖粤博APP,实现了创行业先河的微信导览服务、网上虚拟展览和国内首次AR植入运用,实现文物立体化展示等等。不过,仍然要看到的是,在无边界的博物馆教育这一领域,我国博物馆界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比如博物馆线上教育资源,相较于欧美很多国家,我们的博物馆线上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有差距。

(三)要突破学科与领域的局限,加强自我业务学习和外界人员交流

博物馆要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心理学、教育学、学习学、传播学、美学、生态环境教育、科学传播、戏剧表演、消费者行为等,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博物馆教育实践优秀经验,构建博物馆教育的基础理论框架6。博物馆教育人员是博物馆教育的发动者、实施者和承担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过,实际情况却是,在进入博物馆之前甚至之后,教育工作人员并不是按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来培养的。在2017年7月,弘博网就“当前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发展”等相关问题访谈了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建松先生。在访谈中,陆教授指出: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现代博物馆角色和功能转变。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主要从事保管和研究工作,不擅长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全国博物馆普遍缺乏博物馆展示教育和文化创意型人才。从高校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看,大部分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偏重保管和研究,而忽视展示教育和开放服务7。

为了突破学科和领域的局限,一方面,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业务学习,涉猎不同学科和领域,充实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等各种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馆内其他部门同事的互动交流。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文保、陈展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也曾多次走到服务观众的第一线,充当教育者的身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和馆外各种专业人才建立联系,成立教育项目专家库。2017学年的寒假,我们也即将和来自广州一一三中学的历史老师一起,共同开辟“行走广州”的新线路,希望能给予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四)要克服体制与机制的障碍,与社会机构实现互利共赢

在这样一个信息获取不受地域与时间限制的时代,为了与时俱进,博物馆渐渐从过去的信息收藏者转变为技术创新的传播者和促成者,而这往往会需要与其他的机构进行协作。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与巴尔博公园在线合作机构(Balboa Park Online Collaborative)合作,再次发布了地平线博物馆报告,该报告是美国新媒体联盟连续第六次发布的博物馆年度系列报告。报告从客观的角度展示了博物馆教育与阐释技术的六大关键趋势,其中位列第一的一个长期趋势就是跨机构合作8。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在2016年调整了教育部的结构,新增了一个方向观众拓展,希望可以通过与各种社会机构的合作加强联系,吸引拥有不同背景和兴趣的各年龄段参观者。例如,为开发新型和各类别年轻观众,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Teens Take The Met!”活动,其中有超过50多家机构性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举办了各类活动,而参与其中的青少年群体中有30%在之前从未参观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9。

本次“行走广州”项目也尝试性地将目光投向了更多的社会机构,除了博物馆、展览馆,还加入了民间社团如荔枝湾大戏台私伙局、热心本土文化传播的个人如黄埔古村私人花园的主人等等,他们的加入令本次的教育项目增色不少。当然,在博物馆教育实践中,如何跨越体制与机制的障碍,和博物馆之外的机构尤其是私立机构或个人保持稳定、持久的联系,努力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进而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仍然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注释:

1 单霁翔.关于博物馆的社会职能[J].中国文化遗产,2011(1).

2 安来顺.博物馆专业化进程与当代博物馆新特征[J].博物苑,2007(2).

3 Brehm T.Neue Herausforderungen, alte Probleme.Anmerkungen zur Lage der Museumspädagogik[E],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黑森州博物馆协会行业大会上的演讲,2015.6.

4 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5 尹凯.边界、形态与新技术:处于变动中的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2014(2).

6 宋向光.博物馆教育的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5(1).

7 陆建松.与博物馆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E].弘博网,2017-7-23.

8 2016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E].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9 宋娴.拒绝照搬,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内外博物馆教育模式的差异[E].弘博网,2017-11-22.

猜你喜欢
边界广州博物馆
守住你的边界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拓展阅读的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