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新生儿黄疸是好发于新生儿期的一种临床现象, 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黏膜和巩膜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发黄, 严重时会损伤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导致核黄疸[1], 进而造成胆红素脑病、脑瘫等病症。新生儿黄疸是由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 多数是因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造成。在新生儿时期做相关措施可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本院采用中药水疗来预防新生儿黄疸, 疗效比较好, 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30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52例, 女148例,出生日期在7 d之内, 出生体重2.81~4.80 kg。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研究对象排除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梅毒等患儿;严重心肝肾等多功能衰竭患儿;对本次临床研究用药过敏患儿;伴有产瘤、血肿者;伴随明显感染表现者;早产儿、过期产者。两组新生儿的家属均自愿参加, 已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早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 实验组采用中药水疗法加以干预, 具体为:室内温度要满足26~28℃, 相对湿度55%~65%, 水温38~40℃。新生儿全身赤裸, 带上颈圈, 肚脐部贴上防水敷料贴, 颈部以下浸泡在药液当中, 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通过的产科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指导水疗, 新生儿与护士在水下进行皮肤接触, 使得药物更好的与皮肤接触, 促进皮肤吸收。中药配方为茵陈10 g,郁金10 g, 金银花10 g, 田基黄10 g, 薏米30 g, 加水约500 ml,浸泡30 min后, 大火煮开, 小火煎煮30 min, 约煎煮得180 ml液体, 过滤去渣后与水疗治疗仪中的水均匀混合。中药水疗1次/d, 15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从出生1~7 d内每天经皮测量胆红素值, 并进行记录。用经皮黄疸仪的探头轻轻触于新生儿额头、面部或者前胸部胸骨柄中上段, 轻轻向下按压即可出现与血清胆红素相关的经皮胆红素值, 测经皮胆红素值读数3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下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 d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4、5、6、7 d, 实验组经皮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26.37±22.14)、(175.58±22.79)、(169.29±23.35)、(172.93±22.51)、(173.26±22.58)µmol/L, 均低于对照组的 (203.57±18.94)、(227.38±22.01)、(244.77±26.26)、(249.79±25.32)、(248.06±25.48)µmol/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出生1~7 d经皮胆红素值比较( x-±s, µmol/L)
新生儿黄疸指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巩膜黄染, 呈淡黄色、金黄色以及黄绿色。出生后2~3 d出现多为生理性黄疸, 一般可自行消失, 足月产多于10~14 d消退, 早产于生后21~28 d消失。病理性黄疸在产后24 h内出现或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 胆红素合成增多、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肝细胞摄取胆红素降低等新生儿的肠蠕动减少、胎粪排除不畅都会影响胆红素肠肝循环, 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 多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疾病[2]。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和治疗, 会发展成为核黄疸,引起新生儿听力的损害, 严重时影响智力, 早期监测干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中药水疗法中使用的中药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茵陈清热利湿, 治疗湿热黄疸, 《本草经疏》:“茵陈, 其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 黄疸…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除湿散热结之要药也。”有研究表明茵陈能增加胆汁分泌, 拮抗溶血[3]。皮肤是人体表面积最大的器官, 新生儿的皮肤角质层嫩薄, 皮下血管丰富, 药物透过无屏障作用的真皮层后, 可由毛囊透过角质层进入皮下毛细血管, 当皮肤角质层湿润时, 药物的吸收率会得到提高, 当皮肤表层的水分增加到50%时, 其透入率会提高到表层水分为10%的100倍[4]。此外, 水温38~40℃可以使皮肤血管得到扩张充血, 通过增强皮肤的血液循环, 增加患儿热量消耗, 从而促进药物更好的吸收, 降低黄疸指数, 达到体内治疗的效果。
游泳是新生儿天生就会的非条件性反射, 能刺激新生儿的视温触觉, 可对新生儿皮肤、肢体、关节、大脑、睡眠、运动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生理系统进行主动和被动刺激与活动, 需要注意的护士对新生儿脐带创面需要做防水处理, 水疗前后要做消毒处理。中药水疗可以间接作用于脏腑及神经系统, 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食欲增加, 促进肠道的蠕动, 改善胎粪的排出, 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淤积和重吸收[5-7]。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通过体表给药, 经皮肤、黏膜吸收后, 方药气味之不同, 通过经络血脉的调节和神经系统的传递可以纠正脏腑气机之偏盛, 平衡气血阴阳。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其严重时引起的胆红素脑病可以通过早期监测和干预起到预防作用[8-10]。本研究中通过对出生7 d之内的新生儿给予早期常规护理以及采用中药水疗加以干预, 对新生儿胆红素的控制情况以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改善显著, 该方法简便易于实施, 可增强新生儿免疫能力, 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1] 郭志学, 马晓勇, 李鸿萱, 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26):23-24.
[2] 杨俊.新生儿黄疸的早期预测与干预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3, 10(35):86-88.
[3] 贾珍翠.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7):1250-1251.
[4] 程通秀.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s1):98.
[5] 邵美仙, 卢小玲, 李桂花, 等.中药水疗加抚触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2):261-263.
[6] 曹辉娟, 曾小华, 冯兰青, 等.药浴水疗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护理研究, 2009, 23(18):1638-1640.
[7] 焦瑞平.药浴水疗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护理.海峡药学, 2015(8):192-194.
[8] 郭健.两种早期干预方法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比较.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3):115.
[9] 毋艳.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5):219-220.
[10] 岑莉, 郭凤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分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2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