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明明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据民政部门2013年统计,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已超过5000万,关注留守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大众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于缺少正式养老保障的农村老年人来说,家庭层面尤其是子女的支持对于其精神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影响似乎更大。本文根据在苏北地区搜集的调查数据,探究现阶段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子女的经济支持及精神支持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状况,如何优化才能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维护老年人的精神健康?
本文数据源于2017年8月在苏北地区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发放27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3份,运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问卷性别构成为女性占53.9%,男性占46.1%,年龄构成为60~70岁占46.9%,71~80岁占39.4%,80岁以上的占13.7%;文化水平构成为未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占45.3%,初中及以上的占25.1%。
因变量农村留守老人主要指那些因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而留守在户籍地的60周岁及其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依据在养老体系中,子女对老年人的支持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内容,本文将自变量界定为子女的经济支持及精神支持两部分,采用自编问卷,获得留守老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子女经济与照料状况等方面的详细信息,因变量精神健康采用GHQ-12量表,通过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等方法呈现结果。
结果显示,农村留守老年人自评精神健康较差者51人,占19%;较好者67人,占25%。其余处于中等水平,说明大部分农村老人精神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少部分老人存在较大的精神健康问题。(见下表)
表:农村老人精神健康总体状况
在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上,83.1%的老人表示会得到子女的经济支持,支持频率中4~6个月一次的频率占70%以上,每年的金额中1000~3000元的占67.6%;在留守老人的精神支持上,62%的老人表示子女会提供精神慰问,同时老人在子女外出前及子女外出后的精神状况发现较大变化,仅10.1%的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前感到孤独,在子女外出后,36.3%的老人会感到孤独。同时,有83.5%的老人感觉与子女有代沟,11%的老人感觉子女做决定时不会顾及到自己的感受。
根据一般假设,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会间接提高父母的精神健康水平,子女对父母的精神支持会直接提高父母的精神健康水平。但通过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外出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包括支持频率、支持金额等对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原假设相悖,究其原因,一是父母体谅子女在外的艰辛,只要尚有劳动能力就不希望花费子女的钱,即使给了也以压岁钱等方式返还。二是因为虽然老人手头的钱更宽裕了,但留守老人承担了很大一部分隔代照料的任务,宁愿让子孙生活富足而自身生活拮据,因此其实际的经济水平和精神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精神支持与留守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况显著性正相关,主要因素包括每周与老人联系聊天的频率、关切看望的次数等,会减轻老人的孤单焦虑状况,给老人带来身心的轻松愉悦,对其精神健康状况有正向作用。
在江苏省,由于经济发展的南北差异,苏北地区青壮年外出流动数量大,留守老人问题更加突出。如何优化才能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呢?
第一,强化子女孝道意识。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老则贵”的崇老意识逐渐被代际之间的平等意识所取代,甚至出现了“轻老重小”的代际逆倾斜,因此,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强化子女的孝道意识,是解决农村老人精神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二,强化子女的精神关爱意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除物质之外,精神赡养也非常重要,要常慰问关切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通过聊天开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疏导不良情绪。
第三,改变老人观念,提高老人的精神自养能力。对老人而言,意识到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不可逆性,正确看待子女外出,提高精神自养能力,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子女身上,减少对子女的过度依赖。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智力、体力活动,常与社会和他人接触,保持一种健康向上、乐观有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