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探索

2018-04-26 02:18曾淑媚
新一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曾淑媚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小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在整个人生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对少年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关乎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小学班主任作为少年儿童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科学文化教育,更重要的是关注德育教育,加强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渗透;班级管理

一、德育渗透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德育渗透的含义。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德才兼备都是人们所崇尚的,甚至在民间流传着“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一类的说法,可以说注重德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在当代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青少年的要求不外乎学习成绩与班级排名,德育渗透工作慢慢被忽略,对其德育教育的关注程度甚至远远比不上文化教育。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事件屡见不鲜,这对其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非常恶劣的影响,甚至有死刑犯在枪决之前说到“我想要咬掉我妈妈的耳朵”。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渗透是尤为重要的。不仅使其人生观、世界观向积极方面靠拢,并起到重要的帮助,更是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发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现状

(一)教育工作者一味注重文化教育,忽视德育教育。身为班主任,我在办公室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学生因未完成家庭作业蹲在角落补习,考试之前在办公室划重点,同学发生矛盾面壁等的情况。这都能体现出学校部分班主任更多的是注重文化教育,而对其德育教育则略显疏忽,甚至有的班主任会在期末考试之前占用德育课程进行补习,认为德育教育是形式上的东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了,德育自然不会差,他们往往把这两方面颠覆了。学生被这样的观念左右,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随之也会下降。

(二)德育教育形式少,德育课程质量仍需提高。我們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依托于班主任一周一次的班会课和两节的思品课,每周通过不同的主题进行德育渗透。而课上,不少班主任则是开展短暂的主题活动,剩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来搞定的。展开方式主要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讲解,学生与老师不在一个层面上学习,学生体会不到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也很难有质的飞跃。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发挥班主任作用,以身作则渗透德育教育。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与教育者,具有上传下达的作用,是联系各个任课教师提供优质课程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与家庭沟通的纽带,更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在班级管理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德育知识,更应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注重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协调与任课老师的关系,传递学生上课信息,追踪学生学习动态,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渗透德育教育寻找对策;另一方面,身为班主任,要多与学生沟通,为学生营造敢说话、说真话、说实话的平台。要积极了解其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老师授课方式的满意程度,最近的情绪等等。例如,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摆正心态,认真耐心的讲解难题,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先锋形象,而并非以责骂责罚学生为教育的方式。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小学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推陈出新。传统的授课方法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大多为授课对象,大多采用板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所认可,但板书费时、且容易滋生学生不懂装懂、不会装会的现象,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班主任应协调任课教师,积极吸收优质教学方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PPT、动画等形式加强德育教育的质量,同时适时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方式对其德育渗透也是有好处的,通过提高授课教学质量来提升小学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三)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小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目标是把孩子们培养成爱国爱校、明理知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并具有社会公德的学生。一举一动彰显文明,一笔一画体现礼貌。身为班主任,身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比如,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站姿、敬礼、穿校服等进行要求,通过小事加强德育教育,增强其对爱国爱校的理解。同时,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带孩子们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可以培养其尊老爱幼的好习惯,组织拔河比赛培养孩子们团结互助的品质,过马路时注意红绿灯培养孩子们遵纪守法的观念,不随地乱扔垃圾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开展与文明有关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对其自身德育意识的养成也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道德,同样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德育教育的意义,认清其班主任的职责。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彰显德育素质。同时要做到上传下达,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做好沟通,通过多种途径,为少年儿童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黄少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93-194.

[2]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197.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