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缘社会来了

2018-04-26 05:13许崧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小家庭无缘邻里

许崧

日本NHK电视台曾在一档探讨人际关系的节目中提出一个新词,叫“无缘社会”:“在高度成长过程中,维系人际关系的诸项传统逐渐被打破,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再有任何关系。无血缘、无地缘、无社缘、人情淡薄、不再有交集的社会,即称为无缘社会。”

而早在2000年,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一书中,以图表和数据系统揭示了美国社会几十年来的人际关系变化,其结论也跟NHK的观点相似:我们正逐步迈入人情淡薄的无缘社会。

再观察一下我们身边,30年高速发展带来的经济繁荣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但是似乎我们也陷入了与西方同样的轨迹中:富裕了,却也冷漠了。我们曾经觉得老人孤零零在家去世是不可思议的事,现在也时不时会读到这样的新闻。这可不是唏嘘一下那么简单的事。那些老人,他们又何曾想过那样的命运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如同现在的我们,谁又会认为自己会以这种方式谢幕?可总有人轮到,也总有人将会轮到。每一起这种悲剧,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警讯也都是威胁。那种事情的发生,意味着那些老人面对致命困境时完全无力自救,而且身边没有人知道他们正在经历绝望。

阻止这种悲剧,需要儿女加强责任主体意识,可是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保障體系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时代变化得太剧烈,我们根本都没时间适应。一百年时间里,中国人从一大家人住在一起,变成了越拆越细的小家庭;分裂出来的家庭单元,开枝散叶,四面八方;一代代叛逆的后辈,从传统中游离出来,创造属于他们的新时代文化。到如今,放眼望去都是小家庭,子女远离父母是社会常态,而我们也终于成了史上第一代不认识邻居的人。

小家庭、子女不在身边、邻里不相识,三要素聚齐,老人的孤独离世现象必然会存在。在那些去世之后十数天甚至数十天才被发现的个案里,有一个算一个,都符合这三要素。

相比过去,我们更自由了,但也更孤单了。别看许多人的社交生活热闹非凡,其实我们正在步入“无缘社会”。这很大程度上是环境改变了之后的结果。我们都倾向于把自己安顿在某个平衡点上,不想让自己太过于屈从群体意志,希望能保持一点自我,但如非必要也不会特意挑战群体意志的边界而把自己弄成众矢之的。这个特性意味着,我们身处哪个群体,一般就会接受这个群体的价值观和文化——如果生在英国,我们很可能都会一辈子嫌弃鸡爪;如果从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食人部落长大,那么觉得人肉很好吃就是大概率事件。这意思是,我们都是深受环境影响的人,像水滴一样轻松自在地随波逐流是最自然的状态。我们身处的环境塑造了我们,我们不假思索地顺着这条大河漂流着,根本都不用思考,因为根本都不觉得还有思考的必要——直到这巨变的时代重锤我们,撕裂我们,让我们无所适从。

老龄人口的孤独问题,是社会问题。把“常回家看看”写成歌曲,说明很多老人家太孤单;居然还流行起来,说明已成“现象”。

解决老人的孤单问题,仅靠向家庭成员施压不是办法。滚滚红尘中,百样米养百样人,不可能家家都是守望相助的和睦家庭。“小家庭”“子女远离”两项是不能强求改变的,时代趋势如此,散比聚容易得多。最现实的解决方案,是重塑邻里生活。

我们身为人类,无法自己给自己提供情感支撑。我们需要被接受。我们需要被肯定。我们需要被认同。我们需要被需要。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我们注定需要彼此依靠。

现在那么多地产商不谈房子了,开始谈“美好生活”,谈“社区营造”,是有道理的。虽然他们的套路不讨人喜欢,他们的名声也让人存疑,但这方向肯定没错。毕竟,为破解“无缘社会”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值得鼓励。

猜你喜欢
小家庭无缘邻里
“小家庭年夜饭”在上海走俏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剪发
爱画画儿的你,叮当等你来哟
邻里图书馆
邻里之间
《玲珑》杂志对大家族的抨击和对小家庭的向往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有缘无缘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