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摘 要]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要求综合硬实力的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全面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良好的个人素质。本文以运城学院学生为例,通过对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届毕业生的实习情况、在校生的工作期望及物流企业部分高管进行调查,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及就业状况,分析影响物流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适用于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合理化建议,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就业现状;运城学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6.09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6-0-04
0 引 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一体化及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对作为新兴经济代表的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物流教育滞后,现代物流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基于物流企业对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运城学院于2011年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1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问卷调查
1.1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表1为本次调查的主体,问卷主要分两卷,一卷调查主体为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二卷是针对物流企业部分高管的调查。问卷一的1-3题是对物流管理学生基本信息的调查,4-7题是针对毕业生对物流行业认知程度的调查,第8题是调查毕业生对择业要素的偏重情况,9-14题是调查毕业生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对专业课程的看法;问卷二主要调查的内容是物流企业部分高管对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看法。
-
1.2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物流管理毕业生、在校生以及应届毕业生。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男女比例约为4:6,根据表2可知,本次调查对象的构成比例基本与实际比例相符,调查结果真实且具有代表性。
由于研究需要,本文针对科捷物流有限公司在仓储作业中涉及的项目经理、仓储主管等主要管理层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以便分析物流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客观因素。
2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1 学生方面
本文主要针对被调查学生填写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归纳就业过程中毕业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2.1.1 物流管理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及择业条件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比较期待高薪优待(见表3),基本工资要求达到3 500元/月及以上的占被调查人数的72%左右,然而大部分物流企业能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为2 500/月左右,相当于一个二线城市普通文员的工资。物流行业工作量和薪资之间的比例差,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其他行业。
调查显示,在专业对口方面要求较高的人数只占被调查的18%,但对“五险一金”等方面的要求普遍偏高。而现在大多数的物流企业明确表示不能满足刚毕业的大学生“五险一金”的条件,而且对于工作地点比较偏远、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大多数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表示不愿从事相关工作,具体见图1。这也成为当下人才需求大,而就业难的一大原因。
2.1.2 毕业生物流行业就业机会及就业前景调查
毕业生物流行业就业机会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势态好,就业机会相对较大,但只有42%的被调查者表示物流行业管理阶层的就业机会大,被调查者还表示物流行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比较高。
且6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物流行业的升职空间有一定信心,但物流行业的发展变化比较快,所以即使有升职空间,也需要看个人机遇,即在实际操作环节中的办事能力,具体见图2。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实践经验不足,在物流企业招聘过程中不占优势。
2.1.3 毕业生专业知识储备情况
毕业生专业知识储备情况调查结果见图3。
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开设了物流基础、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学校还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教师,其中大多数是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及实践经验。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以自己的知识储备可以胜任物流行业的相关工作。
61.11%的被调查者表示,专业课程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更有帮助,13.88%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设计不太满意,具体见表5。
2.1.4 毕业生对物流行业的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仓储物流和物流信息岗位的了解偏多,对装卸搬运等偏向于体力工作的岗位不太了解,具体见表6。现今物流企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在国内物流企业中,仓储、货资运输、产品包装等岗位上的从业者偏多,但这些岗位大多不太需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而是需要拥有一定从业经验的人员。
2.2 社会需求方面
針对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本文调查了某企业部分高管对当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看法,这部分主要是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2.2.1 物流企业对本科毕业生专业能力的需求
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对应聘者的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偏高,所以应聘者应对物流行业的基本流程和概念有所了解。企业希望在工作过程中,毕业生可以将自身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操作流程相结合,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2.2.2 物流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期望方向
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表示,希望有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到企业中,帮助企业优化操作环节,管理操作现场,使物流成本降低,同时保证优质的服务。这一调查表明,当今物流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看重毕业生学历的同时,更注重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2.2.3 物流企业各需求层次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
从普遍意义上说,物流行业的门槛是比较低的,物流企业的一线操作岗位大多对从业者的学历没什么要求(见表7),但物流管理、仓库运营、物流系统维护方面的岗位,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專业知识储备和管理能力。
调查显示,67%的被调查物流企业管理层表示物流行业的管理型人才不能低于本科学历,且应配有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在企业招聘过程中,物流企业会先看应聘者的学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优先提拔高学历人才。
2.2.4 物流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岗位设置
表7(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者的学历要求)显示,现代物流企业对从业者的学历有一定要求的。物流企业表示很多毕业生不能接受在实际操作岗位上磨炼,工作态度欠妥,认为操作岗位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浪费,但自身综合素质又无法胜任管理层的工作,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对本科毕业生设置一些基础性岗位,具体见图5。
如上文可知,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男女比例大致为3∶4,女生人数偏多,但大多数物流企业认为女生在大宗货物的搬运、操作现场异常处理、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等物流运作流程等方面没有优势,所以许多物流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还会先进行性别筛选。
3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未能在物流行业就业,其中存在市场需求的客观因素,这属于不可控的部分,为此,本文从学生及学校等主观角度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3.1 学校方面
3.1.1 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调查显示,61%的学生表示很少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训课程,具体见图6。学生表示,在实验过程中,自身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合理加设专业相关的实验、实训课,定期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物流企业文化的认识。此外,还需要从改善教学设备上着手,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3.1.2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优化措施
被调查学生表示,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不是很满意,普遍认为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对上层领域的知识没有太多涉及。但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是物流企业的管理型人才,而企业对管理型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偏高,所以学校既要考虑学生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为学生考虑到其未来的职业发展。
3.1.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由于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新专业,教师队伍年轻化,对专业知识和课堂氛围的把握比较好,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学校应尽量整合教学资源,安排专业教师定期到物流企业实地学习,积攒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教学,以便更生动地传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2 学生方面
3.2.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物流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会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以此甄别应聘者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因此,学生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3.2.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集合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会计基础、法律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大多数物流企业招聘时,要求应聘者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其他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3.2.3 实时关注社会动态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关注物流企业的新闻动态,了解不同物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加强自身与专业、行业的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运城学院物流学生及物流企业部分高管的调查,对运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就业能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各项因素,并据此提供合理化建议,如,学校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开设相应课程,这对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极有帮助;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大学期间应夯实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实时关注物流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其企业文化,这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同时,学生也应该摆正心态,切记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求学梦和就业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丹.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7).
[2]袁佳雨,沈寒晨,王成.关于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前景调查与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2015(3).
[3]谷雪,杨惜童,刘瑞茵,等基于物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7).
[4]赵长军,葛元坤,陈飞.物流管理专业在校学生能力培养的调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8).
[5]钟晶灵.“用工荒”与“就业难”——物流人才供需错位现象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1).
[6]潘杰.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初次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企业导报,2010(9).
[7]曾向昌.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期望值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