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8-04-26 10:34王启星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是小学生开始接触算法世界的“敲门砖”,对此,教师应当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尺寸”,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数学的小天地,让他们可以在其中自由地翱翔,努力地汲取来自数学知识的营养。基于此,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意从“问题导入”“小组合作”以及“游戏教学法”这三方面切入,针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研究,旨在于完善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问题;导入小组合作游戏

一、 问题导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导入几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以此来诱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这个数学课堂创造一个美好而有趣的开始。

例如,教师在讲授“认识小数”这节知识时,可以采用导入问题的方式,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而言,教师可在课堂伊始阶段向学生设置疑问:“今天小明带了10元钱,已知圆珠笔1.5元一支,橡皮0.5元一块以及铅笔0.8元一支,请问他买了6支圆珠笔后,还能买多少支铅笔?”经过三分钟的思考时间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勇于举手回答,其中学生甲回答:“已知圆珠笔一支为1.5元,买了六支,可以得出计算公式:1.5×6=9,而小明只带了10元,则买了六支圆珠笔后,只剩下1元,而0.8元相当于8角,因此小明只能购买1支铅笔。”这时教师可继续进行提问:“这位学生回答得相当正确,那么请问如果买了五支铅笔后,可以买多少块橡皮?”同时留给学生3分钟的思考时间,这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强大的存疑心理与求知欲望“控制”,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拿出纸笔并亲自动手演算。当三分钟过后,学生乙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回答:“老师,根据0.8×5=4,而小明只带了10元,那么这样还剩6元,其中一块橡皮是0.5元,那么应该可以买12块。”当学生乙回答完毕后,教师可由此导入课堂并回答:“大家刚才回答得都不错,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在超市購物时总会需要考虑自己钱包与商品单价的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仔细学习一下如何看待小数,如何正确计算小数。”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导入的方式开展教学实践,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课堂的教学开个好头。

二、 小组合作,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话深刻表明了合作的重要意义。的确,合作有利于带来双赢的局面,也有利于造就成功。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可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此来为学生营造有趣、欢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在讲授“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依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特长等将他们划分为几个小组,合理编排他们的组别,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至少4个人。然后教师可向各个小组提问:“请问一家电影院的最后一个座位是22排26号,那么请问500个人够坐吗?如果是600人呢?”在这5分钟内,每个小组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分析,有的小组会选出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划分“工作区域”,即安排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专门思考计算思路,归纳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答案总结,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站起来回答;也有的小组会选择一起讨论问题思路、一起总结最后随机抽选一名作为代表回答。实际上,小组内部不管怎样划分,都抵挡不了他们学习与思考的热情,几乎所有的学生全部“出动”并参与其中,这有利于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五分钟过后,教师可随机抽选几个小组,小组A一起回答:“够500人,但不够600人,根据计算公式可得该结果。”也有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回答:“根据22×26=572可知,600>572>500,因此我也同意小组A的看法。”在小组回答完毕后,教师可进行相应的点评:“我发现,经过小组合作后的计算结果与之以往相比,正确率大大提升了,所以首先为你们小组的通力合作提出表扬。希望大家还可以继续努力。”实际上,学生利用小组营造的合作氛围学习,汲取知识的速度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可知,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式教学,非常有助于为学生学好数学营造有趣的氛围。

三、 利用游戏教学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所谓:“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小学生爱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而如果教师要恶意地打击他们,则会严重削弱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应当利用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从游戏中学到理论知识,从游戏中提升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与热爱。

例如,教师在讲授“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可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该部分数学知识的热情。具体而言,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加菲猫吃小鱼”的游戏,其中教师扮演“加菲猫”,而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扮演“戴着标有自然数帽子的小鱼”,然后教师喊出一个数“18”,则要求所有戴着能将18整除的数字帽子的学生都藏起帽子,否则就会被“加菲猫”吃掉。在第一轮的游戏中,有几个头上有“3、6”数字的学生都不幸被“加菲猫”抓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根据乘法口诀,思考一下所有能将18整除的数字,是不是有1、3、6、9、18,而这些数字其实都属于18的因数,而18是他们的倍数。”为了巩固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知识的印象,教师又进行了第二轮游戏,同时喊出了“24”这个数字,这时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了紧张的思考中,当教师喊出“停”的命令时,所有的学生都摆正了坐姿,等待着教师的“审判”。这时,教师将忘记藏“1、24”的学生都“抓”起来并询问他们原因,其中有一位忘记藏“1”的学生回答:“我以为只有2、3、4、6、8、12这几个数字需要藏起来,忘记还有1了。”而另一位忘记藏“24”的学生也是这个原因而出错,对此,教师可进行深入讲解:“同学们,任何时候都要记住1是所有整数的因数,即所有倍数都能被1与它本身所整除,因此24的因数里包含1和24。”而后教师又继续开展了几轮小游戏,发现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提升自身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当循序渐进,找准对策与方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出发,通过利用问题导入、小组合作以及游戏的方式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此来促进自身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桂英.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6).

[2]刘爱菊.数学教学之我见[J].华夏教师,2017,(14).

[3]杨晓明.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J].学周刊,2018,(01).

作者简介:

王启星,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接渡华家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