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的古巴风情

2018-04-26 07:20喻添旧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8年4期
关键词:韦斯特雪茄哈瓦那

◎文、图| 喻添旧 编辑 | 吴冠宇

每当夜幕将至,马洛里广场的演出便开始了。

雪茄之都坦帕

坦帕市给人们的印象一直不太阳光,尤其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社区“优博城(Ybor City)”,当地人也这么认为,于是他们决定让这个100年历史的城镇保持原样,狭窄街道和老旧的雪茄工厂,陈列着雕像的广场和叮叮当当响的有轨观光电车。这里就是优博城——雪茄王国和黑帮世界,它的一切都真真切切地被拍进电影《夜色人生》里,也若隐若现地出现在街角的夜幕里。

优博城从1885年开始建立,几乎完全依赖马丁内斯·优博(Martinez-Ybor)所创办的雪茄工厂,两年后的1887年,它成为了坦帕市的一个区。当地铁路线的建设促成了这个区域的从无到有,由于靠近通往古巴的海上航线,优博城可以便捷地进口新鲜的古巴烟草,成品雪茄又可以快速通过新铁路运往美国北方的市场。于是优博先生将他在基韦斯特的已经成熟的雪茄工厂搬到了这块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全新土地上。

由于临近的“城市”坦帕当时还是一个人口不到5000人的小镇,优博先生在他的工厂周围建造了数百间小房子,以容纳主要是古巴和西班牙雪茄工人的涌入。工厂在1886年生产出了第一支雪茄,而许多其他的雪茄制造商在随后的几年中也将其业务搬到了附近,包括由休·麦克法兰创立的又一个以雪茄为中心的郊区西坦帕——数千名古巴移民聚集到了那里,两个“拉丁”社区结合起来,在1929年的高峰期里生产出了超过5亿支的手工轧制雪茄。坦帕真正成为了“世界雪茄之都”。

▲ 小哈瓦那社区里,移民老人靠古巴麻将度过下午时光。

▼ 雪茄之城坦帕的传统工艺来源于古巴

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的到来,使得全球对优质雪茄的需求急剧减少,优博城的经济基础遭受重创。一些雪茄工厂关闭,其他一些人结束了手工制作的传统,转而机械化以降低成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雪茄的需求重新增加,但在那个时候,优博城的雪茄工厂几乎全部机械化了。如今的优博城里,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店铺在用手工的方式制作正宗的古巴雪茄,那是游客参观项目的一部分。在一直以来坚守品质雪茄制作的坦帕和优博城,卷入雪茄的不只是烟草,更是古巴的灵魂。

美国最南端遥望哈瓦那

基韦斯特是美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巧城镇,在这座南端城市最南端的海角上,竖立着一座色彩斑斓的水泥墩,上面书写着“距离古巴九十英里”——没错,这里距离哈瓦那反而比迈阿密更近一些。在1890年的人口调查中,当时这个佛罗里达最富裕的城市有一半的居民都是古巴人,像优博城一样,雪茄生产令这里繁荣昌盛,超过200家古巴工厂积极介入,每年在此生产1亿支雪茄。

“最热爱古巴的美国人”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基韦斯特写下了名篇《永别了,武器》的一部分,也用萧条时代的基韦斯特作为场景完成了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海明威在基韦斯特生活,直到离开美国前往哈瓦那。1931年,海明威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波琳买下了已建造了80年的两栋双层小楼,也有传说那是波琳富有的叔叔古斯·菲佛(Gus Pfeiffer)买下送给夫妇俩的结婚礼物。相比买主是谁,另一个传说更为有趣:海明威在这栋房子的院子里花20000美金安装了一个游泳池(相当于今天的30多万美元)。据说海明威在工程完成后向混凝土中扔下一枚便士说:“这就是我的最后一分钱了!”那钱如今还在海明威故居的游泳池里面,说不准可以找到它。

基韦斯特仿佛就是为海明威而存在的。这里由于历史渊源而造就的浓厚的古巴与法国双重风情,击中了海明威对于文化和生活的两个“最爱”,令他可以至少在美国本土找到一片“值得留恋”的土地。而禁酒令的生效,又令这位酒鬼不得不离开北部都市,奔向小镇中心的“邋遢乔酒吧”(Sloppy Joe’s Bar)。酒吧老板是在一次深海捕鱼活动中与海明威相识而成为挚友的,海明威将他写进了《有钱的和没钱的》里,成为了弗莱迪(Freddy)的原型。甚至于,海明威还将“邋遢乔酒吧”的小便池搬回了家,用以作为他心爱的众多六趾猫的饮水池。

海明威的故居,如今成为了一个公共博物馆,以纪念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基韦斯特生活方式的热爱。海明威原来的宠物“雪球”的后代仍然生活在基韦斯特这两栋数度易主的小楼里,它们是“海明威之家”的真正主人,迎来送往着热爱海明威而登门拜访的游客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岛民们对它们的眷宠。

猜你喜欢
韦斯特雪茄哈瓦那
带你“云游”哈瓦那
韦斯特罗斯新旅游中心
格拉迪丝·韦斯特:协助开发全球定位系统的隐藏人物
雪茄醇养保湿器具的选择与使用
夺爱计
“侃爷”迷惑操作看呆网友
雪茄星系
卡斯特罗骨灰循“进军哈瓦那”相反路线行进 落葬圣地亚哥
英国雪茄迷
做事的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