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五”:健康福建2030

2018-04-26 08:19本刊综合
就业与保障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福建医疗

本刊综合

2017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大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的重大部署。由省卫计委牵头,省发改委、体育局等25个省直部门共同参与编制了《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以下简称“《行动规划》”)。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规划》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领域问题和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注重突出战略性、系统性、操作性和地方性。具体表现在:

目标明确,注重操作性。根据福建实际,围绕健康水平、健康行为、健康环境、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产业等,设置了到2020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和若干主要量化指标。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健康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等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在全国前列。

到2030年,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整体协调发展。健康教育基础化、健康行为自觉化、健身运动常态化,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医疗服务和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和优质。医疗保障体系成熟定型,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健康产业更加壮大。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

结合实际,体现福建特色。在内容上,在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同时,结合福建实际,突出福建优势,体现福建特色,符合“新福建”建设方向,建立起具有福建特色、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如针对福建省生态建设和深化医改优势,强调要将福建省生态优势转化为促进健康优势;将医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贯彻落实医疗“创双高”建设方案,以点带面,加快提升全省医疗服务水平等。

既是战略规划,也是实施路径。健康福建建设“五三五”计划既是战略规划,也是实施路径。突出了以预防为主、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建设特点,同时立足增强群众获得感,主动对接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新需求,抓紧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行动规划》强调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力争使人民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健康生活每一天。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和看得好病,强调了政府必须承担的应有责任等。

核心“五三五”

《行动规划》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健康福建建设“五三五”计划,即:“五大工程、三大平台、五大保障”。

实施健康福建五大工程:“健康促进、健康服务、健康扶贫、健康环境和健康产业”。

实施健康促进工程。主要围绕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行为、提高全民体质等方面,要求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应急救护技能,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组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加强戒烟限酒教育,遏制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的危害。加大健身场所设施建设,推进基层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参与全民健身。

实施健康服务工程。强调保障全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健全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医疗“创双高”项目建设,引领提升全省医疗技术高水平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提供优质适宜医疗服务,努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切实维护残疾人健康。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同时促进医防、医养、医体的融合发展。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出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投入政策,以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推进城市医院与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或医疗联合体,健全城乡对口支援与帮扶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提高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标准,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

实施健康环境工程。结合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求,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海洋生态等保护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一批国家级卫生城市、县城、乡镇,引导卫生城镇向健康城镇发展,实施健康“细胞”培育工程;全面推进健康环境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自律,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提高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健全口岸公共卫生体系。

实施健康产业工程。结合李克强总理在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福建省实际,提出发展以医疗、康复、中医药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产业,促进医疗服务市场供给,支持慈善组织和个人举办公益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合理调控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盈利率,构建非营利性为主体的社会办医体系,促进医疗服务市场供给。发展以健康旅游、体育健身、养老护理为主体的保健养生产业,促进健康与旅游、健身休闲、养老产业融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发展以药品、医疗器械、健康食品为主体的食品药品制造产业,发展生物药、化学创新药、优质中药,推动重大创新药物产业化,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医疗器械,支持国内外医疗器械重大技术成果在福建省转移转化,促进健康食品产业发展,鼓励企业研发附加值高的健康食品,壮大健康食品精深加工业。

构建健康福建三大平台:“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对外交流”。

构建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是: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建设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试点工程,培育一批健康医疗大数据开发应用产业化示范项目。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发展互联网云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康复养老等服务。鼓励发展健康医疗电子商务,打造药械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线上展销和阳光交易,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健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开发共享,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建立全省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居民健康信息系统,方便群众自助管理个人健康档案。

构建健康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从构建体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三个层面展开,细化了科研攻关的方向与重点领域。一是构建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卫生与健康事业全面融合,开展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重点专科和疾病协同医疗网络建设。二是实施健康科技重点攻关,结合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提高三级甲等公立医院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聚焦公共卫生与防疫、疾病诊断与治疗、重大新药创制等应用方向,提升福建省医学前沿领域创新水平。三是推进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协同研究网络和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构建健康对外交流平台。突出福建特点,重点强调了与港澳台的合作交流及省际间跨区域合作。一是发挥福建省地缘优势,打造对台卫生健康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对台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引进台湾先进医疗资源,建设两岸医疗园区;发展与香港、澳门健康交流合作。二是积极推进健康领域的区域合作与省际交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卫生健康领域协同发展,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联动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福建与中西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三是实施健康福建全球开放合作战略,加强健康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和管理服务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交流合作,开展援外医疗和健康合作工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卫生行动,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健康领域交流合作。四是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推进多层次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赴境外举办中医孔子(朱子)学院,在援外医疗和健康合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

强化健康福建五大保障:“体制机制、健康筹资、健康人才、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法治”。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一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对此,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充分认识社会、经济、环境等公共政策对公众健康的重要影响作用,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积极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二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着力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体制机制;完善“药、价、保”三要素统一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大健康管理体制。三是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健康相关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

强化健康筹资保障。一要加大健康投入力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健康领域长效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补助等及时足额到位,体现向基层倾斜,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努力保障妇幼、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基本健康服务需求。二要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建立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居民医药费用医保实际报销比例;健全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服务。三要拓展健康保障筹资渠道。鼓励发展各类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的积极性,推进PPP健康项目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与互助。

强化健康人才保障。从福建省人才短板问题考虑,强调要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加强医教协同,建立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推进医学教育制度改革,健全医学终身教育制度,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和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创新县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在城市公立医院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推行编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加快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合理调节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薪酬待遇水平,多途径提高紧缺专业人才岗位吸引力。逐步提高山区、海岛等边远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待遇。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改革。

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着重强调了全过程无缝监管等问题。着力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省,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要提高药械质量安全水平,强化日常监管和不良事件监测,加强化妆品、保健品等监管。深化药械流通体制改革,强化价格、医保等政策的衔接,完善公立医疗机构阳光采购机制,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强化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预警,完善药品储备制度和应急供应机制。

强化健康法治保障。涵盖法制建设、健康权益保护以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等。要求建立健全健康相关法规标准,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完善健康领域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全面促进健康权益法律保护,强化各级政府在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环境、体育等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治理格局。依法惩治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实施:为健康合力

为保障健康福建目标任务的实现,《行动规划》着重强调了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把健康福建建设列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重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将结合各自实际,细化落实本行动规划有关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五年规划、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各个阶段所要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来保障健康福建建设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福建医疗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福建医改新在哪?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