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资助育人精准工作模式探究

2018-04-25 05:06卢凌美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2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互联网思维精准

卢凌美

摘 要:在党和政府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及发展性资助理念的影响下,结合当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特点及当前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运用互联网思维探讨创新资助育人精准工作的模式:认为在保障信息的准确与畅通的前提下,实现认定过程的精准与公正;在合理统筹资助形式的基础上,推进资助育人的内涵丰富;在宣传与监管并行的机制下,保障资助项目精准落实,最终完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受鱼-授渔”的完美升华。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资助育人;精准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推进教育公平,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全面推进精准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以下简称贫困生)是高等教育中一个规模巨大、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推进构建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工作模式,关系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健康发展、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公正公平,更关系着高校、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自2007年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来,高校的资助体系改革不断推进,现已形成“奖、贷、助、补、减”及新生“绿色通道”为一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2016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金额955.84亿元,增幅12.72%;国家助学贷款263.21亿元,增幅19.72%。资助覆盖面逐年扩大、资助金额逐年提升,但在高校资助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困生识别模糊、资助形式选用笼统、资助过程及内容单一、发展性资助制度缺乏等制约精准资助实现的诸多问题。

2.1 高校贫困生的非精准识别

高校贫困生认定是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精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效用。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包括:申请学生提供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申请学生所在班级的民主评议、高校资助工作小组的综合考评。这种定性的认定方式如在各环节均能保持公正、客观的评定水准,那么评定的结果也能算得上是准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较多的情感影响因素。首先,学生提供的家庭情况调查表需要当地村(居)委会及民政部门的证明盖章,有些基层部门为了规避责任选择无证(低保证、残疾证、烈士证等)一律不盖;有些则本着“老乡情面”和“助学好意”,只要申请即能通过。不进行细致实际核查的结果是:既有部分夸大甚至是虚假的贫困,也有部分掩盖甚至是隐藏的贫困。其次,班集体的民主评议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申请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评定学生碍于情面主观评定等问题。最后,高校资助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工作队伍。高校院系层面的资助工作大部分均由辅导员兼任,在面对精准助困育人的新要求下,专业业务能力疲乏、创新管理能力缺乏等问题凸显严重。

2.2 高校贫困生的非精准资助

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是指通过资助满足贫困生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的个性化需求。物质层面主要解决贫困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资金需求;精神层面主要包括培养贫困生的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道德及行为习惯等。目前,对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主要通过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形式得以实现,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助学金的“免费性”、相对“隐私性”使其成为大部分贫困生的首选资助形式,但“雨露均沾”型的助学金发放,很难覆盖学生的特殊化需求;与之相对的助学贷款、勤工补助等形式却因其“偿还性”、“自尊感”等问题逐渐成为大部分贫困生的舍弃形式。尽管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却没有提升资助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有限资助资源的浪费。其次,“重物质轻精神”的保障性资助,未能精准有效的丰富资助内涵,贯穿资助的全过程。保障性资助从学生认定开始到经济资助发放结束,服务学生内容单一,很难感受到资助的育人的价值。最后,贫困生的发展管理制度匮乏,未能开展精准有效的动态跟踪等。

3 互联网思维对资助育人精准工作模式的创新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的理念。资助工作是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平台之一,“保障性资助-发展性资助-精准资助”的转变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的不断创新。精准资助是发挥学生资助基金效益最大化的有力途径,也是落实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的基本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非精准环节,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用以推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实现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目标。

3.1 互通信息,把握精准认定信息源头

信息的准确与畅通是精准识别高校贫困生的前提,建立生源地(家庭及所在村/街道委员会)-当地民政部门(资助管理中心)-高校三方的信息共享平台,既可打击“虚假”贫困又可动态监测资助过程。生源地对辖区内的家庭困难家庭进行摸排建档立卡、信息上传;当地民政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对困难家庭进行复核定档、更新管理;高校通过大数据手段分析,挖掘和丰富认定指标、开展有效家访工作。实现三方的信息精准互通模式,能大幅提升客觀了解贫困生家庭实际情况和困难的水平,有效区分长期突发贫困和短期突发贫困,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精细化的信息管理能从源头上分析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影响因素,有效夯实贫困生精准认定的基础,提高精准认定的效率。

3.2 互证指标,把握精准认定过程监测

认定过程的精准与公正是有效识别高校贫困生的关键,建立班级-院系-高校三级认定组织平台,优化量化测评体系。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中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加强认定管理,既要精准识别,也要保护学生尊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分析,在深化认定维度、细化认定指标的基础上,分析指标权重,兼顾定性与定量,实现认定测评体系对困难等级的公正划分、动态调整等的功能。班级、院系及高校利用评定组织平台的测评体系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动态认定、动态调整及动态管理,既有利于认定的精准实现,也有利于学生信息及尊严的保护。

3.3 互补优势,把握精准资助形式统筹

合理统筹资助形式是精准资助育人的重点,建立无偿-鼓励-有偿混合资助体系,融合显性-隐性资助形式,拓宽资助资金来源,有利于各资助形式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资助资金更高效的利用,有利于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无偿资助形式可以保障“不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失学”的底线;奖学金类的鼓励性资助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形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此外,以大数据统计结果为支撑的“暖心饭卡”、“路费补助”等“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资助形式,既能保护学生的隐私信息又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高校应对资助形式和资助额度进行合理统筹,有偿资助和鼓励性资助相比无偿资助更具积极意义,隐性资助相比于显性资助更具关怀体现;资助金额实行“保底和封顶”相结合,既要实现资助的全覆盖,也要避免资助向少数学生集中,产生“贫困生贵族”。在资助经费方面,除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和学生自助外,积极拓宽企业资助路徑,构建企业与高校联系的桥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实现“双赢”。

3.4 互联通道,把握精准资助内涵培养

全面推进育人成才、丰富资助内涵是实现精准资助育人的核心,发展“物质资助-能力培养-成才就业-回馈社会”的四步资助育人模式,将“授人以鱼”的资助转变为“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结合”型资助,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真正打通发展性资助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教育扶贫目标。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首先要抓好贫困生的“人生第一颗扣子”,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强化创新创业和实践研究能力;再次要加强学生的励志教育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升诚信意识与社会感恩意识;最后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尤其是“零就业”家庭的困难生就业工作。通过探索“四步资助”通道,让贫困生完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转变,真正完成“受鱼-授渔”的完美升华。

3.5 互享平台,把握精准资助政策宣传

高校资助政策的正确宣传与引导是落实精准资助育人的保证,在信息共享及认定组织平台的基础上,搭载专业化的宣传平台促使高校资助朝着日益完善的、可持续的、精准化的道路不断前行。首先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把握入学、毕业求职等关键时间点,将长期宣传与重点时段宣传结合起来,提升宣传的全面性和精确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的政策解说,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其次要拓宽宣传的载体,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速度快、渠道多、覆盖广”的特点,通过公益广告、资助专题片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再次要规划宣传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宣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寓育于教,寓教于乐;最后要建设宣传的队伍,结合学工队伍重点培养宣传干部,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养成一直专兼职结合、党政教辅与学生干部联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资助宣传队伍。

3.6 互评互监,把握精准资助过程管理

监督管理体系的规范是落实精准资助育人的有效保障,建立健全“以监督促管理、以评估促改进”的监督、管理、评估、改进长效机制,有利于实现精准资助的良性循环通路。首先是规范资助体系相关制度。合理规范信息管理、资助程序、资金管理、监管责任等各方面,使资助全过程做到“有据可依”,全面提升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水平。尤其是贫困生信息管理方面,既要秉承公开、规范,又要兼顾隐私、安全的要求。其次是优化建设资助工作队伍。强化资助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政策解说、管理培训等,提高资助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科研能力水平,以科研促发展,积极探索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化、职业化、专家化、学者型”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最后是建立监督评估与跟踪机制。高校可结合自身的考评管理机制与第三方资助评估机构并行,进一步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性、创新性;另一方面完善受助学生的跟踪机制,包括学生的动态认定、资助情况、资金使用、贷款偿还、毕业就业等。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暖心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程,探索其精准工作模式有利于将有限的资助资金效益最大化,是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的重要工作方式。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指出:“资助育人目标就是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资助育人工作就是建立起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这样一条良性通道,最终让受助学生同样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样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同样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并且能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5.

[2]黄少玲.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3]朱平.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模式分析[J]. 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7,(11).

[4]曲绍卫.当前我国高校助困与育人契合的实效性分析——基于全国11 所高校大学生资助问卷调研[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互联网思维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