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4房间
大年初一,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红海行动》在国内院线火爆上映。这部由博纳影业与海政影视等方筹拍的电影,让以往鲜见军事题材的春节档,多了一分军迷们所期盼的“军味”。
林超贤是一位生于1965年的香港电影导演。他年轻时代就在香港动作电影圈打拼,曾经当过动作片中的配角演员,并最终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数度角色演变,成为了香港导演陈嘉上团队的副导演之一。陈嘉上导演的两部影片估计军迷们不会陌生。一部是周星驰主演的《逃学威龙》,另一部便是讲述香港警察特别任务连的《飞虎》。林超贤参与了这两部影片制作,在上映于1996年的《飞虎》中,31岁的林超贤已名列制作人之中。
1997年,林超贤作为导演出道,之后多年一直主要指导拍摄香港警匪题材的动作电影。其中的《冲锋陷阵》《证人》《逆战》等片均在内地院线进行了公映,大多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火爆的枪战场景,紧张的剧情节奏,一直是这位导演被内地观众所熟知的电影风格。
2016年,林超贤与大陆投资方合作筹拍的《湄公河行动》在院线上映。这部电影的故事取材于震惊一时的“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采用“内地+港台”的演员阵容,主要在泰国拍摄完成。提到《湄公河行动》,影迷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的中国特警角色使用了全套美式枪械。而影评人则更加看重林超贤导演团队从本片开始耕耘大陆电影市场的“新方式”。那就是与大陆制片公司合作,增加大陆演员参演比例。在选取故事时,紧追市场所在地区的新闻热点等等。
但《红海行动》并非《湄公河行动》的续集。《红海行动》与《湄公河行动》的剧情毫无关联。演员除了客串出演的张涵予之外,其他也并无重叠。《红海行动》的制片方名单中出现了“海政影视”的名字,这让林超贤的《行动》系列在这一部中上升到了带有“正剧”感的层级。另一方面,《红海行动》也是林超贤电影中少有的以军人为主角的影片,这意味着片中可以动用的武器道具将变得更大,故事也难免更具信息量。火爆的枪战,丰富漂亮的道具,紧张密集的画面语言自然不会少。同时令动作片爱好者一提便知的“故事出处”,也能让观众们了解自己买票后的几个小时会看到“谁与谁即将开始交火”。
《红海行动》是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于2015年3月至4月赴也门亚丁港执行撤侨任务为基础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支参与护航的海军陆战队特战部队,在西亚北非一带的某国为拯救中国公民,打击恐怖分子的故事。
看完全片走出影院时,笔者最直接的感觉是,因剧情紧张而绷紧的双腿终于得以放松了。腿绷紧的原因倒不是因为《红海行动》足有两个多小时的片长,而是因这部影片的战斗场面真的占到了全片时长的四分之三以上,沐浴在枪身炮声中的观众难有太多放松下来的机会。
火爆场面的“足量”使得《红海行动》的剧情段落不难分划,这部影片主要共“打”了5场“仗”。
第一“仗”是19批护航编队为了解救被劫持商船、惩治犯罪分子而进行的特种攻坚战。这一段劇情有一部分是在我国南海拍摄的。出现的实物有054A型导弹护卫舰、071型综合船坞登陆舰、直9舰载直升机、再有一身黑色装束的海军陆战队“蛟龙特战队”队员与他们手持的国产枪械,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其中,特战队员在071“肚子里”跑过726型气垫登陆艇的画面很难得,建议军迷们仔细看看。而054A护卫舰的舰桥外观则完全没有“打码修正”。在张涵予与张译的对手戏中,观众可以在海上黄昏中尽情观察这艘护卫舰头顶的设备细节。
可惜,这段戏拍摄的地点不大正确。舰艇驾驶室上面炮瞄雷达所在的平台,一般是不允许站人的,因为设备太多。舰桥成员的战斗瞭望在驾驶室两侧的瞭望平台上,而非工作状态的“看海”,一般在中段甲板(还得是没有战斗部署时才行)。在那个地方拍摄,应该是为了画面好看而做的“编剧安排”。
这段剧情中,观众还可以仔细看看特战队员手里的枪械。如果你眼够“尖”,就会发现几处有意思的细节。比如主角队员手持的92式手枪似乎是9毫米版,这似乎与新闻中我军部队常使用5.8毫米型92式手枪的情况不符。部分特战队员的国产无托突击步枪配用的是北约5.56毫米弹药的弹匣,这说明他们持握的是用于出口的97式步枪。但好在这个画面不明显。
在这段剧情的另一个场景中,能源公司的私人保安也持有一种军迷观众很熟悉的现代枪械,那就是美国的KRISS VECTOR冲锋枪。可惜这支靠改变枪机结构而变化后坐力特性的.45口径冲锋枪在片中登场只有此环节一处,且两位手持VECTOR的安保人员有一位上来就被恐怖分子撂倒了。
在卡萨布兰卡的街头巷战剧情中,观众可以看到在各类美剧中常常登场的“塑料水管炸弹”和通过特效带来极强感官冲击的汽车炸弹冲击街垒的画面。这在以往国产动作片中是难以见到的。另外还有负责保护使领馆的武警特战队员登场。大型道具方面,还有M60坦克和“狐”式装甲车登场。整场巷战的流程相对清晰,保护重要人员的车队枪战部分有着漂亮的细节和流程感。虽然台词没有使用中国军语,动作画面倒确实令人有种在看美国电影的感觉。
可惜这一幕中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首先难得登场的武警使用的居然也是97式步枪。而在关键的解围镜头中,出现了一个达到“穿帮”级别的剧情。在武警特战队员掩护外交官和侨民进入建筑躲避冲突时,先前一个镜头中看到隐蔽处隔间里有3位武警特战队员。而当隐蔽处被发现的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武警冲出隔间与恐怖分子“对枪”,之后的镜头中剩下的两位武警却“消失”了。这有点儿杜琪峰在电影《PTU》中最后的枪战里男刑警突然消失的感觉。
除此之外,隐蔽处武警出屋“对枪”的设计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明明还有3位特战队员,场景也还有防御纵深,何不在房门的其他角度安排防御?就算对枪是最后手段,何必安排3个人?这显然是动作设计人员对警匪片以外的“枪战”了解不够。另外,在这一幕中,我们还能看到技术有点超前的“科幻拆弹器”。这个拆弹器太先进了,能透视。后面剧情中甚至能像手术机器人一样拆弹,显然是超越现实太多的产物。
这场战斗中,还出现了射击游戏《使命召唤:黑色行动》式的攀爬设备,便携式IED干扰机和RPG火箭筒“跳弹”等道具与剧情。它们都从原理上符合现实,但多少有些戏剧夸张。比如IED干扰机的大小太“随意”,以及攀爬设备过于宽泛的承重能力。
第三“仗”也许是全片动作设计最不严谨的一段。这段中,主角一行人带上了英语口音颇显“喜感”的海清奔赴人质被困的地区,路途中车队遇袭伤亡惨重。
这段戏里,黄景瑜与尹昉扮演的狙击二人组与那位“行动版幼发拉底狙击手”的对决极具看点。
剧情中,车队遭到迫击炮打击,没有防御性能的轮式车辆遭到字面意义上的“灭顶之灾”。爆炸使得车队中军用卡车携带的爆炸物散落一地。通过画面,观众能看到这些爆炸物像是大口径炮弹。但是随着镜头特写,这些炮弹外壳居然在“长着”带“闪烁红灯”的某种定时装置。炮弹上显然不会有这种东西,如果是土制炸弹“包装”又太精美。
稍后这些炸弹爆炸了,而距离炸弹仅有几米之遥的多位角色仅仅在路基下卧倒就“没事了”。这可是上百千克级药重的爆炸。我们且不说飞扬的破片怎么就躲开了列位角色的小身板,如此当量爆炸形成的爆轰效应怎么能够容许使他们活下来呢?这在现实中有些难以实现。近距离的大当量爆炸,爆轰效应会对人体内的内腔造成无法逃避的伤害,这就类似于坦克成员隔着装甲盒遭到高爆弹打击也会被震晕甚至震死一样。当然,突出爆炸的烟火效果,也是世界范围内广大影视剧编剧、动作指导的通行做法。至于后面说他们全员被爆炸埋在土下,这些土从哪里“炸来”也令笔者琢磨了很久。此处剧情如设置为角色跑到一旁的高坡后隐蔽,就更好了。
这里还出现了一处剧情上的遗憾。战斗结束后,主角一行人向上级汇报“只剩一辆‘狐‘式装甲车,还在维修”。但是等他们继续出发时,却乘坐的是那辆观察手用来吸引敌人注意力的路虎“防御者”高机动车。
这段剧情中的狙击手对决,在摩洛哥壮丽的山丘沙漠地貌中显得很漂亮。中口径狙击步枪子弹命中目标前因距离带来的微妙时长,武装分子狙击手身边的一盘干果,他手中的加长型AK狙击步枪,武装分子的迫击炮班与狙击手的对抗,都令人印象深刻。
这里有件道具值得大家细看。武装分子狙击手使用的加长型AK系狙击步枪很有代表性,这种武器的溯源可以追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南斯拉夫,是部分没有获得SVD狙击步枪生产授权的国家在AKM步枪基础上开发的一种狙击步枪。由于笔者落稿时仅看了一遍全片,没有能够看清这支加长型AK的关键细节,所以这里无法说清它的具体型号。但是粗略判断,它应该是塞尔维亚扎斯塔瓦廠的M76系列狙击步枪的某个亚型。
加长型AK在近40年的多场局部冲突中都有登场,这个家族中的塔布克步枪是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在南斯拉夫M70步枪基础上研制的M76的“亚型之亚型”,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的海湾地区反美武装中有着很独特的地位。因为伊拉克缺乏外观特征明显的自研轻武器,所以美国社会一度将这种武器当做“恐怖分子的廉价SVD”来认识。
如果使用的是弯弹匣,就应该是M91步枪或者伊拉克的塔布克步枪。这两个枪的特征是有着比起SVD更类似AK的机匣,但是M91步枪使用与SVD基本相同形状的弹匣,而塔布克的弹匣纹路是AK-47式的。造成这个区别的原因是两支枪使用的弹药不同。M91使用与SVD相同的7.62×54R弹,而塔布克使用AK-47系列采用的7.62×39中间型弹。而如果片中这位狙击手使用的加长AK装直弹匣,则毫无疑问应是南斯拉夫的M76,这支枪使用7.92毫米毛瑟弹。
当然了,如果这一幕中登场的是弯弹匣加长型AK,那么这一幕中狙击对决的发生距离则应该不如看起来那样遥远。
第四“仗”估计是导演和编剧眼中的高潮了。这一幕中,前方的小队要以“韩剧”套路到恐怖分子营地闹个天翻地覆,以8人挑战150人,而且这150人还有坦克。不要怀疑,他们最后几乎消灭了恐怖分子。
这一幕中有多处细节场面的设计很值得观众玩味。首先,在经历上场战斗的惨重损失后,主角一行更换了部分枪械。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张译更换了一支明显带有游戏《使命召唤》风格的AK-47步枪。另外郭嘉豪扮演的医疗兵换用了一支AUG步枪,而男机枪手换用了伸缩枪托版的G3步枪,女机枪手在潜入前后使用了一支军迷熟悉的AKS-74U短突击步枪。这一幕中的战斗虽太有“韩剧”韵味,但是战斗的紧张感还是比较到位的。尤其以女机枪手佟莉在接近绝望局面中无畏地操作机枪还击的场景,最令观众印象深刻。
而副班长登上坦克后的画面细节也凸显了实物拍摄的优势。这段剧情中,无论是慢动作中飞行的T-72坦克发射出的125毫米高爆弹“蹭墙飞行”,还是之后T-72在沙尘暴边缘与M60坦克展开的破甲弹对决都能让坦克爱好者们满意。其中反应装甲作战效能的描写虽然不太到位,弹种的交代也不够清楚,但是M60与T-72装弹方式的区别体现,还是为这段戏挣回了不少分数。在沙尘暴和夺坦克的段落中,还有一个细节不容错过——副班长似乎从车里变出了一支短突击步枪。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这是一支CZ58突击步枪的亚型。
当然,戏剧需要的夸张也带来了些不够真实的地方。最直接的就是男机枪手负伤后的剧情设计。实际如此严重的外伤,肯定会带来休克,而休克是难以靠自身克服的。人就算分泌再多激素,恐怕长时间、分时段、反复的清醒射击,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这段剧情中的军舰部分有些过于超前。首先,无人机显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型号。近防炮拦截来袭弹药的部分也留有遗憾。这段的剧情设计开头不错,具有“发现到警戒到交战”的流程,其中称近防炮为“副炮”也符合现实与我军军语的规范。这一幕到恐怖分子发射的弹药露出真容时,更给了银幕前猜测这会是“萨尔套路”还是“科尔套路”的观众一个符合现实的惊喜——它们是107火箭弹。
可惜特效团队在画面中把火箭弹被拦截的距离设定过近。事实上,火箭弹确实可以被11管30毫米近防炮这类武器拦截,但是主要拦截距离比片中的“百米内”要远。这是因为到100米级别的距离时,火箭弹就算被打到了,碎片依旧会对军舰和周边造成显著伤害。
这一幕中,还有个道具值得一说。那就是副班长一行人用来炸墙的手雷。这比起上一幕中属显然臆造的“使命召唤式”无人机与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发射的“精确制导烟雾弹”,“随用随拼”的手雷在现实中倒真有原型。它是按照本宁堡美国陆军装甲学校几年前展示的SOHG手雷项目样雷复制的。SOHG是美军特种任务司令部提出的“可升级进攻型手雷”项目简称,只不过现实中这个项目在近年并无太多后文。
第五“仗”则带有些“返场”的感觉。在这幕中,主角队一行人在遭遇减员后,决定以一己之力粉碎外国恐怖分子的危险图谋。
这一幕的战斗过程很简单。道具也不多。除去贯穿后四“仗”的格洛克手枪,主要就是伸缩枪托型的MP5与G3步枪戏份较多。关于枪械道具只有一点提醒观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观察手使用G3射击时的一处分镜。在这段剧情中,观众可以特写中看到这支G3的快慢机放在保险档位,就在笔者觉得穿帮迹象出现时,下一个镜头快慢机“默默”来到了单发档。
至于这段剧情出现的两种飞机,也是航空迷们十分熟悉的型号了。它们分别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C-130H“大力神”运输机和法国宇航公司生产的SA330“美洲狮”直升机。虽然通过画面处理看不到军徽,但独特沙漠色系双色涂装还是暴露出了他们的真实所有者——摩洛哥空军。
片中最后围绕C-130的机舱内打戏很精彩,有效的利用了两位演员的体格特点。可以被认为是全片不用枪械的打戏里最棒的一段。
两个多小时的全片阅毕,观众在动作戏的意犹未尽之外,不免会问一个问题:“后来怎样了?”
从动作电影的字面意义衡量,《红海行动》的动作戏贯穿全片超过四分之三的时长。然而全部五“仗”过后,观众还是难免会发觉,每场战斗的剧情各有缺陷。
比如第一场解救商船的战斗中,特战分隊的指挥员显然在违反军舰指挥部的命令。而这种“港剧”式的抗命直接带来了伤亡,前线指挥员居然没有受到处分。这与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现实不太一样。
在第三、四“仗”中,主角一行人连续遭遇人员与装备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影片没有足够交代他们继续任务的动机,相反却一再提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尤其在主角一行人决定在没有空中支援、语言不通、装备没有显著优势的情况下开打“以8敌150”的“硬仗”时,观众不免会觉得此时剧情已经远离海洋的《红海行动》,戏剧效果太强了。
第四“仗”结束后,无论是从实力还是“师出有名”的出发点考虑,再打一场战斗都显得有些不必要。当时主角的任务已经完成,力量也已经很单薄,敌人的情况却并不明确,这叫人难以理解他们下定战斗决心的思路。更不必提及这场战斗中最后“消失”的难民伤员。
除此之外,片中为了建立敌我双方交战原因的思维架构,设置了恐怖分子强迫人弹执行自杀攻击、恐怖组织企图获取脏弹原料的剧情。甚至还有“中国接纳涉乱国家领导人”的桥段。而一部动作片难以承担起如此多的故事。这种线索过多、涉及方面过广的剧情设计虽然可以最大限度的让枪战变得有“价值”,但却容易让故事变得“难以说圆满”。
除此之外,《红海行动》中出现的护卫舰指挥中心是在岸上搭建的布景。它比实物宽敞多了。巷战阶段的军语也使用不准确,出现了一些英语“直翻”的词汇。
《红海行动》是一部军事题材的商业动作片。打戏的感官冲击是否强烈,是衡量动作片“火不火爆”的基本指标。《红海行动》在大规模使用真枪真军舰拍摄的同时,还大量出现了人员伤亡的直接画面。无论是男机枪手张天德头部受伤后的创口,还是能源公司博士受到拷问时的非直接镜头,间或片中难民大巴与政府军装甲车被命中后的惨状,这些由塑形化妆和模拟血浆构成的画面,也在烟火效果外的特效化妆方面让《红海行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准。
坦率的讲,无论是作为一部动作片,还是战争片,《红海行动》的血腥程度都不低。对此,观众们看法不一,认识有异。或曰过于“血腥”,有点“少儿不宜”;或曰,战争就是如此,没有“血腥”那不是战争。战争影片就是应该表现军人的这种牺牲,才会叫人们认识战争,尊崇军人,珍惜和平。
看完《红海行动》,不少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都会向身边的军迷打听,片中的坦克为何打不坏,肩扛式导弹为何能拐弯打中直升机。但是站在更高的层面看,我们必须要问:为什么一部中国人投资中国人拍摄的军事电影中,“惊艳”的戏份却留给了国外武器?
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因为拍摄团队“偏爱外军装备”。《红海行动》中的角色使用欧洲武器,主要的原因还是合作拍摄的摩洛哥影视承包商只能提供这些道具。要知道动作电影拍摄如今已经成为摩洛哥一些地区的重要产业,而这些当地的影视公司离欧州更近。另一方面,一些军火企业也与这些“拍大片”的影视承包商有合作关系,提供自己的产品参演电影也无异于在“打广告”。
如果说《红海行动》“免费”为俄罗斯乌拉尔厂和美国的雷声公司打了广告,那么明显比T-72性价比更好的中国外贸型VT-1和综合性能更好的VT-2A坦克为什么不能也出现在片中?在战场上同样已经“拐弯”打下了飞机的“飞弩”系列单兵防空导弹为何不能登场呢?
当前,我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市场结构日渐成熟的前期,如何把握机遇生产出更适合中国的国产军事动作片,考验的不仅是来大陆发展的港台导演编剧们能否拍出“中国故事”,同时考验的还是大陆广大的道具承包商,乃至处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关键期的我国军工企业能否“拿得出中国装备”,是否重视“亮出”国产装备背后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影片序章中,有一段海清与任达华的对手戏。这里任达华说的是广东话,而海清却说的是普通话。两人的台词虽对答如流,但略显出戏。海清在片中有多段英语台词,还有一段阿拉伯语台词。但给人感觉她阿语比英语说得好。
影片中出现的我军军舰,有一部分是使用特效制作出来的。出镜的包括两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其中一艘是舷号536的许昌舰。本片大多数关于054A的镜头都是在许昌舰上拍摄的。而现实中执行“也门撤侨”的,则是参加我军第19批护航编队的另两艘054A型——547臨沂舰与550潍坊舰。两艘舰靠亚丁港其实也不是一次。
在舰上拍摄的画面中,还出现了真实的071型综合登陆舰的后甲板。出现于舰艇编队中的,还有一艘读者可能不甚熟悉的补给舰。这艘比起903型补给舰小一些的补给舰,是一型我军很具特色的装备——904A系列岛礁补给舰。参与拍摄的是舷号为961的军山湖舰。
影片结束,当带着兴奋与一同观影的朋友聊起片中的枪和军舰时,笔者突然感到:当今的国产军事题材电影真的进入“质与量”协调发展的时代了。看完《红海行动》后的意犹未尽,使我们有理由期待《行动》系列的续作一定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