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2018-04-24 13:01唐洁
报刊荟萃(上) 2018年3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院校人才

摘 要:创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地方院校更好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而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高校必须把创新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地方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而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驱动的本质便是人才驱动。地方院校作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营,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从2007年到2017年,全国共有323所院校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十年来,各地院校培养了大量国家及地方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然而,构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兼具院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

一、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随着国家的战略变化而变化的。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从我国颁布的条例中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重视以及当前创新型人才的紧缺。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地方院校也不例外。如衡阳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通晓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跨境电子商务(B2B)运营技巧,并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商务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

课程作为教学实施的载体,能够直接反应人才培养目标。当前,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发展需求有一定差距,表现在:过度重视专才教育、必修课程多选修课少、重理论轻实践。

(三)教学制度

有的地方院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来说基本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很多院校注重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制定一些特殊的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小班教学,在校企合作契机下聘用一些优秀的师资团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衡阳师范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国际电商学院、东莞订单班等。

(四)教学方式

目前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听课记笔记。讲授法虽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却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老师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交流与互动。这样一来,课堂也就变得很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师资力量

近些年,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层面,更在于视野和思维的提升。当前地方院校对于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有培养双师型教师,派驻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引进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等。如衡阳师范学院与深圳市通拓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共建师资队伍的协议:引进企业专家做兼职教师,派出学校教师到企业定岗进修,共建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服务教学,服务企业发展。

二、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

现阶段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然而在实践中有所偏离这个既定的轨道,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能够很好地实施,尤其是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师资力量等都不如重点院校,教研科研方面也做得不够,因而导致教育创新理念水土不服。地方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存在如下特点:课程内容不够创新,缺乏与时俱进的变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知识;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整体性,对于学生来说可选择度不大,学生主动性也就较差,并且所学和必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显的体现,具有一定片面性;课程创新环境不成熟,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材,亘古不变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了一种模式化的人才,没有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

课堂、教师、书本三个中心仍占主体地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

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大部分院校商务英语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无法很好地将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商务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无法顾及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地方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已經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地方院校要创建出具有自身特色而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力铭.创新创业背景下的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大学精神的发掘和回归谈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05):362-367.

[2]林杰,刘国瑞.关于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5(03):21-25.

[3]邬治国.“双创”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转型的困境与策略[J].创新科技,2017(01):42-45.

作者简介:唐洁(1987—),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语言学。

课题项目:衡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校企双赢的商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KT201709。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院校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功能目的论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