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刚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红桥加工厂,新疆阿拉尔843304〕
当前,我区棉花生产都在围绕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提高皮棉内在品质,力争全部实现“双29”即棉花长度在29mm以上、断裂比强度在29以上。从2016、2017年检验结果来看,虽然长度方面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因棉花生产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种植、管理、检验到加工做出系统管控、协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本人结合第一师十三团红桥加工厂近年来棉花加工检验的数据分析,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我厂每年籽棉收购基本在2800万kg左右,约加工皮棉1.0万t~1.4万t,近三年具体加工长度见表1。
表1 近三年具体加工长度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棉花长度不论手摘棉还是机采棉都好于2017年和2015年,主要原因在于该年度我团大量引进棉花推广棉花新品种,加上气温、气候条件比较正常,同时也种植了很小部分中长绒棉,使棉花长度29mm以上达到了87%,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7年同样使用2016年的品种,但是受到不正常的气候影响,造成当年垦区中部棉铃霉烂脱落或者没有坐上果,品质较好的腰花很少,整个生育期成铃主要集中在顶部和底部,在棉花打脱叶剂前后期间,恰逢温度偏低,顶部棉桃开裂晚,成熟度受到影响,导致了棉花加工后综合内在品质有一定差异。
表2 近两年皮棉马克隆值级、断裂比强度指标比较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2017年度皮棉马克隆值好于2016年度,而断裂比强度正好相反。断裂比强度指标距离预定目标29mm尚远,仍需进一步努力。
表3 皮棉不同加工时期长度、断裂比强度指标比较
从表3我们基本上能看出,加工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是随着管理、采收、加工的早晚有所变化,也真实反映了籽棉成熟度对棉花加工质量的影响。
以上三个表给我们得出结论,籽棉内在品质好,皮棉加工质量指标就好,尤其在长度、断裂比强度上表现较为明显。
籽棉的品质自始至终决定着皮棉的品质,这点无可争议。棉花主产区一定要坚持推广优质棉,从根本上建立起利益联动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动棉农种植优质棉的积极性。在棉花种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统一管理措施,实现标准化生产。
机采棉田吐絮到达98%以上方可采收,做到不赶早、不拖晚,在机采过程中要根据籽棉成熟度、湿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禁过湿、过早机采,不利于杂质清理;过成熟的棉花因过多经受风吹日晒,纤维品质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加上回潮低、过于干燥,脆性增强,都不利于棉花提高质量。
进厂的机采棉,检验员要做到按标准检验,根据品种、含杂率、回潮等情况做到分收、分堆、分轧的原则。有条件的加工企业可放置5d~7d待水分均匀后进行加工,皮棉加工一致性好,不仅利于采取对应的加工工艺,还利于提升棉花品质。
在加工过程中可根据籽棉的含杂率、回潮率合理确定一级烘干、二级烘干,或一遍、二遍、三遍清理。在保证轧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棉纤维的机械打击,保留棉纤维的内在品质。
一流的皮棉质量来源于优良的籽棉质量,同时也要加强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现代化监测手段的使用,更需要科学规范细节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采棉的产品质量,为垦区棉花产业振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