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倚香
(抚顺二院心内三科,辽宁 抚顺 11300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老年人群,性心力衰竭的形成的机制为心肌的收缩功能减弱,导致血液无法回流心脏,身体代谢功能异常[1]。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因素有许多,常见的有心瓣膜病、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临床上多采用心脏彩超对心脏瓣膜进行检查,为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提供了有效数据[2]。为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效果,特选取90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42例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14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92例,女50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5.3±2.0)岁;观察组患者男91例,女51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5.2±2.4)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两组受检者进行心脏彩超诊断,彩超设备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的探头频率为2~4 MHz,检查前,患者保持左侧卧的姿态,探头置于患者的心尖搏动位置,能够清晰的放映出心尖四腔的心切面。两组受检者均进行3个心动周期的检测,记录相关检测结果。
1.3 指标观察:观察分析比较两组LVEF、LVDD、LAD等指标变化情况。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
1.4 统计分析:将研究中所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全部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对数据计量资料来表明,用χ2检验来表明计数资料,当P值<0.05时为,表明数据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两组LVEF、LVDD、LAD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LVEF、LVDD、LAD分别为(38.3±12.2)%、(53.6±10.7)mm、(49.9±9.6)mm,对照组为(67.9±10.8)%、(48.3±9.3)mm、(21.6±8.1)mm,两组相比较,观察组LVDD、LAD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LVEF、LVDD、LAD等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LVEF、LVDD、LAD等指标变化情况(±s)
项目 例数 LVEF(%) LVDD(mm) LAD(mm)观察组 142 38.3±12.2 53.6±10.7 49.9±9.6对照组 142 67.9±10.8 48.3±9.3 21.6±8.1 χ2值 - 4.0352 4.1571 4.8621 P值 - <0.05 <0.05 <0.0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程比较长,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均下降。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其病死率非常高,应给予关注[3]。根据心脏的结构,慢性心力衰竭可以分为左心衰竭、全心衰竭、右心衰竭,左心衰竭临床上最为多见,左心衰竭的病理因素为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瘀血、肺水肿等,治疗不合理或不及时,左心衰竭患者易蔓延全心脏,形成全心衰竭,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
随着社会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心脏彩超砸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被广泛应用,其诊断价值非常高。心脏彩超是一种影像学中常见的检查手段,能够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异常进行准确的判断[5]。
心脏彩超是目前临床上可以动态观测患者心脏内部结构、心脏搏动、血液流动的设备仪器。心脏彩超能很准确的判断患者心脏的内部结构,确诊患者房室内径的大小、室间隔、室壁厚度等,还能及时发现患者心内的异常结构,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临床数据[6]。本研究表明,观察组LVEF、LVDD、LAD分别为(38.3±12.2)%、(53.6±10.7)mm、(49.9±9.6)mm,对照组为(67.9±10.8)%、(48.3±9.3)mm、(21.6±8.1)mm,两组相比较,观察组LVDD、LAD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VEF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对于多病原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非常高,能准确诊断患者的异变结构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相关数据和图像。
综上所述,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诊断数据客观和敏感,是对患者的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1] 刘丽霞,刘斌,张彤迪.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1):64-67.
[2] Hobbs FD,Roalfe AK,Davis RC,et al.Prognosis of all-cause heart failure and borderlin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e dysfnnetion:5 year mortality follow-up of the Eehocardiograpbic Heart of England Screening Study (ECHOES)[J].Blur Heart J,2007,28 (9):1128-1134.
[3] 罗立,黄怡,翦林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肌钙蛋白T、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2):1711-1713.
[4] 赵金龙,李大锋,徐建初,等.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相关客观指标关系的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22(10):2159-2162.
[5] 韩琳,赵祥海,吴宣鸣.心功能Ⅲ、Ⅳ级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A125与NTPro-BNP浓度相关性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1(5):489-491.
[6] 蒋春英,路雯,朱可,等.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链接激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9):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