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2018-04-24 05:28罗惠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肺部

李 莎 罗惠琴 周 沁

(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胸乳腺外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心胸外科手术作为临床中常用治疗手段,其手术可造成患者切口较大,治疗时间长,尤其在开胸切口中造成胸廓严重性受损,导致胸腔负压状态紊乱,易形成肺叶挤压,产生术后肺门支气管应激反应,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同时肺部受损等因素均可能进一步导致呼吸能力障碍[1]。早已有研究报道,心胸外科手术后极易引发肺不张、呼吸性病症或感染,严重可引发患者术后呼吸衰竭致死[2]。对此如何有效提升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降低肺部病症风险成为心胸外科手术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并实施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6例,针对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特点适当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呼吸功能指导训练,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强化自身肺部功能,其疗效确切,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并实施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6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4.38±6.81)岁,其男性41例,女性35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检查诊断符合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指征,其中食管贲门5例,肺癌47例,心脏瓣膜病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13例。均采取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已排除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意识不清,无法与护理人员交流沟通者。结合患者术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成2组,其中常规组38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55.13±6.17)岁,男性20例,女性18例,术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38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56.27±5.91)岁,男性21例,女性17例,针对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特点适当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呼吸功能指导训练。两组患者在手术方式、病情症状、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分析(±s)

注:#表示与治疗前对比分析P<0.05

组别 n FEV1(L) FVC(L) 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8 1.70±0.18 1.42±0.05# 2.97±0.44 2.62±0.38# 0.61±0.02 0.57±0.01#对照组 38 1.72±0.31 1.21±0.08# 3.01±0.47 2.51±0.31# 0.62±0.02 0.45±0.03#t-0.1137 4.6171 0.2367 4.9871 0.1078 7.3584 P-0.8715 0.0378 0.7641 0.0327 0.9106 0.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及病例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及病例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 n 血气指标(mm Hg) 病例恢复情况 并发症PaO2 PaCO2 拔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胸腔积液 肺不张观察组 38 92.91±4.51 38.14±2.77 4.11±1.73 9.43±2.14 0 0对照组 38 90.17±3.22 40.83±3.17 5.71±3.24 12.31±2.15 1(2.63%) 2(5.26%)t-4.1514 4.5987 7.6812 9.1245 21.3451 P-0.0471 0.0412 0.0064 0.0000 0.0000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术后单纯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服务;观察组则针对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特点适当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呼吸功能指导训练。①入院健康知识宣教: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通过细致、全面讲解患者病情相关知识,了解手术治疗目的及术后恢复期间注意事项,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②呼吸功能训练指导:在术前需讲解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纠正不良习惯,调整肢体放置位置,行深呼吸操锻炼,有规律性吸气及深沉呼气,每次锻炼10~15 min即可,每天早中晚3次,促进患者术前肺部通气效率,改善呼吸循环。另外心胸外科手术在进行胸部切口时,可能会造成胸式呼吸法在术后受限,因此可进行腹式呼吸,将上肢分别置于前胸和上腹,应用鼻道呼吸,在吸气时可腹部鼓起,呼气时凹下,限制胸部动作,呼吸频率控制在缓慢状态,以此提升膈肌的运动效率,促进气体交换。另外在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气血分析仪进行监测,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及拔管、住院时效等指标,评估患者护理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护理后FEV1、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及病例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PaO2与PaCO2等血气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呼吸功能训练通过改变人的呼吸方式、呼吸时长,可有效改善肺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3]。早已有相关研究报道,良好的术前呼吸锻炼能够显著性提升患者机体术后呼吸运动效率,通过系统规范的呼吸道管理,结合手术伤情采取胸式深呼吸或腹式呼吸等手段来增加肺泡气体交换,增强肺组织血运循环,降低胸腹手术所形成的血液淤积。而良好的咳痰指导则能够帮助患者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内部多余分泌物杂质,增强肺膨胀感,减少患者术后肺不张或感染风险[4]。同时在围手术期采取呼吸法锻炼可提高胸腔积血积气的排除,缩短胸腔引流管留置的时间,缓解患者切口疼痛感。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直面一线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关心、鼓励、指导交流以及适当的健康知识宣教等方式,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增加遵医行为,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共筑良好的护患和谐关系[5-6]。

而在本组研究中,本院对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针对其患者特点适当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呼吸功能指导训练,在护理指导的同时也增强了我院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同时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增强血气指标恢复,并通过与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前瞻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呼吸功能锻炼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拔管、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这一护理方式效果显著。综上所述采取呼吸功能训练进行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强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愈合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1] 黄秀金,潘金香,马燕霞,等.呼吸功能训练及咳嗽排痰对肺结核手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2):38-39.

[2] 何丽展,钟小晶,姜镭,等.呼吸功能训练器对胸外科病人疾病康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2):142-143.

[3] 全凤琼,李辉.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52.

[4] 肖娴,牛慧军,李真,等.预防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96-5197.

[5] 耿利琼.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胸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5,11(17):1421-1422.

[6] 林世红,韦成信,刘永春,等.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教育路径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7):656-657.

猜你喜欢
心胸外科手术肺部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奇怪的爸爸
“打开心胸,就能融入”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与腔镜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对比研究
心胸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别做奇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