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园
【中图分类号】R47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01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所医院的需重点进行院感防控的临床科室。血液净化中心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从当初收治慢性肾病患者,逐步扩大收治范围。由于血液净化中心的特殊性质,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感染质量监控尤为重要。在下文中,将对感染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干预对策作出陈述。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院内感染质量监控,用院感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将2015.1-2015.12月的血液净化中心的空气细菌培养指标、手卫生指标、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护士感染监控知识掌握程度记录下来。将强化护士手卫生意识、院感质量考核制度、专业知识培训作为护理干预措施。记录2016.1-2016.12月的空气细菌培养指标、手卫生指标、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护士感染监控知识掌握程度的数据。
1.2 方法 根据医院现存的管理状况,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在下文进行报道。
1.2.1 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低 临床护士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烈。在临床操作中,没有很好的意识到无菌操作的规范性,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也使得医护人员暴露在危险情况中,例如针刺伤,血源性感染[1]。护士相应的法律意识薄弱,缺乏法律证据的收集和自我管理意识,不能动态的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容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2 患者的保护意识低 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比较差,对疾病治愈上可能信心不足,而且因为年龄原因对于疾病治愈与否存在怀疑。老年患者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识能力薄弱,所以在医院要求的无菌原则上行动能力不足。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时间的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营养状况差,身体抵抗力低下,在接受各种血制品输入中容易发生血源性感染,并且共同使用透析机时已发生交叉感染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3 布局不合理 血液净化中心的内部布局和设施陈设不合理。内部布局在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划分不明显,边界表达不清楚;各功能分区功能执行不清晰;在院内无明显的污染标志标签,工作人员无法正确处理污染物品。每一个透析单元占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1.2.4 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在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处理血源性污染物时没有做到正确处置的原则。污染物放置地点模糊、污染物收集种类不明确,同一种污染物放置袋中存在多种不同污染物。
1.2.5 上级质量监督差 临床工作中,上级领导对于院感防控监管薄弱。消毒灭菌在院内感染与防控中是一项最重要的过程,但存在一些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意识淡薄,自身掌握的相关知识不够扎实,并且出于个人原因不去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消毒剂性能不熟悉,并且可能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消毒剂受到细菌的污染[2]。
1.2.6 設备污染 由于医院的经费不足,老化的机器没有得到合适的更换,设备不足导致一套设备因人均使用次数多没有时间进行彻底消毒。在配置透析液时,由于工作人员的执业水平,引起潜在污染。
1.3 护理干预方法 通过加强干预措施,完善院感质量监控,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不断改进,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创造安全的医院环境。
1.3.1 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加强对自身的监督。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开展专题讲座,旨在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向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宣教,告知手卫生的重要性。让护士在操作中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考核制度,每月一考,考核护士对技能的掌握程度,操作中的严格无菌原则[3]。
1.3.2 完善科室的院感监控 在科室成立由护士长领头的质控小组,每季度对科室的空气取样培养、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护士手卫生执行频率质控。质控小组应在管理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科室质控小组对于预防感染起到关键作用。在临床工作中,质控小组需要完善小组成员的具体功能,负责区域,主要工作职责。
1.3.3 设备消毒与维护 血液净化中心的血透仪的消毒在整个院感防控是最重要的程序之一。透析机应做到一人一用,每人用完之后应进行消毒处理。护理工作人员应熟知机器消毒程序与消毒的标准化措施。在透析操作若发生渗漏时,在结束操作后应将机器消毒处理,消毒后才可以再次使用。透析液需要现配先用,并且规定专人定期对水处理系统的冲洗、消毒,定期检测水质,确保符合质量要求。
1.4 判断标准 根据空气细菌培养指标、手卫生指标、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护士感染监控知识掌握程度,将干预前和干预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所有的菌落培养均按照医院的程序执行,符合医院的标准。
1.5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两组的数据合格数量,用检验比较两组间数据。其中P<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护士对于专业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非干预组,2组的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临床护理质量有更多哦的期待。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整体护理质量,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加强对院感控制的认识,从根本上降低血液净化中心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4]。
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又由于血透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有效的防感染控制,能够降低患者在医院就诊时获得院内感染的几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医院的安全隐患。对于医护工作,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工作技能,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干净的院内环境,给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舒适的就诊环境,加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有助于医患关系的建立。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医疗操作与医疗院感监控体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专科护理。
综上,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应该观察制度中的缺陷,并立足于实际,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陈月圆.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防护[J].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21):1200-1202.
鲁绍娟.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与评价[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8(11):122-124.
李凤娥,陈萍,董万平,贺欣,汤锋. 血液净化中心的合理布局与交叉感染的预防[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9(25):1331-1332.
陈瑞琍. 血液净化中心院内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6(2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