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孟琪
摘 要:卞之琳的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技巧独特,通过“镜子”等意象,看似在对爱情进行叙述,实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体验与沉思。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鱼化石》这首诗主要从象征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展示卞之琳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其包含的更深层的含义,值得探讨。这篇文章主要对《鱼化石》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象征手法;暗喻;典故;叙述结构;节奏;思想内涵
卞之琳是京派作家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鱼化石》这首诗,虽篇幅很短,仅仅四句,却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含义,值得去细细地品味。这首诗,选取了极其特别的意象——“鱼化石”,这在一般诗歌中很是罕见,此外,象征、暗示、运用典故等艺术手法被巧妙的运用到了诗歌之中,在众多的诗歌之中独具特色。
一、多种艺术手法融入诗歌之中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题目下方,有一个补充内容——“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看了这句我们便可知道,这首诗中的叙事者并不是诗人自己,而是由诗人虚构的,所以作者并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借一条鱼或一个女子来表达某种感情,这是典型的象征手法的运用,从“一条鱼说”中我们似乎还不能看出什么,但是从“一个女子说”我们可以猜测到一些信息,大多数诗歌,提到“女子”多半是想要表达与“爱情”相关的主题,所以,可能这首诗也是与爱情相关。
(二)多处暗喻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可以分为三个单元,前两句为一单元,后两个独立句分别为一单元,每一单元都有一个暗喻。
1.“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前一句“怀抱的形状”使人想象到一名女子被心爱之人抱于怀中,而后一句“溶化于水的线条”可以看出鱼包容于水的线条,前者写人,后者写鱼,看似毫不相关,实则在这两句中暗示了叙述者与爱人之间的关系——依附于爱人,为爱人所感染,按照爱人喜欢的样子去改变,叙述者努力地想成为爱人所理想的样子,这是一种炽热的情感,但却又是一种单方面的情感和单方面的付出。
2.“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在这句中,“镜子”是这首诗中的中心意象,提到“镜子”,我们都能联想到,从镜子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自己,“你像镜子一样的爱我”表明了你爱我的方式,,第一单元写出了“我”是如何爱“你”的,在这里,又写出了“你”是如何爱“我”的,表面上是在说你我相爱的程度是相同地热烈的,但在这里“镜子”这一意象的使用,暗示了“我”所爱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我镜像”,理想中的爱人不是别人,而是自我的另一半,其实是“爱自己”。再有,在这一单元中,“呢”本是语气词,应以感叹号或问号结尾,但在此处却运用了句号,只是叙述者在平淡的叙述,没有惊讶或是疑问的语气,提现了叙述者的肯定,叙述者肯定“爱人”与自己之间的爱是相同的。
3.“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鱼化石”这个特殊的意象不仅出现在题目,在第三单元中又再一次出现了。众所周知,“鱼化石”是个极独特的意象,在此之前,笔者在现代诗中未遇到过此种意象。“鱼化石”是鱼在死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形成的,是经历了岁月的淘洗和历练后形成的,“鱼化石”不免含有一种悲伤的意味,但是,换一个角度而言,鱼在成为鱼化石后便可一直保存下去,不会腐烂,不会消失,这又暗示了爱情的珍贵和永恒。爱人之间在经过了长时间的相爱之后,“你我都远了”,虽然不似以前的“相拥于怀抱”时那样甜蜜,物理上的距离远了,但是,因为有了无数的付出,他们对对方的了解更透彻了,虽然“远了”看似有点悲伤,实则心理上的距离却近了,此时二人的爱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
(三)精巧的叙述结构
第一单元的两句话都是以“我”开头,“我要有你的……”“我往往……”,都是在说“我”在爱情中是如何做的,中心人物是“我”。第二单元的主要人物便成了“你”,“你真像……”,到了第三单元,同时提到了“你我”,从“我”在第一单元第一句中的坚决态度,到第二句的稍有缓和,再到第二单元对“你”的描写,最终“你我”合二为一,人物关系层层推进,体现了爱人之间的不断磨合,最终达到共鸣的状态,二者“都”远了,但心灵近了,终于成了“鱼化石”而使得其爱情取得了永恒。
(四)充满沉思的节奏
卞之琳诗歌的句子,很少有五个音节一断的情况,而在这首《鱼化石》中却连用了三个,在这里绝不是偶然,他的诗歌短小精悍,语言凝练,都是经过细细的琢磨而出,音节加长,充满了沉思的语调,在叙述者叙述或读者朗读时,能感受到一种思考的过程,在诉说爱情,更是在诉说人生,这使得事件的叙述成了一件极严肃的事情,不像少于五个字的短句那样节奏轻快,虽然字数增多会形成一种沉思的语调,但卞之琳绝不会使一断多于五个字。这说明卞之琳在写诗时绝不仅仅考虑到作品的思想内涵的深刻,还对诗歌的艺术技巧进行了精雕细琢,在音韵节奏方面也是如此,诗人在写每一句诗时都不是随随便便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者创作的严谨可以想见。
二、耐人寻味的思想内涵
卞之琳在三十年代的诗歌主要有两个主题,一是对生命的体验与沉思,二是抒写家国情怀。《鱼化石》这首诗的主题便属于前者。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独特的意象和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在《鱼化石》中,诗人想表达的沉思和《断章》中是相似的,即:人生是“相对的”——任何事件、行动都是相对的,人的感情也是相对的,没有一种绝对的状态存在;人的生命如此漫长,在漫漫人生中充斥着许多的“得与失”,但“得与失”又不是绝对的,关键看你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人和事都是处于不断地变化中的,但这种变化也不是绝对的,换一个角度看,一切又都是永恒的,这都体现了这种“相对”的观念。
表面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一条鱼或一个女子在诉说她的爱情。但是最初的爱情状态是“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你的线条”,为了爱人,为了成为了爱人理想的样子,可以失去自我,但得到的结果是“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这说明最开始为了迎合对方而泯灭自己的个性,却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情,但经过了岁月的磨合后,二人逐渐了解对方,此时才是真正的爱情,变为了“鱼化石”,得到了永恒。鱼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当鱼变为化石时,它就只是一个冰冷无声的石头,退了她的颜色,消了她的芬芳,徒有鱼形却没有生命,似乎成了一个死物,这似乎预示着一切生命体最后都无法逃脱时间的吞噬一样,在时间之流中,鱼的最终命运是死亡,其他一切生命的最终结局也是死亡,鱼化石的形成正是以鱼的死亡为开端的,这又是一种相对观,作为鱼它是死了,但它的生命却以另一种状态——“鱼化石”的形式得以延续。由此看来,“鱼化石”具有两重意义,即“鱼”象征了生命与爱情的悲哀与绝望,又体现了生命的坚强和爱情的永恒。“鱼化石”毕竟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曾经作为一条鱼,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而存在,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不似真正的石头,冰冷无感情。《鱼化石》凝聚着诗人对爱情与时间关系的思考,也凝聚着其对生命的相对性的思考。
三、总结
《鱼化石》这首诗,看似在叙述爱情,实则蕴含着更深长的意味,其中就包含着对生命的思考。此外,多种艺术手法纯熟的运用,体现了卞之琳的才能和严谨的创作态度,这样的诗歌实为少见,值得细细感受、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汪云霞.《<鱼化石>:卞之琳的经典》,《江汉论坛》.2014年08期.
[2]张爽.《心底永恒的烙印——对卞之琳<鱼化石>的解读》,《飞天》.2009年04期.
[3]纪姝瑶.《分析卞之琳<鱼化石>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美》.《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7期.
[4]周偉玉.《诗中之诗——谈卞之琳的<鱼化石>》,《名作欣赏》.2005年14期.
[5]闫长红.《细品卞之琳的<鱼化石>》,《才智》.2008年17期.
[6]曹万生.《精美的悖论:<鱼化石>细读》,《名作欣赏》.200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