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万千生物的家园

2018-04-23 16:52
大众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森林生物植物

从太空俯瞰地球,森林的绿色与海洋的蓝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而在这个画卷的陆地之上,虽只有近31%的面积属于森林,但却有超过80%的生物生存在森林里。也正因如此,森林才有了“地球之肺”及“陆地生命摇篮”的美誉。

森林——生命的摇篮?

覆盖在大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以其兼具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属性和拥有巨大生物生产能力而成为陆地上极为重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珍贵的“绿色钻石矿”。过去,人们仅仅把它理解为有形的木材资源。现在,人们对森林在陆地表面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而世界各国把它称为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砖石矿”,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森林在为自身生长发育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万千生物提供食物及能量,对于人类及万物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你真的了解它吗?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森林是指存在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以树木或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个群落生态系统,包括林地、树木、其他林地植物和栖息的动物。按其自然属性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其中生物资源又可分为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类,而非生物资源主要是指支撑森林生物的林地土壤、水分等资源。可以说,森林就是一个万千生物生存的家园,许许多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

动物:由于森林中树种繁多,附生植物密布,藤本植物品种多且数量大,加之结构复杂,植物茂盛,适当的阳光、舒适的温度、充沛的食物等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森林也成了众多动物的理想栖息地,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等等。但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不同的垂直高度上的森林中存在分层现象。

从纬度来看,由赤道向两极依次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不同纬度森林带里,居住着不同种类的动物。如在热带雨林里,你可以看见以巨蟒、蛛猴、南美貘、黑猩猩、长尾鲮鲤、倭河马、树袋熊等為代表的动物;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主要是无脊椎动物和小哺乳动物;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可以看见鹿、獾、棕熊、野猪、狐、松鼠等动物;而在亚寒带针叶林带则是以驯鹿、紫貂等动物为代表。

植物:与动物不同的是,植物是利用阳光生产自身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养分。地球上现存已知的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除了最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以外,还有许多是不开花的绿色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种类组成了大自然中的整个植物界。这些植物按其属性可分为林木资源与非林木资源植物,前者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树木、灌木等;后者多见于野地里、山路旁、沟渠边以及低矮的乔木下。如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其他种子植物等。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如:我们餐桌上丰盛的佳肴,我们穿的衣服,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植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可谓是无处不在。无论是在繁华的现代城市、还是人迹罕见的高山之巅,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这一大类微小的“居民”称为微生物,它们和动物、植物共同组成生物大军,使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但它们太小了,小到人类无法用肉眼观察,以至于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远远滞后于对大型动植物的认识。

其实微生物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简单说就是一切难以用肉眼看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这些单细胞生物,也包括病毒等这些非细胞生物,但也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如蘑菇、灵芝、少数藻类等等。

“地球之肺”正在被蚕食

在2012年,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刊登了一篇有关于亚马逊热带雨林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旱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文章,文章指出:2011年,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有数十亿的树木因缺水而死亡,目前亚马逊河支流水位已降至历史新低,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地球之肺”将会发生严重的“病变”,从而引发一场生态浩劫。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全球森林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森林每年平均减少730万公顷──相当于比爱尔兰更大的面积。

为保护森林,世界各国也在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这些工程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省区,为亿万亩国土披上绿装。数据显示,1990年到2015年,我国森林面积增长了11.2亿亩,中国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多的国家。(编辑/邹小启)

猜你喜欢
森林生物植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哦,不怕,不怕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哈Q森林
将植物穿身上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