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重危患者由于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而发生呼吸功能障碍产生乏氧,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1]。而传统的给氧方式为鼻导管给氧,但是这种方式对患者血液中氧分压和血氧饱和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效果不理想,本文对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的给氧方式进行策略分析,并深入研究和探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
收集本院内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患者200例,其中,男性124例,女性76例,年龄17~86岁,平均(53.07±2.25)岁。采用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10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9~85岁,平均(52.92±2.96)岁,其中有49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17~86岁,平均(53.26±2.05)岁,其中5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用整理和分析统计学手段,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责任护士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鼻导管给氧,间隙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上方将带固定带的塑料面罩扣在患者的口鼻上,下方将药物加在圆形硬塑料加湿雾化器内,持续雾化给氧,氧流量控制在4~10L/min。
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在吸氧2h、24h、48h后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两组患者在吸氧30min后的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选取的100例重症患者经过分组比较,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的观察组患者在吸氧2h、24h、48h后的PaO2均高于进行常规鼻导管给氧的对照组,PaCO2均低于进行常规鼻导管给氧的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的观察组:①SpO2≥95%的患者70例;②91%<SpO2<94%的患者30例;③SpO2≤90%的患者0例;常规鼻导管给氧的对照组:①SpO2≥95%的患者30例;②91%<SpO2<94%的患者30例;③SpO2≤90%的患者40例。
传统的鼻导管给氧,虽然可以停止吸氧,间断用雾化喷雾器湿化气道,但会影响SpO2并使之下降[2]。比如:对于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自身自主就呼吸困难,如果采取传统的鼻导管给氧,间断用雾化喷雾器湿化气道,停止吸氧,必然会导致SpO2下降,致使血气分析指标下降,同时为保证鼻导管通畅,避免分泌物阻塞鼻导管,还需护理人员及时更换鼻导管,以免影响吸氧效果。另外,为提高吸氧效果,护理人员一般会在气管切开套管口覆盖纱布,但这又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出现二氧化碳滞留的现象,最终导致患者血液中氧分压和血氧饱和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效果不理想;本文中的高射流雾化面罩是带有延长导管和雾化面罩的微雾喷雾器,在雾化面罩与导管相接处有一直径约18cm的圆柱,长约18cm,里面可以加入α-糜蛋白酶、注射用水、生理盐水、氟美松、庆大霉素、沐舒坦等药物[3]。这些药物可以湿化气道、预防呼吸道感染,并且高射流雾化采取的是持续雾化和给氧,这不仅可以持续雾化喷雾器湿化气道,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200例重症患者中,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均优于进行常规鼻导管给氧的对照组,这充分证明了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对重症患者的康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点(h) pH PaO2(mmHg)PaCO2(mmHg)2 7.269±0.199 90.891±23.537 37.958±10.945 24 7.418±0.068 110.837±36.608 35.551±10.901 48 7.321±0.182 109.201±31.232 36.827±15.558观察组 100 2 7.247±0.298 72.396±25.322 44.299±11.048 24 7.349±0.081 63.423±35.568 48.354±10.366 48 7.352±0.073 78.427±32.469 50.376±13.470对照组 100
综上所述,重症患者采用高射流雾化面罩给氧可显著提高患者气道湿度,维持血液申氧分压的稳定。
[1] 戴亚红,牛秀伟.重危病人面罩给氧湿化雾化气道法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3,27(1):60-61.
[2] 葛新华,腾鸿,李岱.不同雾化吸入对慢阻肺患者血氧饱和度影响80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78.
[3] 武淑萍,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