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华 李浅峰 梁伟容 王玉龙
脑卒中临床较常见, 又称中风, 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 死亡率较高。及时给予治疗,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吞咽功能障碍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指出, 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中,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了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每组80例。康复组:男42例, 女38例;年龄46~85岁, 平均年龄(59.72±8.88)岁。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4~89岁, 平均年龄(59.80±9.9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符合WHO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伴随吞咽功能障碍;③分组方式已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④患者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非脑卒中所致吞咽功能障碍者;②合并肝、肾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者;③伴随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
1.3 吞咽功能障碍判定标准[1]可给予患者清水饮用, 嘱患者按习惯饮用温水30 ml, 根据呛咳等情况, 判断吞咽功能障碍等级。1级:1次咽下, 无呛咳 ;2级:≥2次咽下, 无呛咳;3级:1次咽下, 有呛咳;4级:≥2次咽下, 有呛咳;5级:屡次呛咳, 难以咽下。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体征监测、常规给药、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不进行饮食护理及卧床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卒中单元护理模式, 具体如下。
1.4.1 卧床护理 帮助患者翻身, 1次/2 h, 避免诱发压疮,夜晚可适当延长翻身时间;定期帮助患者拍背, 促进痰液咳出, 预防坠积性肺炎;可将气垫垫于足跟、尾骶部等压疮的高发部位, 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为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1.4.2 分级护理 ①1级患者可正常饮食, 仅需告知其防止误吸的方法即可。②2级患者, 可于就餐时嘱患者保持注意力, 避免呛咳。③3级患者应尽量减少食物的每次送入量,以防误吸;可将面包、水果、蔬菜或谷物等制作成泥, 供患者食用, 以提高食物的平滑性, 便于患者进食。④4级患者应在3级护理方式的基础上, 选择小且薄的汤匙给予其食物,一口饭量应控制在<3 ml, 避免多次将食物叠加送至患者口中, 以免引发呛咳。⑤5级患者吞咽功能存在严重障碍, 可给予吸痰, 并全程监督患者的饮食过程。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 可采用鼻饲方式帮助患者补充营养。鼻饲者早期可进食营养液, 少食多餐, 待可自主进食后方可给予其半流质食物食用。
1.4.3 功能训练 与治疗师相互配合, 指导患者做口唇功能训练、颊肌训练及舌部训练, 使患者的吞咽功能能够尽快康复。
1.5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5.1 SSA评分 吞咽功能采用SSA评分进行评估, 共18~46分。量表内容包括意识、唇闭合、软腭运动、喉功能、自主咳嗽、重复吞咽等。得分越高, 代表吞咽功能越差[2]。
1.5.2 健康知识评分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分, 内容包括饮食知识、吞咽功能训练方法、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等。共0~100分。得分越高, 代表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效果更好。
1.5.3 SF-36评分 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分, 量表内容包括生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社会生活质量等。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3]。
1.5.4 护理满意度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的满意度,量表内容包括护士态度、护士的心理护理情况、护士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共10项内容。问卷共10分。得分≥8分为满意;5~7分为一般;≤4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SSA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康复组 SSA评分低于对照组, 健康知识评分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康复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75%, 高于对照组的9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护理后康复组(n=80) 对照组(n=80) 康复组(n=80) 对照组(n=80)SSA 评分 40.62±1.32a 40.63±1.31 20.33±0.45b 30.76±0.77健康知识评分 60.87±2.57a 60.90±2.58 96.88±0.46b 80.21±0.61 SF-36 评分 70.01±2.38a 70.00±2.44 97.54±0.91b 80.57±0.29指标 护理前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种, 前者发病率较高。脑卒中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及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有关, 除此之外, 冠心病同样为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4,5]。及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或行外科手术治疗疾病, 效果较好[6]。
吞咽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 发病后, 患者常伴随进食困难等症状, 生活质量低下, 预后差[3,7]。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给药、体征监测、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吞咽功能障碍者的负面情绪, 增强其治疗信心。健康教育可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 使之能够积极主动的依从护理, 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主动进行口唇及舌部训练, 对之吞咽功能的恢复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该护理方法对康复训练等的重视程度不足, 因此护理效果欠佳。卒中单元护理模式指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及吞咽功能康复护理为一体的脑卒中护理模式, 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护理中, 对之吞咽功能障碍的缓解, 具有积极意义。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者, 进食较为困难。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分级情况的不同, 患者进食的困难程度同样有所不同。根据患者分级的不同, 分别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之加以护理[8-10]。同时, 将谷物或蔬菜等制作成泥给予患者食用,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进食难度, 对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改善, 及其疾病的康复较为有利。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依从训练的重要性, 嘱患者发不同的音、被动微笑、积极进行舌运动。将上述护理方法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 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吞咽能力。
综上所述,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的实施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1] 王儒超.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要点研究.当代医学, 2017, 23(32):170-171.
[2] 毕黎莹.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69):3-4.
[3] 胡萍, 刘玉娟.卒中单元模式下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6, 22(17):98-99.
[4] 孙俊, 管文娟.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1):27-29.
[5] 徐涛.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吉林医学, 2015, 15(8):1693.
[6] 赵学慧.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15(34):250.
[7] 李华.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 2(6):140-142.
[8] 王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当代医学, 2016, 22(11):110-111.
[9] 鹿瑞霞.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饮食保健, 2016, 3(20):00144.
[10] 张伟滨, 罗洋, 房丽, 等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中国医疗设备, 2017(B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