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元式园本教研促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

2018-04-22 01:24陆叶珍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园本教研单元式观察能力

陆叶珍

【摘要】本文论述幼儿园应以单元式园本教研促进教师观察能力提升,提出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以单元式园本教研为模式,确定区域活动观察四步走计划,以关于观察的四个话题作为研讨引入点,逐层规划、有序推进教师观察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观察能力 单元式 园本教研 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19-02

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观察、研读幼儿行为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为什么要观察、如何观察,怎样让观察效益最大化?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缺乏观察的意识和方法,观察随意、盲目,行为解读凭借主观经验,跟进式指导流于形式等,所以,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成为了各个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探究中,我园结合园所实际,尝试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以单元式园本教研为模式,一个话题组成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下又有若干围绕主题的系列内容,目标明确、内容集中、形式多样,一个阶段内重点解决一个问题,逐层推进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

一、观察的意义与价值追寻

单元话题1:观察,是可有可无的吗?——观察的意义与价值追寻

教研背景:部分教师存在“观察可有可无”的思想,日常工作缺少观察的意识与习惯。观察,究竟为了什么?到底有何价值与意义?能给教师与孩子带来什么?教师的意识中存在的这些困惑与不解,需要解答。

教研目标:探寻观察的价值与意义,明确观察目的,形成观察动力。

活动1:微型讲座——《观察带来的“阵痛”与“挑战”》。专家引领,了解观察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明确观察的价值与意义。

活动2:故事分享——《观察,为了更好地走近孩子》。收集关于观察的热点小故事,畅谈教师对观察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园对观察的共识。

观察的实施有赖于教师观念的提升,我们鼓励教师共同收集关于观察的热点小故事:网上下载的、杂志上复印的,视频的、文字的,一线教师的、教育大咖的……以他人的观察故事为借鉴,从他人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引发自己对观察的思考和追寻。在这一单元中,通过微型讲座、故事分享,促使教师从理念上更新对观察的正确认识:为什么要观察?观察是为了了解、理解幼儿,看见并看懂孩子。观察的意义又是什么?看见并读懂幼儿正在发生的故事,从孩子的故事开启适宜的幼儿教育。

二、观察的方法与路径明晰

单元话题2:观察,从何开始?——观察的方法与路径明晰

教研背景:观察是一门技术活,面对幼儿,教师往往不知所措。如何开始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不同区域怎样有效实施?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梳理。

教研目标:了解观察的方法与实施路径,理论结合实践,明确观察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并灵活运用。

活动1:专题研讨——《观察,这样做》。探讨观察的方法:如何在区域活动中确立观察视角、选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式,进行有效深入地观察。探讨观察实施路径:观察、记录、解读策略,明确每一关键环节的实施重点与注意事项。

活动2:活动沙龙——《“窥探”——区域活动中的幼儿》。以各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演练,借助“白描”记录孩子的故事、多媒体微格实录等方式客观记录观察情况,交流、解决观察存在的问题。

观察需要技术和方法,通过专题研讨和活动沙龙,我们就观察谈方法,就命题研思路,就案例明路径,通过互动——你知道哪些观察记录方式?你最常用或用得最上手的觀察记录方法是什么?它有何魅力让你情有独钟?介绍在某一区域活动中具体运用的观察记录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缘由。对各种观察记录进行优缺点的整理,形成参考文本,便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针对各种情况积极、灵活地运用。在活动沙龙中,我们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定点或定人观察,以白描式记录、微格实录的方式收集大量的幼儿区域活动案例资源,形成小、中、大班七大核心幼儿活动典型实例,为分析与解读幼儿的行为积累真实素材。

三、观察的行为与信息解读

单元话题3:观察,我能看到的?——观察的行为与信息解读

教研背景:对于观察信息,如何深入分析与解读幼儿的行为,适宜的跟进式指导,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教师头脑中缺乏概念化的幼儿形象,往往对观察的信息依据经验、想象来判断,看见孩子——看懂孩子——发展孩子,是教师专业自我完善的过程。

教研目标:形成幼儿发展的整体概念,依据客观记录,进行幼儿行为的精准分析与解读,有针对性地采取跟进式指导,优化课程与行为。

活动1:专题研讨——《观察信息,我们如何精准分析》。如何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各领域幼儿发展常规模式来分析解读观察信息。

活动2:实战演练——《观察,我能看到的》。根据区域中幼儿活动录像,开展以教师个体为单位的幼儿行为解读分析与跟进式指导演练。

观察后的信息需精准分析和解读,通过对话——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幼儿行为背后隐藏着哪些信息?你了解他当下的“兴趣”和需要吗?怎么看待幼儿当下经历的故事,我能做些什么?鼓励教师掌握解读与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根据幼儿行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寻找相应的幼儿发展目标与依据;根据罗列出来的指标对照观察的信息进行比照。通过研讨和演练,提升了教师对解读幼儿行为提供适宜性指导的能力。

四、观察能力评价与反思

单元话题4:观察,带给我们的?——观察能力评价与反思

教研背景:观察与解读儿童行为是教师“行动”与“反思”的源泉,一个学期的观察实践,教师的观察能力逐步提高,对观察也有了新想法和感悟,从儿童的故事到教师自己的故事,观察故事精彩而有意义。

教研目标:总结一学期观察历程,反思幼儿及自身成长历程,推广优良经验与做法。

活动1:专题沙龙——《儿童记录本——幼儿自己的故事》。走进儿童记录本,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计划—工作—回顾”,了解幼儿获得的发展。

活动2:案例解析——《幼儿的故事衍生教师的故事》。运用微格分析法,定格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观察、跟进式指导的片段或连续情景,体现教师对幼儿跟进式指导时双向的言语、行为互动,为开展适宜的指导行为研究提供剖析素材。

活动3:经验分享——《我的寻常时刻》。畅谈观察中的寻常时刻:惊讶的、感动的、无助的、迷茫的……找寻寻常时刻中的不寻常,在实践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运用微格实录、行为剖析的方法对对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研读幼儿行为的方法、策略进行辩证,分析存在原因,通过剖析来总结适宜行为,为后续的研究厘清方向,并通过对整个学期观察历程的整理、回顾和反思,以班级为单位交流亮点,畅谈想法与感受,总结经验与心得,提炼有效的、有益的观察故事,全园推广。

围绕“观察能力的提升”,在以单元式园本教研为引领的实践策略中,我们形成了“以主题沙龙、专题教研、实践演练为主,匹配彰显思维路径与经验分享的讲座及交流等形式”的结构模式,通过真实现场、鲜活案例、清晰路径,基于草根式的研究,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提升教师的观察意识与能力。这样的研修模式,以单元带动的形式切实提高了园本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推动了教师观察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亚英.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 J].中国教育学刊,2014(2)

[2]王丽萍.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园本教研单元式观察能力
刍议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单元式幕墙系统防水设计探讨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优化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
单元式幕墙在工程实例中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