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网络贷”研究与防范机制构建

2018-04-22 01:31刘晓雨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4期
关键词:防范机制大学生

摘 要 人民网爆出一段网络校园贷的暴力催收贷款的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校园贷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基于对大学生使用“校园网络贷”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存在超前、超额消费观念、借贷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并从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建立包含加强信用知识宣传、重点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加强家校联系在内的防范机制。

关键词 校园网络贷 大学生 防范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早前人民网爆出一段网络校园贷的暴力催收债款的视频,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校园贷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6年网络媒体曝出的女大学生“裸条”时间与河南21岁大学生郑某因陷入校园网贷的恶性循环跳楼自杀事件。近两年来风头渐盛的校园贷平台就是这样的存在,在为年轻大学生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无法忽略的危机与风险。

1“校园网络贷”的概述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络贷,是指一些网络金融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爱又米等,手续简单,只需学生证和身份证等,就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

校园中的宿舍楼、教学楼、图书馆等的入口处等都张贴着网络校园贷款的小广告,网络校园贷款的简单手续、低利率等诱人的条件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校园贷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然而,网络校园贷款一旦逾期还款,违约金就随之水涨船高,借款的大学生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和违约金。

2“校园网络贷”暴露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超前的消费观念

在互联网经济茁壮发展的今天,90后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悄然发生改变。在学生群体调查过程中发现,约有一大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使用过校园贷。身边更有因为校园贷使用不当,而让身边的家人、朋友、同学走上“慢慢还贷路”。在校大学生除去日常花销以外,感情消费、超前消费等已成为身边常见事,更有学生利用网络贷实现自己“我想去世界看看”的超额旅行梦。这种超额、超前消费观念则是与中国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大相径庭;且大学生本身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则会深刻影响到青年未来发展。

2.2大学生借贷风险意识薄弱

校园网贷平台打着“门槛低、审核松、无抵押、放款快”的旗号来吸引大学生。实际中校园网贷平台大多借此来发展下线获得实际分红,来赚取收益,却让更多的大学生越陷越深,更有甚者介绍身边的同学进入网贷平台。大学生由于借贷风险意识不足,盲目地进入网贷陷阱中,有些越陷越深无力偿还贷款。

此外,部分大学生为了能从平台贷到更多的款项,利用身边同学的身份信息,进行网贷。例2015年被曝河南高校学生郑某,先后利用身边28名同学身份证,在多个网贷平台欠下60万元的款项,最后因无力偿还而自杀。在各新闻媒体、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下,案件的后续处理仍举步维艰。“校园网络贷”凸显出大学生对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借贷风险意识薄弱,同时高校也在教育这方面存在缺陷。

3“校园网络贷”的防范机制构建

3.1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学校辅导员邀请校内、社会、金融、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或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相关金融信用知识的培训。辅导员也要利用平时上课的机会,给大学生普及基本的金融知识;尤其在“购物狂欢日”“双11”等重要时间节点,向学生推送不良网络校园贷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建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强化学生对网络借贷风险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高校应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辨识能力,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件和个人信息。

3.2坚持精准帮扶策略,缓解学生生活压力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有少部分贫困学生选择用“校园网络贷”支付自己的学住费、生活费。学生迫于内向、自卑等个人原因,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家中的经济情况,最后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选择“校园网络贷”。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关注家庭贫困的学生是防范“校园网络贷”的重中之重。同时也说明了贫困学生对国家的资助政策并不知晓,国家教育部现建立一套“奖助贷补减偿”等完备的资助体系,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无奈许多学生并不知晓。

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做到“经济上资助贴心、生活上关注关心、思想上引领用心”。第一,定期排查,防患于未然。学校或老师通过定点排查、定期摸查及时发现学生日常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教育引导,将学生“网络贷”防患于未然。第二,加大帮扶政策宣传力度,保障实施效果。利用校园海报、学生微信平台等各种宣传手段,让学生清楚国家各种扶困措施;学校或学院设置多种形式地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经济困难问题。第三,思想上用“愛心引领”,关注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引导。在做好经济帮扶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贫困学生做好“心理扶贫”工作,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阳光地面对生活。

3.3构建家校联系制度,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期间远离家庭,但建立起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依然非常重要。学生一旦违约,“校园贷”平台首先选择向家长催款,如家长本身缺少对网络金融借贷防范知识的了解,将直接会影响对学生的判断,甚至会让学生将“网络借贷”的雪球越滚越大。

高校应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能进行理性消费,认知到网络贷款的风险,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一旦排查到有借贷问题的学生,高校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帮助,以避免家庭出现更大的经济损失,防止大学生遭受更多的心理创伤及悲剧事件发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外因还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家长、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帮助大学生认清财富本质,才能拥有美好的财富人生。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项目编号:2016-JKGHXSZZ-13)。

作者简介:刘晓雨(1988-),女,助教,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杜威,令狐欢欢,徐敏.试析高校校园贷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7(11).

[2] 许博文.校园贷问题风险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25).

[3] 李巍,李磊.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现象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2).

猜你喜欢
防范机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谣言的传播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