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玉霞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社会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可以有效扩大森林覆盖率,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生态公益林是指受到特殊保护管理区域的林地、林木、森林等,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加强国土安全防卫的作用,还能够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对物种珍稀资源进行保存。同时,生态公益林还可用来作为旅游资源、科学实验研究基地等。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自然环境的稳定,也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改善空气质量,使得生物能够呈现多样性的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能达到利益平衡。生态公益林可划分为国家公益林、省级公益林、特殊林区、重点林区等。我们在具体的公益林管护工作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对于生态公益林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 生态公益林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保护林业资源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同时,在加强生态公益林林管护方面也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建立起了与经营目的相适应的管护模式,发挥生态公益林的最大价值。但是,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屡见不鲜。因此,国家对生态方面的建设非常重视,“生态安全”已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首选,这其中就包括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我国生态公益林一般分布在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人们对生态公益林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乱砍乱伐行为频繁,严重影响生态公益林建设。
2 存在的问题
2.1 专项资金缺乏保障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效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管护,这就需要为管护人员发放薪金。然而国家对公益林所提供的补偿资金并不多,管护人员的劳动补偿偏低,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难以唤起人们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导致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及保护根本就不重视,因此生态公益林的管护难以有效实施。
2.2 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在生态公益林管护过程中,由于受到区域影响,管护人员只能从当地老百姓中挑选,这些人一般都是农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受教育程度不高,更没有经过林业技术知识培训,他们对公益林管护方面的知识及技能根本不了解,加之缺少林业法规政策的学习,所以大部分管护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时束手无策,面对困难、矛盾纠纷时只是凭个人感觉和经验处理,从而导致很多生态公益林得不到有效的管护,很容易遭到破坏,甚至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
2.3 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生态公益林分布比较广,管护人员多且杂,负责管护工作的人员也没有科学的管护方法, 并且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缺乏健全的管理机构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譬如,在公益林建设中存在“重造林轻管理”的现象,即期初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造林,到后期管理跟不上,相关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及相关制度,没有建立长效机制,没有做到定期定向地培养管理型专业人才,导致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监管效率不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应对的策略
3.1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认识
要不断加强对当地老百姓的宣传教育,经常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宣传内容应包括公益林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补偿方案等,通过宣传使林区附近的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认识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性,并且都能积极支持配合管护人员的工作,能积极参与到生态公益林建设当中去。
3.2 加强培训,提高管护人员专业素质
首先,通过开展生态公益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可以提高管护人员应对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增设林业产业方面栽培种植知识技能的培训,是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再次,加强对管护人员的野外实训,提高森林扑救、病虫害防治的技能。
3.3 加大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首先,要引进先进的硬件技术设备,提高管护工作效率;其次,应该完善生态补偿相关机制,具体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公益林补偿标准,使受损林农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再次,对于管护人员的工资待遇需要进一步增长,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4 健全机制,规范管护工作流程
要成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相關职责并能确保履行,切实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监督和管护工作。要建立相应的惩处制度,对各岗位人员要从严管理,只要违反相关规定,就应受到相应的惩戒,从而不断规范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增强威慑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作者单位:8334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