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的几点思考

2018-04-21 03:48杨志英
祖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标优化

杨志英

摘要:在新课标的影响之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不断优化,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现方法的突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要不断结合课程改进方法,使学生的素质获得有效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优化

信息技术在这个时代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越发彰显出其强大的功能和实效性。社会对于信息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掌握熟练的信息技能,具有明确的信息意识,使学生可以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这就需要对高中信息课程进行改革,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具有其行之有效的课程标准,需要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使学生可以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掌握技能和先进的文化。这说明,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实现从内在理念到方法的完美转型。教师要不断研究课程,以及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课时较少。通常,信息技术课程每周只有一到两节,这说明学校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由于上课时间跨度大,对硬件较高,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因此无法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第二,在许多学校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作为副科出现,教师不重视其地位,学生也认识有限,不够重视。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生掌握不扎实,也缺乏兴趣,这样就很难有效掌握相关技能。第三,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第四,教材内容十分局限。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与时俱进,但教材却没有做到这一点,许多知识比较陈旧。第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迁移能力,从而无法有效适应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第六,信息技术课程缺乏成熟的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凭借以往的经验开展教学,却难以有效达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对于改善方法缺乏热情,不能认真进行反思,不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这样就会造成教学效果差,学生对理论知识没有兴趣,甚至对课程产生排斥感,在上机操作中不服从教师安排。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師在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促进学生参与其中而努力,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有多种方式,可根据目标、问题、任务进行相应的情境创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相应的作品,使学生对作品的形成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主动的探索欲望,这就是情境的创设。

(三)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寓教于乐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为学生提供探索的路径,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开展合作和有效交流,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逐一进行解决,这样就可以建立有效的知识结构,不会使新旧知识有所冲突。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寓教于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许多快乐元素,教师要起到有效的引导。

(四)分层分组协作交流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注重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实现学生潜能的有效挖掘,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协同的方式完成任务,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协作精神。教师可采取分层次和分组教学,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进行有效分类,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不同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问题在解决的时候是否存在着联系。学生要通过合理的探索,找到与新任务相适应的点,不断创新工具的使用。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还要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可以合理对其进行改进,这样就可以做到与时俱进。

(六)对课程进行有效整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对课程进行整合,与其他学科联系,这样就可以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主动探索欲望,以不断创新的姿态去学习和实践。对课程的科学整合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还体现在,学生一旦掌握相关技能,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从而通过技术来实现。有的学生喜欢网页设计,有的学生喜欢编程,那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到自己感兴趣的兴趣小组之中,这样就可以实现个性化发展。

(八)对学生进行恰当评价

在教学中,正确客观的评价不可或缺,其可以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对学生予以科学、客观、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平台,能够通过平台展现自己的作品,实现成功的喜悦。要多多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作品,不断发挥创造力。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民祥.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28).

[2]陈世勇.对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2,(11).

[3]任惠宇.基于新课标下的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32).

(作者单位:太原市尖草坪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新课标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观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