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亮点”

2018-04-21 11:43韦翠龙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问題亮点高效课堂

摘要: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教师要关注课堂“亮点”的设置。通过亮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产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设置“亮点”,用亮点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題;情境;活动;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课堂环节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亮点的引导下会成为学习的主体,带着兴趣和好奇来进行分析和思考,进而在推理和判断中习得知识,内化知识,提高能力。课堂亮点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使学生对知识产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融入课堂学习过程中,在思考和探究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一、 提出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

问题是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能力,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课堂探究中要给学生设计一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用问题来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可以融入课堂探究中。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产生好奇心和欲望,进而带着欲望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启迪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地进行推理判断和思考分析,进而融入对知识的探究中,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系?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学生会尝试着探究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探究中有的学生采用动手实践的方式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个长方形,通过摆出不同的长和宽的长方形探究长与宽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开始探究的起点,成为课堂的“亮点”,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和主动性,进而明确知识规律。

二、 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教师要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通过有效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关注课堂。教师课堂情境创设得引人入胜会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和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将目光都集中在课堂知识的探究中,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有效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新奇和渴望的驱使下,主动地围绕着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在思考中了解知识规律,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分桃子”。首先是有4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应该如何分呢?之后是2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再次是1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最后让学生把1个桃子分给4个猴子。学生看到漂亮的图片会产生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分桃子的故事情节,学生会融入情境中,主动探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在情境中活跃思维,探究有关分数的知识,形成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习得知识。教师不是直接把分数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分桃子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常识,自然会轻松地接受新知识,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三、 布置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

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为了使课堂能够出彩,呈现出亮点,教师就要用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掌握知识。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布置一些适合他们的课堂探究任务或者是合作任务,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动起来,思考起来,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分析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运转起来,就会向着各个方向不断地蔓延和拓展,实现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为了使学生可以主动探究小数,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超市商品的价格信息:橡皮2角,钢笔3元9角,文具盒6元9角,笔记本4元5角……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活动,把这些商品的价格用“元”作单位来表示。有了活动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去思考小数,去探究商品价格的表达方式。生活中学生都看到过商品的价格用小数来表达,这会给学生一种熟悉感,让学生可以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会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小数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主动交流,形成课堂“亮点”,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和乐趣,实现高效课堂。

四、 提供课堂实物来帮助理解

学生对形象具体的事物会更加感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出课堂亮点,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实物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提供的实物会帮助学生形成客观的认识,真实地感受到知识,形成直观地理解。学生看到实物后不仅仅在大脑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还可以通过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帮助来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实现学生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感知。例如在学习《24小时计时法》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个闹钟,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感受早晨8点和晚上8点的钟面有什么特点,并且引导学生分析早晨8点和晚上8点用24时计时法如何表示。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会直观地看到钟表的表面,体会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高效课堂。

总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的问题或者是任务,驱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成为课堂的亮点,使学生可以融入课堂探究中。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就会积极思考,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形成客观的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实现学科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灵梅.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5(16).

[2]孔连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类型及有效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3(04).

作者简介:

韦翠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乔利乡三乐小学。

猜你喜欢
问題亮点高效课堂
例谈解答数列求和问题的三种常用方法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