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当一些低层次人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向高一层的需要迈进。安全感,兴趣,自信心,主动性,都是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既是创设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关键词:心理需求 安全感 自信心 兴趣 积极课堂 心理环境
安全感是人除生理需要以外最基本的需求。在课堂上,学生要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才能使学生有勇气迎接学习和心理的挑战。如果个体处于一个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中,那么他(她)的担心和不安的情绪将会大大减少。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讲,要为学生创建一种具有情绪安全感的课堂环境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勇于“冒险”。
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天才。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带头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一旦遇到难题,这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在学生面前表现真实的自我。
其次,教师要把课堂建成温暖、相互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主动的亲近学生,实时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对教学进度和内容进行适合的调整,从而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样能够让让学生感到有能力来胜任学习;同时,作为教师我们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让学生感受到亲切,从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消除学生拘谨、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自愿的去学习知识。借此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能产生、保持并强化课堂安全感。
再次,教师要乐于给学生需要或渴求的额外帮助
许多学生在向老师寻求帮助时会感到难为情,除了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压力,主要还是教师给了学生压力。较少的时间和超负荷的工作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同样重要,有时耐心会更为重要。
(二)从学生角度来讲,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自己的情绪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消极行为的源头。具体地说,课堂中的大部分不良行为都是由不安全感造成的,而不安全感则是一种消极情绪,情绪源于思维,所以说不安全感源于消极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不仅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能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思维,那么学生也能摆脱不安全感。
(一)精彩的新课导入是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前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的开头犹如一首歌的前奏曲,它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关系到一节课的和谐与成功,起着影响全局的作用。因为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对整节课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东西是不会留在记忆里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如果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力求生动,形式多样,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还可以通过新的内容、新的观点、新的教具、新的板书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课堂的开始就调动学生的潜在动力,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应适合各个层面的学生,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这时候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学设计上我们要选择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收货知识的喜悦,这是创設积极课堂心理环境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情绪与意志领域有所碰触,这时候学生的智慧被激发,从而对知识的求知欲望逐渐提高。我们教师通过设计这样具有层次的问题,能够将教学中的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三、树立并保持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英雄的本质”。
(一)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合理的期望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说他是什么样的人。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就是你的期望。很多研究表明,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经验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自信是一个人的主观意念。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师对学生期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会使学生的表现越来越差。教师所传达的期望信息常常会激发或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其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二)少批评,勿嘲讽,保护学生自尊心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会使他们丧失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自轻、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念头。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在提问时,我们要精心设计,有效启发。如果答错了,不能批评和嘲讽,要鼓励他争取下一次机会,还要耐心地多给他机会。只要有了小小的进步,老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并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及取得成功的欲望。
(三)认真检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保持学生的自信心
为保持学生的自信心,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花费很多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然而繁重的课程会驱使许多教师加快进度。这样,就只能顾及到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对于反映慢的学生有时候无暇顾,这样直接导致反映慢的学生成绩更加落后,导致这些落后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最终还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所以,要认真检查、监督学生的学习,从而保持学生的自信心。
此外,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建设性的评价方式都能树立、保持并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安全感,兴趣,自信心,主动性,都是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既是创设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1]伍新春.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2]沈湘秦.自主课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名称:“翻转课堂”在卫生职业院校化学教学中创设积极课堂心理环境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08027,课题组成员:刘雅,朱慧芳,陈霞,安靖,胡金钟,刘东阳,耿丽巧;作者简介:刘雅,副教授,教育硕士,化学教育,廊坊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