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灿 区块链技术不是无所不能的颠覆者

2018-04-20 05:20宁新燕
创业邦 2018年4期
关键词:以太硅谷区块

宁新燕

朱會灿曾经是谷歌第一位华人工程高管。2000年加入谷歌后,他利用20%的业余时间独立开发出谷歌的图片搜索引擎,是被前华人同事们尊称为“老大”的传奇人物。

朱会灿在硅谷有十年以上的投资经验,在多家硅谷与海归高成长企业担任董事并提供顾问指导,包括已登录纳斯达克上市的AppFolio,挂牌新三板的木瓜移动,以及满乐卡、Evertoon、一起写、Weee!、Human Longevity In等。

早在2014年丰元创投就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且开始布局。2016年,朱会灿加入丰元创投,押中的第一个项目是DFINITY,后者刚刚在今年2月获得硅谷知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a16z)和区块链对冲基金Polychain Capital领投的6100万美元投资。国内也有不少基金曾经参与过对该项目的投资,如策源创投、分布式资本。

此外,Skuchain、OmiseGO(ICO史上第一个独角兽)、NuCypher、ZeroX等区块链项目也在丰元创投的投资版图中。

为什么丰元创投能够在早期就看到区块链的机会?朱会灿在接受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专访时表示,自己在读博士时期学的就是分布式技术,而这正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技术背景让他在看项目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规避了很多潜在的泡沫风险。

对于区块链公司的前景,他坦言区块链技术并不具备人们口中动辄就颠覆巨头的能力。比如,由于在分布式系统上很难做到实时搜索或实时更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中很难出现类似谷歌这种搜索类的公司,也很难出现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公司。

因为工作关系,朱会灿大多接触的都是美国的项目。对比中美两国的区块链项目,他感觉中国项目普遍技术背景不太强,但勇敢地闯进来后还是做起来了;而硅谷项目会有加密安全或者分布式计算的背景,更扎实些。

对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的如今泡沫属性极强的币圈,朱会灿表示普通民众被“割韭菜”是他对ICO项目最大的担心。如果投资者对一个公司没有足够充分了解的话,不要轻易去碰。

中国全面禁止ICO后,许多项目都把视线瞄准了国外的交易所。朱会灿认为美国的监管会更完善。虽然不会像中国直接不允许运作,但美国会要求发Security Token(安全性令牌)的项目做到信息全名透明,这种做法会让发行币的代价越来越高,也会阻挡许多投机者。

以下整理自现场访谈实录,有删减。

创业邦:您最早于2014年投了DFINITY,当时硅谷的区块链项目质量如何?为何会选择DFINITY?

朱会灿:我们在2014年投了两个项目——DFINITY和Skuchain,在硅谷是投得比较早的了。DFINITY是我们投的第一个区块链项目,当时我们对创始人Tom Ding对智能合约技术的理解,对用加密技术解决人类共识机制这个想法很认可。并且,Tom很有能力,14岁就大学毕业,之后在eBay等虚拟金融科技领域巨头工作多年,我们对他本人也很看好,于是领投了Koinify公司的种子轮——Koinify是String的前身。在2015—2016年,区块链技术受比特币币价暴跌的影响进入资本寒冬,硅谷有四十家左右区块链公司因资金断裂而倒闭,但我们依然在2015年领投了String的A轮。后来,Koinify调整重组为String Lab,Dominic Williams(String Labs的总裁和CTO)加入,让团队力量又加强了很多。之后,String Lab吸引了非常多的密码学专家、数学教授等智能合约人才,最终孵化出了DFINITY。

创业邦:DFINITY的官网上宣称要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新一代互联网计算机——云计算3.0,具有无限容量、超级性能和基于算法的系统自治等特点,您如何理解他们这个愿景?

朱会灿:愿景是好的。DFINITY实际是在比特币、以太坊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和创新。

首先,比特币的交易是每秒钟7个,确认时间很长,而区块链2.0——以太坊一秒钟交易几十个,依然很慢,确认时间也很长,需要等十几分钟,所以大家现在用以太坊主要是为了ICO发币,做交易的并不多。

第二,以太坊的容量是有限的。前段时间,一个很小的基于以太坊的应用——Crypto Kitties就把这个网络搞垮了,暴露出了规模化的问题。

第三,比特币、以太坊需要每一个节点机器都参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可扩展性差。DFINITY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方面提高每秒钟的交易量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水平,跟网上的交易处理技术一致,到同一个量级上;一方面,交易确认的时间缩短到几秒钟,他们也在试图通过减少同时参与的节点的个数来使整个系统的能力可以无限拓展。

创业邦:DFINITY的Cloud 3.0与现有的Google Cloud、AWS公有云相比有哪些异同和优缺点?

朱会灿:两者的模型不一样。DFINITY、以太坊是一个公用的“大计算机”,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跑自己的程序。Google Cloud、AWS这些公有云有几十万台机器,用户可以租一个,也可以租几百个,拿到这些机器节点的用户就可以运行自己的程序了。抽象来看,Google Cloud是一个分布式的中心化系统,DFINITY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超级计算机。

优缺点上,首先是效率问题。Google Cloud、AWS是中心化管理,效率高,他们的机器不存在信任度的问题;即使不可信,也有方法去验证:这是中心化的优势。但像DFINITY这种去中心化的公共的系统,任何一个第三方都可以加入,其中可能存在欺骗的问题,这也是所有区块链项目都在试图解决的。

在用户信任上,有公司不信任这些被中心化控制的云,而DFINITY通过加密、不可篡改的账本记录这些交易,让用户对去中心化的系统更信任。

创业邦:如果DFINITY实现了愿景,未来与公有云AWS、Google Cloud等会是怎样一种关系?

朱会灿:特别要求实时的系统并不太适合搬到去中心化的云上面,会面临很大挑战。而对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那么强的系统、容错性很高的系统来说,DFINITY是很好的选择。

DFINITY未来跟谷歌会共生互补。个人的东西可以放在DFINITY上——公司用户几乎不会想把很重要的东西转到DFINITY上,因为得不到服务支持。像Crypto Kitty这种游戏应用,因为不涉及公司交易,能在上面跑起来,之后才会有企业级的项目跑起来。如果没有公司担起责任,那么别的公司重要的应用是不会往上面传的。

创业邦: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邵亦波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硅谷的数据存储平台Filecoin,他认为“这是之前不能想象的公司”。Filecoin宣传要通过IPFS来取代HTTP,但也存在有存储节点“使坏”的隐忧,您对此怎么看?

朱会灿:在一个不稳定的系统里面去做存储,肯定有问题;但是在分布式系统里,你可以做很多备份。好处是一个文件你可以存5份、10份甚至更多,用户可以就近下载,缩短下载时间,从这个角度说,IPFS这种理念跟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有点像。要避免单个节点“使坏”,只要在多个地方下载后,进行交叉验证就可以了。

创业邦:上个月,DFINITY获得a16z、Polychain的6100万美元领投,新闻中提到本次融资的重点是引入能提供真正战略价值的关键合作伙伴,帮助DFINITY项目与投机市场区分开。硅谷的区块链项目投机现象严重吗?

朱会灿:国内外差不多,都是跟风上来公司,良莠不齐。

就像AI很火的时候,很多公司即使是用的非常简单的算法,也要想方设法跟AI挂上钩。现在区块链火了,很多公司看到ICO能融资,也会把自己的商业模型改改,发币融钱。我们在硅谷看到过很多这种项目,有些想改变底层架构、做技术,有些期望通过发币让生态系统转起来。实际上,很多项目还非常早期,可能只有一个白皮书出来,连公司都还没成立,基金会也没有,发币的日期也不确定,相当于Pre-IPO。这种项目很多,很难判断创始人是真心做项目,还是有私心,只是为了融钱而融钱。

创业邦:在泡沫严重的当下,您会如何选择区块链项目?

朱会灿:我博士期间就念的分布式计算,对分布式系统很了解,导致我经常觉得项目不太靠谱,说得太大了,所以我们对项目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如果团队确实有能力,我们也会支持一下——有些团队达不到目标,稍微改进就会有帮助。

我们投的OmiseGO、NuCypher、ZeroX都是已经运作一段时间的公司了,并且原来也是做分布式、加密相关业务的,后来他们引入了区块链技术,通过发币让生态系统转起来。在看人方面,我们会更喜欢投有加密安全、分布式系统背景的人,再看他们想做的事情到底意义在哪儿。当然,即使这样,判断起来依然很难。

在投资方向上,除了基础设施,如DFINITY,我们主要看两个细分领域:一是跟生产链、供应链管理相关的,这个交易量很小,不可能一秒钟出现几十上百个项目,一分钟出现一个就不错了,所以这个方向我们很看好,技术也成熟了,现在要说服公司来用;二是内容生态,内容生产者可以发布内容拿币,用户可以评论、点赞、投票拿币,广告商需要买币来发广告。以太坊现在的规模还达不到,需要做出更成熟的系统或者专门的系统。比如基于区块链的社交媒体平台Steemit,现在流量就还不错,并且有自己的区块链。他们通过视频广告挣钱,相当于YouTube的竞争者。

创业邦:区块链有没有可能出现谷歌、Facebook级别的项目?如果有,会存在于哪些领域?

朱会灿:很难出现谷歌这种搜索类公司,因为实时搜索、实时更新在分布式系统上很难做到;也很难出现像Facebook这类的社交公司。但像Telegram这种P to P的形式,完全是分布式操作,符合去中心化理念,是区块链很自然的应用。

另外,在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让所有交易都记在公共账本上,也许就不需要第三方交易了,智能合约又保证了信任度。这是一个突破点,但需要改变大家的接受程度,会花很长时间,不像通讯可以很快起来。

创业邦:有观点认为“区块链系统中,密码学是基石,激励系统是其血液,而去中心化是灵魂”,也有观点认为链和币应该分开看待,因为虚拟货币带来了很多虚假的区块链项目。您怎么看区块链和虚拟货币的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朱会灿:这两者的结合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以前建立基础架构的系统很难挣钱,因为是开源的,只能通过开会、培训、技术支持挣钱。区块链很有意思地把币和技术结合起来了,系统中的节点或者个人通过“挖矿”或者参与的方式从系统中获得币,两者互为动力:系统的参与者做了功,就会得到奖励,驱使更多的人花工夫把系统做得更好。整套机制使得区块链系统变得更有效,虽然达不到去中心化的高效,但对于性能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系统,跑起来是没问题的。

创业邦:这些尚未大规模应用的由新技术新算法驱动的项目,通过虚拟货币和ICO来进行交易和推动发展,是否是一种合适的方式?普通大众如何判断和投资?

朱会灿:我现在慢慢接受了这种现象。这有点像众筹的做法。比如,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我在Kickstarter或者Indiegogo上面發起一个众筹,宣布要做一个相机,但不保证将来能给你产品,也不保证产品未来的性能,依然会有很多人愿意支持我。ICO跟这个类似,它是众筹资金来开发一个系统,不能确定价值几何,能不能运行。

普通民众被“割韭菜”是我对ICO最大的担心,希望大家对一个公司没有了解的话不要轻易去碰。就像买指数基金一样,我对大公司更放心一些,小公司风险大。

创业邦:未来,美国对ICO的监管政策走向如何?会对硅谷现在的区块链创业形势造成怎样的影响?

朱会灿:美国的监管会更完善,不会像中国直接不允许运作了。美国要求以前没有报备的项目必须走正常流程。发Security Token(安全性令牌)的项目,信息要透明,让所有人都知道公司信息。

对硅谷现在区块链创业的影响是发行币的代价越来越高,发币的人会顾虑到底有没有钱来发行这个币。因为现在发行ICO要花很多钱,有些人可能就不ICO了。

猜你喜欢
以太硅谷区块
探索太空奥秘 还原宇宙本真
以太万物理论概述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暴涨50倍 以太币将赶超比特币?
硅谷之谜
《硅谷之谜》
创新是硅谷的成功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