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金州
在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斗争的实践中,领导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机构的组建和工作,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满地区抗日武装的统一。对以后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乃至组织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杨靖宇
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两年多抗日斗争的锻炼,到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已经成为东北抗日斗争的主力,特别是杨靖宇组建和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不仅是武装斗争的模范,而且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积极团结其他抗日力量,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3年10月27日至次年初,杨靖宇率部进军辉发江(今称辉发河)南,重创伪满“国军之精华”邵本良部伪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影响。进军辉发江南的胜利,令各路义勇军对共产党刮目相看,争先恐后地向杨靖宇领导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靠拢。韩光在《南满抗日游击运动》一文中记述:
如老常青(隋常青——引者注)说:“我就信服共产党了,他不但公正而且还能干,没错。”现在,老常青和我们,以及他的队伍和我们的部队一点隔膜都没有。赵参谋长得到我们的宣传品不放手,口口声声说:“真对真好。”
有的义勇军部队还主动接受杨靖宇的命令,协助人民革命军作战和联络。八道江战斗后第三天,杨靖宇在率部行军途中遭到邵本良伪军袭击,杨靖宇和四名战士与部队失散,危急关头,义勇军部队发挥了巨大作用,韩光记述:
司令等五人当夜追队不得,第二日夜在某处遇一小帮抗日军,当时司令令该小帮抗日军送信给青林(抗日军)。待青林得信后,连夜赶来接(全队弟兄并说杨司令五人作战滑出来了,我们豁出上半截也得接他去)。是日又与老常青接头,这时司令即与老常青、青林等100多人活动起来了。过半月之久才与我军集合。
在以胜利成果鼓励义勇军斗志的基础上,杨靖宇趁热打铁,主动提出与义勇军联合作战,同时,针对义勇军部队军纪败坏、群众反感情绪大的事实,积极居中协调,一方面劝告群众:“豺狼入门,外患为重,要联合起来对付日本帝国主义者”;另一方面劝告义勇军部队改变对群众的态度。在杨靖宇的教育下,加之切实感受到义勇军部队态度的变化,群众也逐渐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协助义勇军抗日。“百姓对我们的态度全变啦!好啦!军中粮草充足,一片兴旺!”义勇军首领田麟的话,道出了南满义勇军的一致感受。
进军辉发江南一役,正如杨靖宇指出的,其目的在于:“扩大游击区域,广泛联合各抗日军,造成全民统一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冲破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满洲国政府‘围剿东边道”(自清末至伪满时期的东北行政区划,辖今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个县,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指挥的抗联部队曾在其中22个县活动,有些地方还成为游击根据地的重要所在——引者注)。在战斗打开局面后,杨靖宇在李红光和韩光的协助下,积極筹备召集抗日部队领导人会议。韩光后来回忆说,杨靖宇“给各抗日军领导人写信,说服他们参加联合的抗日武装组织,请他们来参加会谈。李红光同志和我一起负责筹备工作,一时,我俩不分白昼或黑夜,走访各抗日部队进行革命串连”。受到南满地区各抗日武装的积极响应。经过杨靖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工作,南满抗日斗争呈现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局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杨靖宇指挥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为中心,实现南满抗日武装大联合的条件已经
成熟。
经过认真筹备,1934年2月21日,东北抗日斗争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城墙砬子(今属靖宇县,韩光记为陈泉砬子,据赵俊清考证,“陈泉砬子”实为“城墙砬子”之谐音——作者注)会议,在“联合抗日”的口号声中召开了。
连同杨靖宇本人在内,共有17支抗日武装的领导人参加了会议,代表着他们率领的4000余名战士。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代表的名义首先讲话。他着重分析了东北的形势,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劝诫各抗日军领导人,“斗争是长期的,今日联合,万不可遇难
而退”。
在杨靖宇主持下,会议认真研究了南满抗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决定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为主力,将各路抗日武装改编为八个支队,统一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以抗战到底不投降、支持群众抗日工作、武装抗日群众为斗争纲领。最后投票选举总指挥部人员,韩光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选举总指挥部人员的时候尤为郑重,皆采用投票法,当时室内则鸦雀无声,选总指挥票17张,16张写着杨司令。选总参谋长,我们得9票,赵参谋长7票,结果还是我们的参谋长(即李红光——引者注)当选了。总政治部主任也是我们当选了。所以形成了我们的司令部即是总指挥部。老常青为副总指挥。赵参谋长为外交部长。余各为参谋委员等。抗联成立后,各支队部对总指挥部来往,皆无形中采用了很正式的格式和手续。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发表由杨靖宇起草的联合宣言,庄严宣告:“我们,南满的抗日军领袖们,在祖国山河欲裂、严重危难之际,向三省同胞宣誓:我们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抗日主张,不分见解、信仰,枪口一致对外……我们一致联合起来!”
城墙砬子会议产生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 (城墙砬子会议决定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领导范围是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属于地区性指挥机关。——编者注),由杨靖宇任总指挥、隋常青任副总指挥、李红光任参谋长、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因当时宋铁岩仍在苏剑飞部工作,实际由独立师政治部主任韩光代理)、赵铭思任外交部长,不久赵铭思增补为副总指挥。这是第一个完全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在广泛统一战线基础上建立的抗日武装领导机构。也就是从这时起,“东北抗日联军”这个光辉的名字,开始出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上。在上述所有成员中,只有韩光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
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后,在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的同时,也对各路抗日武装进行教育改造,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军队,尤其注重改善军民关系、维护群众利益。为此,杨靖宇和赵铭思于1934年4月联名发布了《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布告》。《布告》指出:“我抗日军兴起,挺身负起保护抗日民众的责任……但最近有抗日军的败类,明面标榜抗日名义,暗中做出强奸、抢夺等非行。对于这些大胆不法之徒极有彻底铲除的必要,因此本军与真正的抗日友军会同协商,与大众共同铲除鼠贼。此外并许可广大群众组织反日会、农民委员会,协议抗日事项,以洋炮、大刀、棍棒成立农民自卫队。在此布告后,倘仍有这种败类存在时,一定将其消灭,本军誓为群众的后盾,仰各安生切勿惊慌。”
在杨靖宇的感召下,各路义勇军共同实践着抗日救亡的宗旨。在以后严酷的斗争中,虽然有人落伍、有人叛变,但更多的是英勇的斗争和壮烈的牺牲。在经过五年的战斗之后,当年的义勇军首领田麟于1939年用热血染红了祖国和家乡的田野。牺牲时,他已经是一位担任抗联第一军第五团团长的共产党员。直到他牺牲41年之后,韩光依旧记得他的心路历程:
一天,我们正行进在龙岗山的大森林里,忽见三匹快马疾驰而来。近了一看,原来是同我们一起攻打八道江镇的田司令,和他手下的两个队长。田麟一见杨司令,便向他手下的两个队长说:“这就是大家都闻名的杨司令!”他部下听了,赶快下马给靖宇同志磕起头来……
我们高兴地谈了好久。最后他感叹地谈起他十几年来所经历的失败、艰险和痛苦。尤其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他亲眼见过多少抗日好汉一帮帮揭竿而起,又一伙伙失败溃散;见到国民党军阀、政客一批批投降日寇当了汉奸。他曾拔刀盟誓,要为国雪耻,可是又感叹自己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他正为东三省的局面不可收拾而悲观的时候,杨靖宇、共产党来了,从此混乱的局面一天天好起来。讲到这里,他突然勒住马,凑近我,郑重地说道:“我要跟共产党走,请给我派个政委吧!”
这个长白山的木工,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日救国才有希望。晚间宿营时,我向杨靖宇同志汇报了和田麟的谈话,他兴奋地说:“很对,很好!这说明党的正确主张深入了人心!”
杨靖宇领导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和他以前参加创建的“反日联合军参谋部”,曾受到“左”倾路线不点名的错误批评。1934年2月22日,党中央在给满洲省委的指示信中称:“磐石人民革命军与宋司令‘毛团(毛作彬部)组织的联合军总司令部,其结果是上层勾结代替了下层统一战线,而至于完全破产。这些错误,都必须迅速的纠正过来。”但实践证明,杨靖宇的这一创举,实现了南满地区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团结统一,奠定了建立抗联第一路军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成为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初范例。以后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也是以杨靖宇的经验为基础的。1938年,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前夕,在《论七年来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一文中,原抗联吉东特委书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满洲问题委员会委员杨松(吴平)高度评价说:“第一军杨靖宇……终因其领导人不怕困难,正确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纠正过去的错误,很快地改善了与各抗日友军之关系,早在1933年冬(原文如此——引者注)就曾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联合各抗日部队,共同击溃敌人的讨伐,没有中敌人挑拨离间和各个击破的奸计。”
1951年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开始正式出版,在第一卷《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注释中,对东北抗日联军作了如下介绍:“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以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人民武装反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援助了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1934年后,一切东北抗日的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成为统一的东北抗日联军,以著名的共产党员杨靖宇为总指挥,长期坚持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杨靖宇由此成为唯一写入《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的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
《毛泽东选集》第一版注释之所以把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时间确定为1934年,并指出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正是以“東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的成立为基础的。(1991年6月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对第一版的这条注释做了修改。修改后的第二版注释,对东北抗日联军成立时间及领导人的表述是:“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反日部队,发表了统一建制宣言,改称东北抗日联军,陆续编成11个军,在共产党员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等领导下,长期坚持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编者注)(编辑 杨琳)
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地方党史
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