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炳林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638300)
巨脾即最大直径不小于20cm的脾脏,如何选择正确有效的手术方案临床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36例巨脾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开腹脾切除术对巨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保障巨脾患者疗效、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详述如下。
36例巨脾患者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6~81岁、平均(49.21±2.17)岁,脾脏最大直径21~42cm、平均(29.32±2.24)cm。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入选的36例巨脾患者分为研究组(n=18)、对照组(n=18),上述一般资料相关数据两组对比P>0.05(具可比性)。
研究组巨脾患者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指导患者取头高足低、右侧斜卧位(此时患者左侧需垫高约450),手助切口位于剑突下正中(长度6~8cm),之后根据患者实际脾门位置选择不同后续操作步骤:(1)脾门与切口距离较远者无需对脾动脉有效结扎,此举有利于避免脾脏颜色改变(变紫)从而对视野造成影响;(2)脾门与手助切口相距较近者,需于直视下将胃结肠韧带(手助切口下)有效分离并对小网膜囊成功显露,之后于胰腺上缘将增粗的脾动脉分离后对其给予有效结扎(双重),此举有利于脾血回流并缩小脾体积。将手助装置(Handport)放入腹腔后操作者非优势手进入腹腔,由辅助手(于非气腹状态下)在左腹直肌外缘脐旁相距2~4cm处放置一个套管针(10mm),之后建立13~15mmHg气压气腹,自套管针将腹腔镜插入腹腔并观察脾脏,于脾下缘下方3~4cm处左腋前线放置一套管针(12mm),左锁骨中线肋下4~5cm处放置一套管针(5mm),需注意应根据脾脏大小调节患者体位(右侧卧位倾斜度)、上述孔洞具体位置。非优势手将脾下极上翻,待脾结肠韧带暴露后对其成功离断(超声刀),对脾下极血管有效游离、离断。脾胃韧带、胃短血管于脾门内侧离断,需注意行上述操作时需对结肠、胃底有效保护。将脾门暴露后打开脾动脉血管鞘(胰尾上缘),将脾动脉暴露后夹闭,之后对脾肾韧带、脾上极附着组织离断后完全游离脾脏,非优势手对胰尾进行保护,脾蒂经直线切割吻合器(Endo-GIA)离断,需注意此时若可见副脾应一并切除。脾脏送检后确认无明显出血即可放置引流管(脾窝处)、常规缝合手术切口。对照组巨脾患者行开腹脾切除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经不同方案实施手术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研究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如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分析(±s)
注:*对照组与之对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住院时间研究组(n=18)225.26±34.17*223.21±68.19* 1.67±0.55* 9.26±1.17*对照组(n=18)165.24±64.45*374.25±99.312.59±0.6315.36±2.54
研究组术后感染、出血、胰漏、腹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如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随着微创技术不断进步,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逐渐替代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S)治疗此类患者,此举有利于尽量减小手术创伤并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但有研究显示[1],巨脾患者合并脾功能亢进几率较高,脾周围将表现出血管增粗、数量增加、扭曲等异常情况,因此提示对此类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无法为操作者提供满意的操作空间及手术视野,从而增加其手术治疗难度及风险性,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
近年来由于临床医学研究深入研究,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已逐渐于临床推广并应用于巨脾切除工作中。研究表明,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LS)操作过程中将非优势手深入腹腔并加用腹腔镜器械辅助完成局部组织分离、暴露、切割等行为,此举既有利于完成较大难度或腹腔镜难以单独完成的手术操作,又可达到降低手术创伤、保障手术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利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治疗巨脾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更优预后。本文也已通过分组研究后证实,经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治疗的研究组巨脾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此结论与高远[1]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经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治疗巨脾效果显著,对确保患者预后及使其尽快恢复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远,张绍庚,陈永标,等.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32例[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1):52-55.